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本與道形
不同的人對“道”有不同的理解,有高深的理解,也有淺顯的理解,那么,我就以淺顯的理解來談一談“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它與我們有著什么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
很多人在談到道時,立馬就會想到老子的《道德經(jīng)》,我想我們不一定要以老子的方式去理解“道”,那樣確實有困難,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的境界還沒有達到老子的那個高度,你說從古至今有那么多人在讀《道德經(jīng)》、在解釋《道德經(jīng)》,在這些解讀者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領悟參透了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假設一下,如果當下這個世界沒有人類,也就是說沒有人心的話,所說的這個“道”又從何處去顯,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人心”就是“道顯,”,沒有“人心”就不會有“道顯”,相信會有很多人反駁這種觀點。
正因為“道”由心而顯,所以“道”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個概念卻又是一個最抽象的概念,宇宙萬物都被包含于其中,因此說“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道”就是萬物的母體,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離“道”,或者說沒有不在“道”中之物。
“道”分為“道本”與“道形”。“道本”指的是最大、最長、最多、最全的存在,“道本”無形無相、是“道”的本體部分,“道形”則是道的外顯,世界萬事萬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就是“道本”與“道形”相互轉(zhuǎn)換的具體表現(xiàn)。
萬物從“道”中生,萬物又在“道”中發(fā)展演變,最后的歸宿也是在“道”中而滅。人有人道、鬼有鬼道、地有地道、天有天道、社會有社會之道、佛有佛道、神有神道等等,所有的“道形”都以心而顯。
一、人道。人的“道本”是自然和社會的全體。人的“道形”就是人的全體,柴米油鹽醬醋茶是“道形”,行住坐臥衣食住行是“道形”,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也是“道形”,每個人都在道中,離開道來談人是談不出什么名堂的。
二、鬼道。鬼的“道本”是“人心”,鬼的“道形”是“害怕與恐怖”,記得小時候一群人集在一起看僵尸電影,心里是十分害怕的,但是又很喜歡,看完后要開著燈睡覺,很長時間都不敢走夜路,這是因為那時候我相信世上是有鬼的。
一個人如果說他見到鬼了,很害怕鬼會找他麻煩,總是喜歡求神拜佛,想通過祈禱神和佛來保護自己不受鬼的迫害,這樣是沒有用的,因為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存在鬼,鬼只在人心中,心中有鬼,就證明著了鬼道,想從外面去除鬼是辦不到的,只有內(nèi)心不著鬼的相,以智慧觀照,自己就會跳出鬼道。
三、神道。神的“道本”也是“人心”,神的“道形”是偉岸和神通,常識告訴我們世上沒有神仙,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沒有,但在心目中還是留有神靈的一片位置,在那里可以超越現(xiàn)實而盡顯神通,為得就是自得一份安寧與祥和。
當然僅僅通過人道、鬼道、神道的“道形”來說明“道本”是不夠的;“道本”還可以從天道、地道、佛道、社會之道、科學之道、藝術(shù)之道等等一系列的“道形”中去領悟。
因此,道就是一切事物的“道本”與“道形”的總和,萬物不離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