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畫派第一批領軍人物,“交融法”開創(chuàng)者張國忠

張國忠,寫意油畫“交融法”開創(chuàng)者,是第一批巴蜀畫派影響力代表人物,1992年為第七屆全國運動會設計會徽,擔任開幕式背景設計任務,在2023年首場個人油畫作品拍賣專場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
現(xiàn)為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第五、第六屆駐會副主席,四川美術館副館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院副院長,油畫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版畫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曾入選第九、十、十一屆、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第三屆中國油畫精品展,“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第十二、十四、十八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自然與人”——第二屆中國當代山水畫油畫風景展,“心系汶川”全國美術作品特展以及上海春沙,成都春沙,杭州美術節(jié)專題展,獲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國家級展覽金、銀、銅及優(yōu)秀作品獎,四川省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作品獎,韓國龍山國際美術獎。被大都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四川美術館,神州版畫博物館,民族文化館,重慶美術館,陜西美術博物館,日本,美國,香港,臺灣等友人及國內私人收藏。

張國忠的油畫具有西畫的藝術語言,又有中國畫的韻律之美,還有版畫的構成美學,在藝術觀念上,張國忠經(jīng)歷了從迷戀、崇拜具象寫實油畫到追求意象的寫意性創(chuàng)作過程,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中西融合的油畫創(chuàng)作法“交融法”。

張國忠的繪畫是融高度的技巧與深刻的內涵為一體的充滿哲理的人文主義繪畫,在當今中國畫壇中保持著鮮明的個性特征,你很難用寫實畫派、抽象派,或當代藝術來界定他。從表象上看,他的畫是抽象的,從內容和形式上來看,他的畫又具有極強的當代意味,因此他的作品不能簡單地用畫的是什么,或像什么來界定。

羅丹說過:“只滿足于形式到亂真,拘泥于無足道的細節(jié)表現(xiàn)的畫家將永遠不能成為大師?!饼R白石老人也說過:“太似媚俗,不似欺世。藝術貴在似與不似之間。”還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彼莆艺咚?,此話甚是明了,如果跟一個人學藝,畫得極似別人,那這人的畫是不會有太多的藝術個性和獨創(chuàng)的地方的。世界藝術星光璀璨,每一位藝術大師都在自己的領地創(chuàng)作出了璀璨而絢爛的藝術,在藝術史上名垂青史。不論是傳神寫照的顧愷之,還是吳帶當風的吳道子,也不論是人神共仰的達芬奇,還是無與倫比的米開朗琪羅等等。東西方的藝術大師們都在自己獨創(chuàng)的藝術星空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白石老人說的 “學我者生”學的是什么呢?我認為學的是精神,學的是氣質,學的是藝術本質的內涵與思想,學的是似與不似的靈魂,而不是學不似的是軀殼。

長期以來,困惑中國油畫的話題正是在“似與不似之間”。油畫這一舶來品,經(jīng)歷了近百年的變遷,從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到法國、俄羅斯繪畫對中國油畫的牽引,經(jīng)歷傷痕美術的復興,寫實畫派的驚艷,當代藝術的自嘲、嘲他和自我個性狂放的歇斯底里的宣泄,矛頭直指傳統(tǒng)和人性,開啟了中國油畫藝術一個新的紀元。油畫的民族化,還是世界化的發(fā)展,一直成為藝術界、理論界、藝術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什么是藝術啊,其實藝術就是有感而發(fā)的內心對自然感悟的釋放。當然包括生活中的一切感受,風霜雨雪,喜怒哀樂,只不過這種感受要通過一定的技巧把它詮釋出來而已。

張國忠的畫是富有哲理的、高度技巧的、充滿詩性美的,正如蘇東坡說王維之畫,畫中有詩一樣,讀張國忠的作品,你會不自覺的為其波瀾壯闊的情懷所震撼。同時也會為其悠揚而空靈的描述所贊嘆,那看似不經(jīng)意的橫掃豎抹傳遞出的卻是交響樂般的節(jié)奏與韻律。
在其作品中,我們既能看到精雕細刻的細致描繪,也能看到輕靈而歡快的大刀闊斧,不論是粗獷的,亦或是精細的,都傳達出畫家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嚴謹,一絲不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