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奪冠》之后,國球也被搬上熒屏,看《中國乒乓》大戰(zhàn)好萊塢片
最近這些年,娛樂圈也開始流行跨界,比如說很多的相聲演員,都玩跨界到了影視表演領域。
既然影視表演領域的飯碗,要被說相聲的人搶去,不妨大家都去玩跨界,于是我們看到很多的演員,也都跨界到綜藝或者導演領域。
說起演員跨界到導演領域,就不得不提起鄧超,因為他不但做演員優(yōu)秀,作為一名導演也出手不凡。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不論經濟建設還是體育事業(yè),都呈現(xiàn)出蓬勃的生機,尤其是體育事業(yè)更是出類拔萃,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在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當中,排球和乒乓球一直是國人的驕傲,當年女排姑娘們的五連冠,也讓中國人感到揚眉吐氣。
中國女排如此優(yōu)秀,乒乓球就更不用提了,被譽為國球的乒乓球運動,曾經是多少國家乒乓球隊員的夢魘。
如今中國女排已經被搬上熒屏,也讓女排精神再一次被放大,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驕傲和精神支柱。
女排精神被搬上熒屏,并且受到全國人大關注,很多觀眾都在翹首盼望,希望乒乓球也被搬上熒屏。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演員出身的鄧超勇挑大梁,由他擔任導演的電影《中國乒乓》,如期和大家見面了。
據悉,電影《中國乒乓》講述的故事,是發(fā)生在九十年代初,中國男子乒乓球隊,正處于人生的最低谷。
在內憂外患之下,由鄧超扮演的主教練,帶領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員,開始了一場絕地反擊運動。
按說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一定會深深打動觀眾,也會成為繼電影《奪冠》后,又一部弘揚體育精神的好作品。
可惜的是,電影《中國乒乓》剛剛上映,就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好萊塢新片《蟻人3》的上映,更是成為《中國乒乓》的攔路虎。
中國人天生喜歡崇洋媚外,在影視領域也不例外,當《中國乒乓》遭遇《蟻人3》,更是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就拿排片占比來說,明顯有照顧《蟻人3》的感覺,因為《中國乒乓》的排片只有11.6%,而同期上映的好萊塢片《蟻人3》,排片占比已經達到了32%,這樣做顯然是不公平的。
由于排片占比太低,也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影響到電影上座率,最終也拖了票房收入的后腿。
不過我們也不用氣餒,因為電影《中國乒乓》的遭遇,和這部電影的內容非常契合,這完全就是實戰(zhàn)演習?。?/p>
在電影《中國乒乓》當中,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員,遭遇到了最強大的敵人,歐洲球隊甚至把我們碾壓。
可是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員沒有氣餒,在主教練的帶領下,披荊斬棘一路過關斬將,也造就了屬于中國男乒的時代。
既然中國男乒能夠走出困境,那么電影《中國乒乓》,同樣能后發(fā)制人奮起反擊,把流失的票房都給奪回來。
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好的電影作品也需要沉淀,烏云畢竟遮不住太陽,屬于鄧超和《中國乒乓》的時代終將會到來,我們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