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復習之申論部分——考前答疑
問題1:申論答題的時間分配大概是怎樣的呢?
答:關于材料的整體閱讀
A、可以先用10分鐘對全部材料進行快速掃讀,或者只讀頭尾材料,但不必細讀;
B、圍繞前幾道小題,閱讀他們各自指定的局部材料;
C、圍繞大文章,針對全部材料,但是有選擇性地挑選材料,而不是和每一則材料糾纏不休。和中心主題無關的材料不用、利用價值不高的零碎材料可以不用,是你在有選擇性地挑選材料。
小結:快速掃讀材料10分鐘左右(了解主要討論的話題、高頻詞);
針對小題細讀對應的指定材料(一一完成小題的作答,也為作文的作答做了準備工作,對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
根據作文主題的需要閱讀全部材料,最好預留60分鐘及以上(有選擇性地取舍作文所需的素材,比如“文問”、“文意”、“文策”,再整合理論素養(yǎng)和知識儲備做好發(fā)揮,最主要的是緊扣中心主題)。

問題2:想問一下大作文在寫的過程把某一要素忘記寫了,該怎么補救?
?答:一、策論文的思路結構本身更多是問題、意義、對策,而傳統(tǒng)的文章不一樣,本身就可以不分析原因;二、萬一文章前面有遺漏,怎么彌補?比如第一段背景鋪墊,引出問題和不良影響,然后開始直接提對策,別慌,可以在提完三四條對策之后,再寫一段意義,既保證了思路結構的完整性,有起到結尾呼應作用。
小結:寫申論作文之前,一定要先審題,建議想好“寫作框架”再動筆,確保寫作結構的完整性,緊緊圍繞主題去展開闡釋。

問題3:目前學到的申論話題基本都是關注國內各方面發(fā)展情況,現在國際上也有很多問題是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的,比如環(huán)境,疫情等,能否開個專題講講如何寫“大國形象”“大國責任”怎么寫?
答:一、申論考察的問題主要國內的社會問題。即便材料涉及到國外政府、國際社會的經驗做法,也只是作為案例和經驗;我們從他們身上借鑒提煉出對策做法。
二、?但是,有些問題屬于對外性、國際性話題,需要全球通力合作!
三、?營造大國形象,擔當大國責任,可以從文化輸出、技術創(chuàng)新、本國自身改革(簡政放權、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國際經濟合作(一帶一路、區(qū)域共同體等)
小結:申論考察以國內的社會問題為主,而國外的做法可以作為佐證的案例或經驗做法來看待?!按髧蜗蟆睆奈覀兊睦碚撍仞B(yǎng)的內容中,同樣可以根據主題做靈活地遷移和應用。

問題4:語句理解題如果單純談意義或者問題是不是有些單???應不應該加上這句話或詞的提出背景或蘊含含義?如果材料中提到了對策做法,我們最后是不是應該加上一句對策呢?
答:A、這里理解上可能有點偏差,語句解釋題當然需要先指出蘊含的含義意思,只不過鄭老師強調的是不要在文字字面上過多糾結,而是圍繞著四大要素,在內容上、思路上予以解釋。
舉例2019國考申論B卷:問題四、“給定資料4”中的座談會上,主持人說:“如果不能打破這種種‘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闭堈務勀銓Α胺N種‘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觀點明確,緊扣資料,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種種‘遮蔽’指的是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問題。包括:1.?過于迎合“娛樂精神”,剝離具體的歷史語境肆意發(fā)揮,牽強附會,對歷史不尊重;2.?一些創(chuàng)作只停留在私人性經驗上,難以回應時代提問;3.?技術和金錢,使得人們忘記了創(chuàng)作的初心;4.?缺乏對農村生存狀況和精神世界的了解,沒有深刻認識到鄉(xiāng)間和城市之間的隔閡;5.?沒有認識到,只有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時代精神、有思想深度的故事。
B、如果材料中有對策,我們也寫,只不過方式不一樣,是把對策轉化為意義,而不是直接提出對策,而其他機構可能是直接提出對策。很多事情是殊途同歸,只要以清晰的思路呈現出全面的內容,達到這一目的即可。
舉例2019聯(lián)考:一、“給定資料2”中提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信用成為每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15分)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準確、簡明,有條理,不超過300字。
這句話深刻指出,大數據以及信用建設有著重要意義(2分):
1.大數據使得信用度可以被量化,“看不見”的信用,正在逐步“變現”,大大節(jié)省了辦事時間和精力(2分)?
2.信用有利于提升交易效率,為新經濟提供支撐(2分)
3.能夠提高企業(yè)經營效率,共享企業(yè)實現信用免押金,使得用戶越來越重視信用(2分)?4.?信用是商業(yè)社會的內在原則,信用社會給予了人們一個公平發(fā)展的環(huán)境,將大大激發(fā)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熱情(2分)?
5.?信用體系的建立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綜合治理發(fā)展,能夠促進政務精細化管理(2分)
6.?個人信用信息是一種人格勾勒,也是一種制度和規(guī)則,有利于塑造一個和諧的社會(2分)
小結:
1.語句解釋題用不用加上背景和內涵?
答:可以指出,但重點在于具體的問題表現或者意義的體現。
2.語句解釋題需不需要在最后講對策?
答:我們可以把對策轉化為意義去闡釋這個語句的全面含義。

問題5:在確定大文章中心主題時,試著根據老師的方法去確定中心主題,但很多時候確定的中心主題跟老師的解析不一致,有的時候明顯偏離,請問這種情況應該怎么鍛煉自己確定中心主題?
?答:首先,得強調一個前提,題干中對文章中心主題有明確規(guī)定時,按照題干規(guī)定。
其次,如果按照一些方法,中心主題還是不能確定,可以通過參照概括題題干的辦法,來進一步確定。
A、如果題干對中心主題有明確規(guī)定,尊重題干中自身的要求;
B、當文章題干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文章中心主題時,盡量以整個材料的靈魂主旨作為文章中心主題的最佳選擇,即通過材料中重量級人物的觀點或權威機構的政策作法來最終確定整個材料的靈魂主旨;??
C、在題干中有名言名句時,這個名言警句本身已經把中心主題帶了出來,那就遵照題干中的提示;
D、題干中的名言警句,對中心主題有所暗示,但沒有明說,可以到材料中去尋找該名言名句在材料中的出處,參考其上下文,從而判斷文章中心主題;或者到材料中尋找重量級人物的觀點或權威機構的做法。

問題6:如果問題是“對于...經驗做法的啟示”?是需要概況材料的對策做法,還是只是把它當成小對策題即可,然后結合材料發(fā)揮主觀意見?
?答:啟示,是按照提出小對策題的思路作答,而不是概括對策,是材料原有經驗做法基礎上,提煉材料中對策的部分內容,然后加上你的主觀意見發(fā)揮。而不是單純地概括對策,是具有一定主觀性的提出小對策題。
小結:啟示類的經驗做法,是具有一定主觀性的小對策。

補充答疑一:評論型小文章與公文題的不同
側重點不一樣:
1、評論型小文章,重在評論!對策不是重點,要控制,即便有多處材料提到對策,也只是選擇性地用材料,對策不用寫太多;
如果是觀點評論,可以把一些對策轉化為意義。可以經常采用三個經典的輔助詞,能夠、使得、有利于,一個經典句型:為---提供了有力支撐/動力源泉/有效途徑/制度保障/倒逼機制/有益探索/重要引擎/重要抓手/激勵指引/廣闊空間/有益啟示等。
如果是現象評論,以分析原因為重點,如果材料中的對策不多,可以把一些對策轉化為原因(缺乏、忽略了、沒有認識到)。
2、公文題,要確保對策的重點地位,并盡量追求其全面性。既可以提煉材料中現有的對策,也可以將問題、原因轉化為對策!

補充答疑二:有些題型,屬于題干中的規(guī)定很明顯,不需要歸類,將來鄭老師可能會加入這一類。比如分析題:分析原因、分析其成效作用(意義)、分析某一概念的特點。
只不過:分析二字,與概括歸納相比,有一定的主觀性,可以適當發(fā)揮你的意見。分析某一概念的特點,如果是分析一個正面概念的特點,則是指出其對策和意義,如分析D是外來人人口服務模式的特點;如果是分析一個負面概念的特點,則是分析指出問題及負面影響。比如,分析當前東北地區(qū)人才流失的特點。

補充真題答案
2019江蘇A????(二)“給定材料3”中的“粉絲文化”引起熱議,請對網友的不同觀點進行評析。(15分)要求:觀點正確,分析透徹。篇幅250字左右。(左右意味著可以上下浮動50字左右)
??????????? ?評關于“粉絲文化”的不同觀點
?? ?? ??這些觀點需要辯證理性看待,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問題。認為粉絲文化是低俗文化這一觀點,正確認識到了:明星、博主與粉絲之間相互迎合,這些內容大量占用公共資源和社會注意力。但是,該觀點忽略了,粉絲文化也有其正面價值,能夠使得學術不端等社會問題也因此進入公眾視野。
?? ?? ?認為粉絲文化推動社會進步這一觀點,正確看到了,許多隱蔽未顯的社會問題正是在粉絲和網友的披露下才得以暴露,從而有其正面價值。但是該觀點沒有認識到,部分網紅戾氣有余而理性不足,為了吸粉而發(fā)布虛假內容,販賣焦慮情緒等,敗壞了社會風氣。
? ? ??因此,對于粉絲文化,主管部門應給予理性的引導,要嚴厲打擊發(fā)布虛假內容、傳播不良文化等行為。

以上內容均來自鄭老師答疑,抽空幫大家梳理一下
祝大家國考順利進面,第一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