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Hello Kitty”不是貓!過去近50年,究竟有多少人錯配?

今天是2020年6月22日,這原本應該是極為平凡的星期一,也應當為無數(shù)打工仔們所憎惡厭倦。
但就在今天早上,因為微博熱搜的一則話題,原本具有的困倦之意也都通通消除殆盡了---
“Hello Kitty之父要卸任了”


1.2億的閱讀量,毫無疑問已足夠助推它登頂日度二次元話題之冠,而作為一名動漫喜好者,我很難不去對如今高壽至92歲的辻信太郎言表謝意,衷心感謝他在過去50年來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如此可愛逗人的卡通IP,也成功用超800億美金的營收(KITTY貓IP在過去50年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突破了人們對于二次元文化的想象。
當然,今天這期內(nèi)容我并不打算給各位嘮叨Hello Kitty對二次元業(yè)態(tài)的影響,我們換個角度,來一同看看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而這就是Hello Kitty的真實身份---

01.近50年過去了,身份依舊被錯配
HelloKitty確實長有一副相當Q萌可愛的長相,而其臉上的“胡須”以及頭頂上的兩只耳朵也確實非常相像所謂的貓科動物,再加上長久以來HelloKitty都被網(wǎng)友稱作為“KITTY貓”的稱呼。
于是乎在外貌造型和群眾共識的雙重影響下,HelloKitty便一直以“貓咪”的身份存活在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扉之上---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70年代末期在西方世界誕生了一頭通體橙黃色的貓咪角色,而它的名字就叫做加菲貓。
它賤萌肥胖也有點兒中年男性的油膩感,但作為誕生在日本的HelloKitty則是加菲貓的另一個極端反面,而它們也一直以模范貓咪的樣子被無數(shù)愛貓人士所覬覦著---

但需要注意了,加菲貓是貓,這一點都不假。但對于HelloKitty來說如果你們?nèi)匀粚⑺斬垇韺Υ?,那就必須好好的反省一番了?/strong>
請留意我的稱呼“她”。
是的,事實上HelloKitty就是一名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只不過是外形長得有點兒像貓),她出生在英國,擁有著美滿幸福的童年,而當年設計的初衷也是為了滿足生活在英國的日本人的審美需求---

不僅如此,對于HelloKitty的“小女孩”身份,日本三麗鷗公司從未佛系以待過。
依據(jù)網(wǎng)上的介紹,就在2014年8月27日的時候,礙于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克里斯蒂娜·河矢野在洛杉磯開辦的一場講座當中將“HelloKitty當做了貓咪來講授,并分析Kitty貓走紅的原因所在”。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會議結(jié)束不久,克里斯蒂娜居然收到了三麗鷗公司的致電并苦口婆心的解釋了HelloKitty的小女孩身份,而非被誤解的貓科動物:“她從來沒有四只腳走路的形象,始終保持小姑娘的站姿和坐姿”---

由此可見,HelloKitty的人類身份絕對是實錘走不掉的了, 而對于廣大動漫迷來說,或許以后也得改掉“Kitty貓”的叫法了....吧?
02.真要被迫改名了嗎?
這是一個被忽略了近50年之久的身份秘密,但我需要強調(diào)的是,如果你們真的喜歡將HelloKitty當做貓,那在我看來也是沒有人能夠阻擋住我們的步伐的。
雖然三麗鷗公司已經(jīng)如此鄭重其事的澄清過了,但很顯然他們忘掉了所謂的“共同想象”的力量所在。
這是一個引用自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的理論,它描述了我們的智人祖先之所以能夠戰(zhàn)爭體魄更強壯的尼安德特人,歸根結(jié)底就在于共同想象的能力之上---智人祖先能夠因某些不客觀存在的事物而發(fā)起共同想象,并將天南地北的友人給聚集起來,形成摧枯拉朽的力量---

毫無疑問,礙于過去近50年來的“誤會”,HelloKitty是貓的共識也早已占據(jù)到了每一位動漫迷的認知之上了。
既然真正掌握和真正堅持“HelloKitty不是貓‘的信息的人群只有卑微的一丟丟而已,再鑒于三麗鷗公司的經(jīng)營目的就是為了賺取更豐厚的收益(據(jù)說該公司截至今年3月份的利潤已然同比下降了95%之高,亟待商業(yè)運營的改善)。
因此不難想象,只要我們消費者能夠堅持“HelloKitty就是貓”,那三麗鷗公司終究得妥協(xié)以待,放棄所謂的小女孩的價值理念的---

那對于這樣一只近50歲的Hello Kitty,你們是喜歡她是貓,還是小女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