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系列(二-一)】基督教
三、基督教的分裂 ⒈第一次大分裂 ⑴原因: ①
遷都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西元33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就悄悄的埋下了東西教會大分裂的伏筆。這樣的行為使得東西教會慢慢疏遠以及產(chǎn)生了隔閡。 ②
主教權(quán)利擴大
西元381年,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而召開了大公會議,這次會議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權(quán)位,而
君士坦丁堡
也提升成總主教區(qū),僅次于
羅馬
。
451年的大公會議再次擴大了主教們的權(quán)利。 ③
特勞拉會議
621年,特勞拉(TNTRYLLI)地方召開會議,警告西方主教們?nèi)绻环慕虝募o律則開除教籍。此次會議中第五十五條──羅馬人民于四旬期星期六守齋乃違背教會之傳統(tǒng),如神父為此將廢逐,若為主教,則開除其教藉;教宗如此時守齋亦開除其教藉。教宗不簽字認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擾。 ⑵近因 ①
圣像破壞與教難
西元7世紀末,東主逐漸從西方分離,他們對教會的信條、情感、敬禮持保守態(tài)度,對新的活動持懷疑態(tài)度。
72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身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將堂內(nèi)的圣像、十字架全部搗毀,這樣在東方教會引起了混亂與教難。
將宗主教圣日爾曼廢除,當時教宗額我略二世懲罰了皇帝。利奧三世報復(fù),派箭隊活捉教宗。 利奧三世死后,繼承人仍遵守此令。直到780年,女皇
伊琳娜
繼位后,愿意恢復(fù)對圣像的敬禮,愿意東西方教會統(tǒng)一,因而他得到當時宗主教(
牧首
)圣特拉烏斯的支援,并得到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于787年,召開了第七次,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 會議結(jié)果重新闡述敬禮圣像的真正意義,教會并非敬禮圣像本身,而是敬禮圣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圣母、圣人。 ②
佛希要分裂
宗主教之爭
847年即位的君士坦丁宗主教伊納爵,雖然道德以及學(xué)識方面非凡,但是卻因著自己的正直引起了拜占庭皇帝的憤怒,他被廢逐。 又令佛希要替其職位,佛希要曾擔任過政府要職,學(xué)識也不凡,但是單單一屆教友卻在短時間被授與全部圣秩,這樣的一步登天加上伊納爵的廢逐合法與否都是令人懷疑的,所以引起了不滿的聲浪。
下克上,牧首開除教皇
863年,此時的羅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采取了行動。立即聲明伊納爵的廢黜非法,以及開除佛希要的教籍。 佛希要也開始了反擊,他攻擊西方教會更動信經(jīng)的內(nèi)容,甚至在867年擅自于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開除教宗教籍。這是千古之奇事──宗主教開除教皇。
東西教會統(tǒng)一
雙方的緊張關(guān)系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為王,是為巴西略一世,他將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廢逐伊納爵跟佛希要的提升。
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繼任的雅德良二世(867年-872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東西教會統(tǒng)一,而東方教會也承認羅馬的首席地位。
雙方的緊張關(guān)系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為王,是為巴西略一世,他將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廢逐伊納爵跟佛希要的提升。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繼任的雅德良二世(867年-872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東西教會統(tǒng)一,而東方教會也承認羅馬的首席地位。 雖然佛希要分裂只維持了幾年,但是卻種下了日后大分裂的近因。 過去羅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無可否認的。 這次事件后卻有人開始質(zhì)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篡改教義。 ⑶正式的分裂 ①
彌格耳分裂
這次的大分裂在佛希要分裂之后的一百六十年左右實現(xiàn)。這次的分裂起于君士坦丁堡牧首
彌格耳·賽魯來
的野心。他決心要做東方的教宗,處心積慮的要做一個無法挽回的分裂。
彌格爾抨擊拉丁教
公元1053年,他把東方的拉丁禮教堂全數(shù)關(guān)閉,同時致函羅馬,極盡詆毀之事——他質(zhì)問羅馬教宗篡改圣經(jīng)內(nèi)容以及教義。 又說西方教會彌撒用無酵的餅是源自猶太人,是異端。 安息日守大齋,準許教友吃未出血的肉。 四旬日不唱哈利路亞等等。 雖然這只是無關(guān)大雅的幾點外表禮規(guī)而已,但是拜占庭的教友卻異常的重視。 當事的教皇利奧九世(1049年-1054年)為了不讓分裂再起,派了樞機主教為首的協(xié)調(diào)團至君士坦丁堡,可惜樞機主教的性情暴躁,缺乏外交手腕使的整場事件陷入了另一個低潮。 而彌格耳正好用著這次的事件再次的抨擊拉丁教會,他鼓勵教友反對拉丁教會。 面對彌格耳這種態(tài)度,亨拜與他的同伴于1054年7月14日進入圣索非亞大教堂,對彌格耳這種頑固的態(tài)度表示抗議,將開除教籍的判書放到祭臺上,待出了教堂,亨拜大聲跺腳并說到──愿我上主臨鑒,評判我輩!
彌格耳不肯屈服,當眾把教皇送來的詔書燒毀。
為了得到其他主教的同情,便夸大了樞機主教與宣達團的誤會以激怒他們。
更以基督正統(tǒng)的教會唯一的代表自居。
于是東方的一切便隨他而去了。
這時的希臘教是正在向相異教的俄羅斯傳教,她也無意中被卷入了裂教的集團中。
互開教籍,正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