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兩次被生擒,不是梁山兄弟無情無義無膽,其中寓意和玄機用兩個字就能概括

誰是梁山第一大俠?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沒有爭議,雖然金圣嘆認(rèn)為魯智深略遜武松一籌,但是絕大多數(shù)現(xiàn)代讀者都會認(rèn)為魯智深更有俠義之風(fēng)——無論是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鄭屠、小霸王周通,還是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林,魯智深都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沒有一次是為了自己的個人私利。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乃至整部水滸傳中,魯智深的力氣和武功都一流的,以武力單挑從無敗績,但是他卻有兩次被生擒活捉的記錄,這在梁山好漢中也是比較罕見的。

武松力能格虎,魯智深則能手撕猛獸——倒拔垂楊柳的力氣,足以跟大象媲美,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把豺狼虎豹一撕兩半根本就不是問題,很多小說中的唐宋英雄,都有手撕對手的戰(zhàn)績,后來奇?zhèn)b們“手撕鬼子”的靈感,就是來自李元霸和薛剛、李存孝、呼延慶、楊七郎,被他們撕掉的分別是宇文成都、伍天錫和張?zhí)彀浴⒏鸨?、歐陽子英、潘豹。
魯智深用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手撕活人的事情當(dāng)然不會干,他那兩次被生擒活捉,也是越琢磨越有意思。
人的軀干不會強過樹干,四肢也比不過粗樹枝,所以一般人要想按住魯智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魯智深第一次被活捉,是栽在了三四十個衙役手里。
那是在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之后,魯智深忽然想起好兄弟九紋龍史進(jìn)了:“灑家常思念他。自從瓦罐寺與他別了,無一日不在心上。今灑家要去那里探望一遭,就取他四個同來入伙?!?/strong>

魯智深領(lǐng)著武松來到少華山,卻只見到了神機軍師朱武和跳澗虎陳達(dá)、白花蛇楊春。詢問之下才知道,就在幾天前,史進(jìn)只身入華州行刺強搶民女的賀太守而失風(fēng)被捉。
朱武的話令人很是不解:“(賀太守)又要聚起軍馬,掃蕩山寨。我等正在這里進(jìn)退無路,無計可施。端的是苦!”
朱武號稱神機軍師,在史進(jìn)被捉后既不營救也不求救,也不知道他是一籌莫展還是心中竊喜——朱武對史進(jìn)顯然沒有太深的感情,后來同上梁山,二人就漸行漸遠(yuǎn),上梁山的第一戰(zhàn),朱武不但沒有顯示出排兵布陣的本事,反而搞了破壞:“史進(jìn)前軍抵?jǐn)?,朱武等中軍吶喊,各自逃生?!?/strong>
朱武不管史進(jìn)死活,還在慢條斯理地殺牛宰馬大擺宴席,魯智深眼見朱武等人無意營救史進(jìn),只好找武松幫忙:“賀太守那廝好沒道理!我明日與你去州里打死那廝罷?!?/strong>

魯智深心急如焚,武松卻跟史進(jìn)沒啥交情,他不肯同去,也勸魯智深別去,但是武松和朱武顯然是不一樣的:朱武是任由史進(jìn)自生自滅,武松則想回梁山搬兵。
魯智深是真急眼了:“等俺們?nèi)ド秸锝械萌藖?,史家兄弟性命不知哪里去了!只今性命在他人手里,還要飲酒細(xì)商!都是你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報知,看灑家去如何!”
武松關(guān)心魯智深是正常的,朱武急著救史進(jìn)是不正常的,所以魯智深只能趁武松不注意,自己溜下山去救史進(jìn),然后就落入了賀太守的圈套,主動放下禪杖和戒刀,赤手空拳進(jìn)入府衙:“只俺兩個拳頭也打碎了那廝腦袋!”
魯智深的一雙鐵拳當(dāng)然能打碎賀太守的狗頭,奈何賀太守不講武德:“兩邊壁衣內(nèi)走出三四十個做公的來,橫拖倒拽,捉了魯智深。你便是哪吒太子,怎逃地網(wǎng)天羅?火首金剛,難脫龍?zhí)痘⒖?!?/strong>

有霹靂金剛之勇力,卻被三四十個衙役生擒,被按在地上的魯智深,是后悔自己太過輕敵,還是要抱怨武松朱武無情無義無膽?
魯智深當(dāng)然不會責(zé)怪武松,因為武松確實已經(jīng)盡到了兄弟的情分,甚至還對魯大哥發(fā)了狠話:“便打殺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卻決不肯放哥哥去?!?/strong>
武松嚴(yán)防死守,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他也沒想到一向憨厚的魯大俠會“耍花招”溜掉,在魯智深被活捉后,武松顯得比朱武等人還著急,他催促神行太保戴宗趕緊回梁山搬救兵:“小弟在這里專等,萬望兄長早去急來!”
魯智深和史進(jìn)最后還是被梁山軍智取華州城救出,大家也因此欠了宋江一個大人情,以至于他們后來不得不支持宋江坐頭把交椅——如果沒有魯智深被活捉、宋江帶兵救援,盧俊義就有可能成為梁山之主了。

魯智深第一次被活捉,可以說是大意輕敵,也可以說是義不顧身、舍生取義,他第二次被活捉,可就更難以解釋了。
在征田虎的昭德城之戰(zhàn)中,梁山軍遇到了幻魔君喬道清,在喬道清的幻術(shù)之下,天昏地暗,日色無光,飛砂走石,撼地?fù)u天,林沖照夜玉獅子馬受驚亂跳的宋江抱頭鼠竄,只有魯智深、武松、劉唐三人不肯束手就擒,吶喊者向喬道清方向沖殺,“猛可地一聲霹靂,半空中現(xiàn)出二十余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亂打下來。早把魯智深、武松、劉唐打翻。北軍趕上,也被活捉去了。 ”
魯智深再次被活捉,喬道清喝令將他們都推出斬首的時候,魯智深呵呵大笑:“灑家視死如歸。今日死得正路!”
魯智深視死如歸折服了喬道清,也為喬道清后來歸降梁山軍埋下了伏筆,這就不是梁山兄弟是否無情無義無膽的問題了——梁山第一大俠兩次被生擒活捉,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寓意和更難解的玄機。

武松與魯智深的交情,可以用不拋棄不放棄、同生共死來形容,魯智深第二次被活捉,武松也沒有全身而退,后來征方臘血戰(zhàn),武松斷臂,又是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strong>
武松悍勇無比,魯智深英勇無畏,但是武松一次被擒,魯智深兩次被擒,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兩位好漢都難免被生擒活捉,聯(lián)系到前幾天高鐵上那三個耳光,我們忽然明白來魯智深兩次被擒的寓意與玄機,這寓意與玄機,用兩個字就能概括。
這第一個字是“官”:魯智深被“請”進(jìn)官衙,主動權(quán)就不在他的手里了。
這第二個字就是“法”:喬道清生擒魯智深武松,靠的就是“法”,公孫勝用的是“正法”,喬道清用的是“妖法”,法之“正”與“妖”,就在施法者一念之間。
以史為鏡,以人為鏡,以書為鏡,曹丕笑納袁紹兒媳甄宓后,孔融對曹操說的那番話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但是那句話卻真沒說錯,錯的是孔融說話的時間和地點不對。
孔融因為說得太清楚而掉了腦袋,有大智慧的魯智深也因為斗不過“官”與“法”而兩次被擒,睿智的讀者諸君細(xì)品魯智深這兩次遭遇,是不也領(lǐng)會了其中寓意、發(fā)現(xiàn)了個中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