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9i9Z6liykWLMuuZj_44Mvw?pwd=njm5?
提取碼:njm5

編輯推薦
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楊女士獨伴青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作為老派知識分子,她的文字含蓄節(jié)制,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彌漫在字里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那安定于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先生的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
內容簡介
《我們仨》主要內容包括: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走上古驛道、古驛道上相聚、古驛道上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1932年蘇州東吳大學畢業(yè),同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習。193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35年留學英國、法國,1938年回國。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論文集《春泥集》、《關于小說》,散文集《干校六記》。長篇小說《洗澡》.短篇小說集《倒影集》等。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小癩子》、《吉爾·布拉斯》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
我們倆老了
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了
(一)走上古驛道
(二)古驛道上相聚
(三)古驛道上相失
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精彩書摘
我們靜靜地回憶舊事:阿圓小時候一次兩次的病,過去的勞累,過去的憂慮,過去的希望……我握著鐘書的手,他也握握我的手,好像是叫我別愁。
回客棧的路上,我心事重重。阿圓住到了醫(yī)院去,我到哪里去找她呢?我得找到她。我得做一個很勞累的夢。我沒吃幾口飯就上床睡了。我變成了一個很沉重的夢。
我的夢跑到客棧的后門外,那只小小的白手好像還在招我?;谢秀便?,總能看見她那只小小的白手在我眼前。西山是黑地里也望得見的。我一路找去。清華園、圓明園,那一帶我都熟悉,我念著阿圓阿圓,那只小小的白手直在我前面揮著。我終于找到了她的醫(yī)院,在蒼松翠柏間。
進院門,燈光下看見一座牌坊,原來我走進了一座墓院。不好,我夢魘了??墒且还諒澪铱匆娨凰⌒〉钠椒?,阿圓的小白手在招我。我透過門,透過窗,進了阿圓的病房。只見她平躺在一只鋪著白單子的床上,蓋著很厚的被子,沒有枕頭。床看來很硬。屋里有兩張床。另一只空床略小,不像病床,大約是陪住的人睡的。有大夫和護士在她旁邊忙著,我的女婿已經走了。屋里有兩瓶花,還有一束沒解開的花,大夫和護士輕聲交談,然后一同走出病房,走進一間辦公室。我想跟進去,聽聽他們怎么說,可是我走不進。我回到阿圓的病房里,阿圓閉著眼乖乖地睡呢。我偎著她,我拍著她,她都不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