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詠二疏》

2023-03-13 05:46 作者:羽心縈  | 我要投稿

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吟詠西漢宣帝時以“知足”為宗旨而急流勇退的疏廣與疏受叔侄二人,謳歌了二疏立功不居、功成身退、有金不私的賢達事跡。全詩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二疏實現(xiàn)功成身退之目標的積極評價;第二部分描寫二疏辭官回鄉(xiāng)的場面;第三部分描寫二疏歸鄉(xiāng)后所過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不屑于“近務”而每日邀請在一起飲宴的情景,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仍閃耀著光輝作結(jié)。

《詠二疏》

大象轉(zhuǎn)四時,功成者自去。

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

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

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

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

離別情所悲,余榮何足顧!

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

厭厭閻里歡,所營非近務。

促席延故老,揮筋道平素。

間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放意樂余年,逞恤身后慮!

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注釋

①二疏:指疏廣與疏受,漢宣帝時蘭陵(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人。疏廣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職五年;疏廣認為名已成立,不離去恐有后患,便與疏受一道辭職還鄉(xiāng)。當離去時,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車百輛,觀者皆嘆日:“賢哉二大夫?!被实酆吞铀徒o二疏很多財物,他們還鄉(xiāng)后便以賜金日與親友賓客宴飲共樂,而不留金為子孫置辦房屋田產(chǎn)。事見《漢書·疏廣傳》。

②大象:指天,大自然?!独献印罚骸按笙鬅o形?!庇郑骸皥?zhí)大象?!蓖蹂鲎ⅲ骸按笙?,天象之母也?!鞭D(zhuǎn):運行。

③功:指天對自然界萬物的施加作用。

④借問:請問。衰周來:自東周末期以來。

⑤趣:旨趣,意旨,道理。

⑥游目:隨意觀覽,這里是放眼、回顧的意思。

⑦復:再,恢復。此舉:這種行為,指“功成者自去”。

⑧高嘯:猶高歌,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⑨長揖(yī):舊時拱手高舉,自上而下的相見或道別的禮節(jié)?!稘h書·高帝紀上》:“酈生不拜,長揖?!痹娭惺侵皋o謝。儲君傅:指太子大傅與太子少傅的職位。儲君:太子。

⑩餞(jiàn)行:以酒食送行。傾:盡。

?華軒:華貴的輕車,指富貴者乘坐的車子。盈:滿?!稘h書·疏廣傳》:“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指餞行),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兩,辭決而去?!?/p>

?余榮:剩下的榮華。即指二疏所辭去的官職俸祿。

?勝:盛大,佳妙。賢哉豈常譽:《漢書·疏廣傳》:“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位。”

?常:普通,一般。

?厭(yān)厭:安逸、安詳?shù)臉幼印!对娊?jīng)·小雅·湛露》:“厭厭夜飲?!泵珎鳎骸皡拝?,安也?!遍惱铮亨l(xiāng)里。

?近務: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促席:接席,座位靠近。表示親近。延:邀請。

?揮觴(shāng):舉杯,指飲酒。道:敘說。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問金終寄心:指疏廣的子孫托人間疏廣,給他們留下多少錢財以置辦房舍田產(chǎn)。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關心。

?清言:指疏廣所說“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等語。曉未悟:曉諭不明白的人。

?放意:縱情。余年:剩下的歲月,指晚年。

?遑(huáng)恤(xù)身后慮:哪有閑暇考慮死后的事。遑:閑暇。恤:憂慮?!对娊?jīng)·邶風·谷風》:“遑恤我后?!薄豆{》:“追,暇也。恤,憂也。”

?其人:指二疏。道:做人之道,指清操。

?彌:更加。著:顯著,昭著,指廣為人知。

譯文:

天地四時自運轉(zhuǎn),完成功業(yè)當歸還。

請問東周未世后,幾人能把其意傳?

放眼漢代朝廷內(nèi),二疏舉止可稱贊。

歡快高歌返故鄉(xiāng),告別太子長辭官。

皇朝官吏皆出送,華貴輕車填路問。

悲嘆之情為送別,榮華富貴豈足戀!

德操高尚感行人,賢哉之譽豈一般!

鄉(xiāng)里安逸相聚歡,經(jīng)營之事不簡單。

邀來故老促席坐,飲酒共將往事談。

兒女關心遺產(chǎn)事,疏廣曉諭出清言。

縱情享樂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掛牽。

誰說二疏已亡去?日久其德更粲然。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同《詠三良》《詠荊軻》是陶淵明三首著名的詠史詩,三篇體制大體相當,當為同一個時期的作品。但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有兩說:一說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約在永初三年(422),陶淵明五十八歲;一說約在東晉安帝義熙十年(414),與《雜詩十二首》寫作時間相近,陶淵明五十歲。

賞析:

此詩謳歌二疏立功不居、功成身退、有金不私的賢達事跡。全內(nèi)容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開頭的六句,為作者對西漢二疏實現(xiàn)“功成者自去”之目標的積極評價。第二部分是繼之的八句(第七句至第十四句),是作者根據(jù)史實描寫二疏辭官回到鄉(xiāng)里的場面。以送別二疏為題的“祖餞·祖道”一類的詩,自古以來便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第三部分開頭八句(第十五句至第二十二句)筆鋒一轉(zhuǎn),描寫了二疏回鄉(xiāng)后所過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他們不屑于“近務”(身邊的瑣事),每日邀請親朋故友在一起飲宴的情景。第十九、二十句的“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之語,從句子結(jié)構(gòu)來看有些不好理解,大概是告誠親族不要過分關注錢財之事。在最后的兩句中,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仍然閃耀著光輝而作結(jié)。

這首詩的內(nèi)容,主體不過是復述《漢書·疏廣傳》的記載,雖然增加了作者的想象(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但基本上還是忠實地沿襲了《漢書·疏廣傳》記載的內(nèi)容,陶詩和傳文中的語句幾乎可以一一對應起來。這種沿襲本身也是詠史詩體例規(guī)定的。但《詠二疏》字里行間,無不表現(xiàn)出對二疏高風亮節(jié)的傾慕,表達著自己的切身感受。“大象轉(zhuǎn)四時,功成者自去”,即“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钡珫|周以來,能效法天道者卻難得一見。漢代的那么多公卿,只有二疏是這方面的典范。他們歸里后,又“放意樂余年,遑恤身后慮”,不置辦田產(chǎn)留給子孫,而認為讓他們自力更生,維持平民生活才是立身遠禍之道,從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了他們的明達睿智。在陶淵明看來,這都是很值得欽仰和效法的。聯(lián)系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和價值取向,不難看出他與二疏之間思想上的淵源關系。這首詩就是頌揚二疏的行為和品德,從而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志趣所在。

名家點評:

宋代蘇軾:“《詠二疏》詩,淵明未嘗出二疏,既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謂既出而返如從病得愈,其味勝于初不病,此惑者顛倒見也!”(《陶淵明集評議》引)

清代邱嘉穗:“詠二疏去位,所以自況其辭彭澤而歸田也?!保ā稏|山草堂陶詩箋》卷四)

《詠二疏》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柞水县| 邵武市| 郎溪县| 张家口市| 正镶白旗| 合作市| 台州市| 靖西县| 青田县| 师宗县| 德州市| 聊城市| 永昌县| 剑阁县| 赞皇县| 徐闻县| 石渠县| 乌审旗| 长泰县| 邯郸市| 北京市| 化隆| 成安县| 双鸭山市| 福清市| 繁昌县| 象山县| 涿鹿县| 定日县| 金阳县| 扎兰屯市| 杨浦区| 宁明县| 新邵县| 临西县| 孝感市| 金坛市| 开封市| 洛宁县| 塔河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