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漢學夢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漢學夢
圖文來自:安唯歌
特別聲明:本號本號除原創(chuàng)文章外,其余文章均為原作者觀點,發(fā)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近年來,漢服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街頭上越來越多的人穿著漢服。漢服的存在感顯得越來越強,漢服的復興,無疑在為漢學復興的道路推波助瀾。
01“最美漢服小姐姐”
楊丹曦,南充臨風堂國學館館長,網(wǎng)友口中的“漢服夫人”、“國風小姐姐”、“最美漢服小姐姐”。
到臨風堂參觀那天,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最美漢服小姐姐”楊丹曦。溫婉的氣質,稍帶些許俏皮。她說她很喜歡讀漢學,既然如此,那么,她的國學館想必是書香濃郁。在她的帶領下,果然預想的幕幕都呈現(xiàn)在眼前。
聊天中,她話里行間都顯露著“傳承國粹、傳揚國風”的漢學傳播之夢,她說:“這里的傳播,指的是一份理想,而不僅僅是當成工作,或者說說而已?!?/p>
臨風堂國學館
談話間,偶爾還發(fā)現(xiàn)她有些許幽默。工薪家庭出生的她,爺爺輩就在石油單位工作。她笑著調侃自己:從進入學堂(單位的子弟校)一直到大學,都沒有離開過順慶區(qū)。
02走進國學,品味傳統(tǒng)文化
楊丹曦記憶里對于學的追尋,自幼時就已在精神和靈魂里萌芽生根。從小就對古色古香的格調頗有興趣,熱愛書畫,連看電視劇也喜歡看古裝武俠類的題材。
楊丹曦自小喜歡書法,爺爺就教她練字,教導她一個人的字也是臉面。

臨風堂國學館 館長-楊丹曦
幾年前的漢服普及程度遠不如現(xiàn)在,很多地方?jīng)]有售賣,楊丹曦就自己挑選布料,聯(lián)系專門的裁縫進行定制。
雖然穿漢服出門經(jīng)常會遭受質疑,但絲毫不影響她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不僅如此,她還發(fā)動身邊閨蜜和她一起穿漢服,希望以推廣漢服的方式,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出去。
她還臨摹過經(jīng)典作品,光仕女圖就臨摹了不下10本。那時的她只感覺畫中女子嫻靜優(yōu)雅,是自己日后想成為的樣子。
03體味國學,吸吮文化精髓
因熱愛繪畫,楊丹曦在大學志愿表上果斷的填報了南充西華師范大學美術系,學業(yè)專攻西畫。出于對漢學的偏愛,她從西畫轉向了國畫。在楊丹曦看來:西畫固然很美,也帶給我許多對美的認知,但只有國畫才能表達出我想要的意境和故事情節(jié)。
說到底,她還是更偏愛國學的。
楊丹曦真正體味國學之魅力,是通過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南懷瑾老師對原文的串講撮編成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同時還不失通俗、風趣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楊丹曦,致使她對《論語》產(chǎn)生極其濃厚的興趣,對漢學文化的熱愛愈發(fā)濃烈,不管多么忙碌,她都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抽出1個小時學習漢學文化,背誦一首古詩、撰寫一幅書法。

迄今為止,她已背了將近300首古詩宋詞,書法作品裝了幾大箱……
楊丹曦還帶動9歲的女兒和身邊的朋友一起讀《論語》。從她的詮釋中,她認為《論語》是政治思想領域比較精深的著作,包含歷史知識、禮儀教法、人生哲理等知識。書中內容言簡意賅,十分豐富,極其精妙。說到這里,楊丹曦陶醉的感嘆:“這樣好的著作,實在值得好好品讀?!?/p>
04感悟國學,陶冶道德情操
剛畢業(yè)那段時間,楊丹曦創(chuàng)業(yè)做兒童攝影。工作中,每到休息時間她就會給小朋友們講《論語》中的經(jīng)典小故事,不僅孩子們喜歡聽,就連很多家長也喜歡跟著旁聽。
楊丹曦立志在南充傳承推廣漢學。為更深入地學習國學文化知識,她多次登門拜訪全國各地書畫家、國學研究者,誠懇虛心的請教他們。一次偶然機會,她認識了國家級書法師、國家級書法協(xié)會會員莊為充老師。莊為充老師對“顏楷”的研究,有極深的造詣,自成一派,被書友們尊稱為“莊氏書法”。

楊丹曦和恩師莊為充合影
談起恩師的言傳身教,楊丹曦頗為感動。莊老師對這個知書達理、勤奮努力的學生,無疑是“惜才”的。不僅傳授她書法,熬夜幫她刻印章,更教導她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他還希望楊丹曦認真學習,最終能夠繼承他的衣缽。
為了傳承這份深厚動人的師恩,楊丹曦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國學館做出文化、做出影響力。
05踐行國學修身齊家立業(yè)
酷愛漢學文化的楊丹曦,發(fā)現(xiàn)在當?shù)卣也坏絺鞑h學文化的平臺,于是她聯(lián)合朋友成立了當?shù)氐谝患遗R風堂國學書畫館,從而向孩子們傳播國學、國畫和書法知識。
學習禮儀,是楊丹曦給孩子們上的第一節(jié)課。通過學習上課禮儀、行走禮儀,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在館內他們會安靜慢走,會給老師行禮,接遞物品會用雙手。
常說教學相長,在施教中,楊丹曦握著孩子們的手教他們握筆、運筆。談到這里,她回憶起小時候爺爺握著她的手教她寫毛筆字,她說:“把手教學,看似普通的教學模式,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幸福和愛的溫度”。
楊丹曦采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帶領女兒一起做公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執(zhí)勤交警送口罩,一對一資助貧困兒童,為孩子們添置新衣、購買學習用品,邀請他們來臨風堂學畫畫、書法和國學。
為讓家長們正確理解漢學文化,楊丹曦特意邀請西華師大的教授朋友給家長們分享教育理念,還免費舉辦多場國學體驗課,讓孩子們到國學館內進行國畫體驗,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發(fā)起手工沙龍、趣味年文化活動,帶領孩子和家長一起做燈籠、寫福字、猜燈謎......

楊丹曦給家長們分享教育理念
工作后的楊丹曦深刻體會到書法好的重要性,一手漂亮的字體現(xiàn)的是背后的毅力與堅持。楊丹曦認為:中華文化是一種平衡,書畫本同源,國畫是放,講究形,感受強于技法。而書法是收,和做人是一脈相承的。寫字不只是單純地提筆落筆,它實際上是通過書寫、通過筆墨紙硯來展現(xiàn)自己的內心世界。
聊到國學的傳承和弘揚,楊丹曦表達了她的觀點:書畫能幫助孩子靜下心來,給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讓孩子理論結合實際,提升體驗。充分發(fā)揮內心所感、所悟、所想,達到一學多用,而不僅僅局限于興趣愛好。
《論語》是漢學經(jīng)典,開啟傳統(tǒng)文化的輸入學習,是孩子的財富,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漢學是根文化,也是一筆寶藏,孩子需要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06傳承國學,弘揚中華文化魅力
正是在這樣點滴付出的國風大愛中,楊丹曦收獲了一眾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厚愛。這也更加堅定了她“傳承國粹、傳揚國風”的國學傳播之夢。
國學,教人欣賞韻律美、文學美、敘述美,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人的心靈,在藝術和美的享受中實現(xiàn)民族文化的傳承。
楊丹曦以對書畫藝術的精湛研修、以優(yōu)美的漢服姿態(tài)、以對傳統(tǒng)美學生活方式的深情演繹,勵志在南充傳承推廣國學,把國學館做出文化、做出影響力!
筆者看來,國學在楊丹曦的生命中,正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激勵著我們應該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進行結合,創(chuàng)造當代中國獨特的文化標識,增加文化的儀式感和尊嚴感,使“禮儀之邦”的歷史底蘊得到更大程度地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