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個羊成為爆款,離不開這些營銷手段!你上套了嗎?
最近“羊了個羊”火爆全網,一天之內出現7個熱搜詞條,閱讀量超過20億,成為又一部現象級的游戲作品。

過去的幾周里,幾千萬玩家經歷了一場年度混沌大戰(zhàn),試問誰沒有在凌晨為了通關而奮戰(zhàn)呢?
為什么這款“平平無奇的連連看”游戲能夠獲得如此多的關注?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1、通關率0.1%?
首先,真正讓這款游戲成為“磨人的小妖精”的是它永遠過不去的第二關,游戲在宣傳方面打出了“通關率只有0.1%”的口號,大家體驗了一陣后都敗下陣來,印證了這個說法。

該游戲第一關非常簡單,幾乎可以用“閉著眼就能通關”來形容,然而不少玩家在第二關心態(tài)都崩了,直呼“羊了個羊”第二關難度堪比跨專業(yè)考研。

卡池中的卡牌數、圖案樣式、堆疊方式等都猛地增加,大量網友都在求助通關方法。尤其是看到網絡上有人通關之后,更加“不服”了!
這些套路只是利用了大家的獵奇心理。
故事名稱:羊群效應
講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款游戲特別難,無數人想盡辦法嘗試都失敗了。但是,偶爾的,總有那么一兩個人成功通關。
其他大批玩家看到有幾個人能通關,于是相信自己也能通,便日日夜夜,不懈努力嘗試。這個故事叫“羊群效應”。

懂了吧,怎么也通不過的第二關是利用人的獵奇心理,大家反反復復,口口相傳就是給這款游戲打的最好的廣告了。
2、激勵機制,成功拿捏
在消費者心理這一塊,“羊了個羊”可以說是拿捏的死死的了:游戲的激勵機制讓玩家們欲罷不能。
機制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地域排名,一種是成就稱號排名,還有一種是“話題PK”玩法。
獲勝隊伍會獲得一些獎勵,雖然沒有物質上的獎勵,但是卻對玩家的好勝心、自我成就感、地域認同感等有著強烈的刺激。

當玩家心理被拿捏之后,這款游戲也算是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用戶。
所以,激勵機制本質是為了促進玩家粘性而設置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盡可能的留住玩家。

3、免費廣告極致利用
熱度上來,流量到位,用戶人群有粘性,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讓玩家看廣告了。仔細看“羊了個羊”提供的游戲通關方案,要么重新開始,要么可以通過收看廣告來“復活”。
為了獲取游戲道具分享游戲,自動為游戲引流,同時另一部分玩家也會為了復活而接受廣告的“洗腦”,這些成熟的營銷思維讓人不得不服。

只要營銷到位,你也可以月入400w
“羊了個羊”這么火,與其說是一款成功游戲發(fā)布,不如說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事件。
因為持續(xù)不斷的熱度、話題,才讓“羊了個羊”為公司狠狠賺了筆錢。這不,網上就爆出羊了個羊一天收益高達四百多萬。(誰慕了)

不管是被成功拿捏的消費者心態(tài),還是“似有似無”的激勵機制,又或是見縫插針的廣告投放,這些都是讓“羊了個羊”爆火的營銷手段。
如今,我們已進入數字化驅動的新營銷時代,生活中像“羊了個羊”這樣靠成功營銷而爆火(賺錢)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這種現象級的流量火熱話題的背后,都離不開專業(yè)知識的支撐,這里韓留姐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韓國東國大學的文化資訊與創(chuàng)作專業(yè)。
目前,文化產業(yè)類的專業(yè)是屬于非常年輕且具有發(fā)展前景的大熱專業(yè)。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文化產業(yè)在未來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文化資訊與創(chuàng)作專業(yè)包含(但不限于)營銷手法的學習,根據市場需求來做相關企劃,同時了解該領域相關文化心理、資訊分析,以此來進行文化營銷。

東國大學文化資訊與創(chuàng)作專業(yè)就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會讓學生們企劃和分析各類經典提案,并教導同學理解企業(yè)、項目、產品以及受眾的基本訴求,以拿下項目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案例實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