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 賽斯書《靈魂永生》第一章 下

(說明: 轉(zhuǎn)載賽斯書系列, 來源: 網(wǎng)絡,侵權(quán)刪)
《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譯文《靈魂永生》
Seth:音譯名:賽斯,一個自稱12緯度的存有
書籍原稿傳訊者:Jane Roberts?
譯者:臺灣王季慶老師
第512節(jié)
1970年1月27日星期二晚9:02
(周一晚的定期課延到今晚。珍的速度相當慢,中間有許多次長的停頓。她的聲音普通,眼睛常是睜開的。)
晚安!
(賽斯晚安?。?/p>
且讓我們回到新稿。
既然我們提到了動物,讓我說它們的確有一種意識,然而那意識卻沒給它們?nèi)缒銈兡敲炊嗟淖杂?。但是同時,在應用它的時候,它們卻也沒被常阻礙人類意識發(fā)揮實際潛能的某些特性所拖累。
意識是感知實相的各種次元的途徑。你們所知的意識是極為專門化的。肉體感官讓你感知三次元的世界,但就由于它的這種本質(zhì),它同時也抑制了你對其他同樣確切的次元的感知。你多半與你日?!耙匀怏w為取向的自己”認同。你不會想到與你身體的一部分認同,而忽略所有其他的部分,(微笑)然而當你想象“自我性的自己”擔負著你的本體時,你卻是在做同樣的事。
我在告訴你,你并非宇宙的一袋骨與肉,由某些化學物與地水火風等元素的混合物組合在一起。我在告訴你,你的意識并非由化學成分的交互作用意外地形成之某種熾熱產(chǎn)物。
你并非物質(zhì)的一個被棄的旁支,你的意識也不會消失如一縷輕煙。相反的,在一個極深的無意識層面,你以絕大的辨識力、奇跡般的清晰,以及對組成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密切的無意識知識,造成了你所知的肉身。這并不是象征性的說法,而是確實如此。
且說,因為你所謂的“意識心”不知覺這些活動,你乃不與你內(nèi)在的這個部分認同。你寧愿和你在看電視、在做飯、或在工作的那部分認同——你認為它知道它自己在做什么的那個部分,但你自身這看似無意識的部分,其實知道的多得多,而你整個肉體的存在全靠它的流暢運作。
這部分是有意識、有知覺而警醒的。如此貫注于物質(zhì)實相的你,卻既不去傾聽它的聲音,也不了解你那偏重于物質(zhì)的自身即是從這偉大的心理力量之中躍出的。
我稱這似是無意識的部分為“內(nèi)在自我”,因為它指揮內(nèi)在的活動。它把非由肉體卻經(jīng)其他內(nèi)在管道得來的資料聯(lián)系起來。它是實相的內(nèi)在感知者,而它的存在超越了三次元之外。它攜帶著你們每個前生的記憶。它控入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主觀次元,所有客觀的實相都是由這些主觀次無源源流出的。(停了很久)
所有必要的資料都經(jīng)由這些內(nèi)在通道給你,即使在你能舉一舉指頭或眨眨眼或讀這一句話之前,不可置信的內(nèi)在活動已發(fā)生了。你本體的這個部分本自具足千里眼與心電感應的能力,因而在災難發(fā)生前你已得到警告,不論你是否有意識地接受這信息。在一個字都還沒有說之前,所有的溝通都早已發(fā)生了。
(安靜地:)我可以時常停頓一下,好讓你休息。
(我沒問題)
“外在的我”與內(nèi)在自我一同運作,其一讓能在你所知的世界里操縱自如,另一帶給你那些微妙的內(nèi)在知覺,沒有它們?nèi)怏w生活即不可能維持。
但是你還有一個部分,你更深的本體,它形成“內(nèi)我”與“外我”,它決定你生存在此時此地?!斑@”就是你本體的核心,你從中躍出的“心靈種子”,你為其一部分的“多次元人格”。
至于你們那些想知道我將心理學家所謂的潛意識放在哪里的人,你可以想象它是在外在自我與內(nèi)在自我之間的一個所謂會合之地。不過你必須了解,自己并沒有真實的分界,因此我們說到各個不同的部分只是為闡明基本的概念而已。
既然我們是在對那些確實認同“正常有意識的自己”的人說話,我在這第一章里便提出這些事情,因為我在書中后來會用到這些名詞,也因為我要盡早地聲明“多次元人格”這個事實。
人格并不是意識之一種“此時此地”的屬性,你若不能弄清這個觀念,便不能了解你自己,也不能接受我的獨立的存在。雖然在本書中我可能會說到的關(guān)于物質(zhì)實相的一些事,可能會令你大為吃驚,但要記住我是由全然不同的立場來看它的。
(珍在替賽斯講話時常常停頓,她的眼睛也常常閉著。)你現(xiàn)在是全神貫注于物質(zhì)實相中,也許在奇怪如果它外面有東西又會是什么呢?我是在外面,頃刻間回到我知道并且喜愛的一個次元,可是我不是你所謂的一個居民。雖然我有一個心靈的“護照”,仍然有些我必須克服的難題,如翻譯的問題,進入的不便等。
我聽說,許多人在紐約住了多年,連帝國大廈也沒參觀過,而許多外國人倒對它很熟。因此雖然你住在地球上,我仍然可能指出一些被你所忽略,卻在你們自己實相系統(tǒng)之內(nèi)的非常奇怪而神奇的心靈與心理的結(jié)構(gòu)。
老實說,我希望做到的還不止于此,我希望能帶你游歷你所能去的實相的各個層面,引導你游歷你自己心理結(jié)構(gòu)的各個次元——打開你自己意識的整個區(qū)域,那些你還沒怎么知覺到的。因此,我希望不止于解釋“人”的多次元面貌,還要使每一讀者對他自己的更大本體略見一斑。
(安靜地:)你可以休息。
(十點七分。珍很快很容易地脫離出神狀態(tài)。她說她不知她的速度是快是慢,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她說她的印象是,由賽斯來的資料是非常的濃縮,直接瞄準了讀者,并且他努力使意念盡量清楚簡明地傳達過來。珍現(xiàn)在才告訴我,她在課開始前便已經(jīng)很累了。她在十點二十九以同樣的方式繼續(xù)。)
你所知的自己只是你全部本體的一個片段。可是這些個片段的自己卻不是象線上的珠子那樣串在一起的。它們倒更象洋蔥的層層的皮、或橘子的瓣,但都連在一個生命力上,雖然源自同一來源卻向外生長到不同的實相中去。
我不是將“人”比為一個橘子或一顆洋蔥,但我要強調(diào)就像這些東西由內(nèi)向外生長,整個的“我”的每一片段體也是一樣。你觀察物體的外貌。你的肉體感官允許你感知外在的樣子然后對它反應,但你的肉體感官到某個程度也迫使你用這種方式來感知實相,而在物質(zhì)與形式內(nèi)在生命力就不那么明顯了。
例如,我能告訴你,即使在一只釘子里也有意識,但很少讀者會認為我不是開玩笑,看到這里就停下來,而向他們能找到的最近的一塊木頭中的釘子道早安或午安。
無論如何,在釘子內(nèi)的原子與分子確實擁有它們自己的一種意識。組成這書頁的原子與分子在它們自己的層面內(nèi)也有知覺。沒有一樣存在的東西——不管是石頭、礦物、植物、動物或空氣——不是充滿了它自己的那種意識的。因此你們站在一個恒常的盎然生機之中,站在一個有知覺的能量完形之中,而你們自己的肉體也是由有意識的細胞所組成,它們在自己內(nèi)帶著對自己身份的體認,它們甘愿合作以形成一個有形的結(jié)構(gòu),那就是你的肉體。
當然,我是說沒有所謂死的東西。沒有東西不是由意識所成,而不論其程度如何,每一意識都歡喜的享有感覺與創(chuàng)造。除非你了解這種事,否則你就不能了解你是什么。
為了方便起見,你把那些跳過你肉體最細微部分之間的多方面的內(nèi)在溝通關(guān)在外面,但即使當你是有肉體的生物時,你在某一個程度仍是其他意識的一部分?!白约骸笔菬o限的,它的潛能也是無限的。然而,因為你自己的無知你可能會采取人為的限制。例如,你能單獨與你的外面自我認同,而與本是你一部的那些能力切斷。你能否認事實,卻無法改變它。拿駝鳥作個比喻,雖然許多人將他們的頭埋在三次元存在的沙中,而假裝沒有更多的次元,人格卻的確是多次元的。
(幽默地:)在這本書中我希望把一些頭從沙里拉出來。(停頓良久)你們可以休息虞結(jié)束此節(jié),隨你高興。
(“我們休息一下?!笔c五十九到十一點十分)
現(xiàn)在我們很快便將結(jié)束第一章,只剩一點點了。(好玩地:)那不是書的正文。
我不是要低估外在自我,只是你們太高估了它。它真正的本質(zhì)也沒被體認。
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以后還有話說,但就目前而言,只要你能了解你的身分感與延續(xù)感并不依賴自我就夠了。
且說有時我會用到“偽裝”這名詞,指的是外在自我所涉及的物質(zhì)世界,因為物質(zhì)外形是實相所采取的一種偽裝。這偽裝是真的,但在它內(nèi)還有一個大得多的實相——一個賦予它形式的活力。然后你的肉體感官讓你去感知這偽裝,因為感官以極為專門化的方式與之配合。但要想感覺到在那形式內(nèi)的實相,則需要另一類的注意力及更精微的操縱,這不是肉體感官所能勝任的。
自我是個善妒的神,它要滿足它的利益。它不想承認任何次元的真實性,除了那些它在其中感到適意并能了解的以外。自我本來應做一個助手,卻被縱容成一個暴君。即使如此,它仍比一般所假定的要有彈性得多,而且亟欲學習。它并非天生就象它看起來的那么頑固。它的好奇心可以是極有價值的。
如果你對實相的本質(zhì)有一個狹隘的觀念,那么你的自我會盡其所能地把你關(guān)在你所接受的實相的閉鎖的小范圍內(nèi)。反過來說,如果你直覺的與創(chuàng)造的本能被給予自由,那么它們會把對更廣大次元的知識溝通給你人格的最朝向肉體的這一部分。
(十一點三十五分。課被我們兩只貓之一的隆尼打斷了,它要出去過夜。賽斯一直進行得很好。珍很快地脫離出神狀態(tài)。在我放貓出去后她等了一會兒,然后在賽斯能回來前她決定今夜到此為止。第一章好象還沒完。)
第513節(jié)
1970年2月5日星期四晚9:10
(通常這節(jié)該在昨天舉行的,但珍為了想變化一下,試試星期四,在課前她說:“當我想到賽斯自己在寫這本書時,我仍然感到怯場?!碑斦n開始時,賽斯的確立即繼續(xù)著“他的”書。)
晚安。
(賽斯晚安。)
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
這本書本身就可以證明自我并沒有全盤地占有人格,因為無疑的它的確是由另一個人格制作,而非那名為珍·羅伯茲的作家。既然珍所擁有的能力整個種族也生來就有,那么我們至少得承認,人類擁有的屬性比平時我們歸之于它的要多得多,我希望來解釋這些能力是什么,并且指出每一個人都能用的一些方法,從而釋放出這些潛能。
人格是一個不斷在改變的完形感知形態(tài)。它即本體中能感知的那個部分。我不把我的感知勉強加諸我借之講話的這女人,她的意識在我們的通訊中也沒被抹掉。反之,她的意識有所擴展,并且她把能量投射向三次元實相之外。
這種遠離物質(zhì)系統(tǒng)的貫注可能使她的意識看起來像是被消滅了,其實,它反而更增加了?,F(xiàn)在我從自己的實相界對這女人集中注意力,但她說的字句——這些在書頁上的字句——原本并非語言性的。
首先,你們所知的語言是一種緩慢的玩意兒:一個個字母串成一個字,一個個字再造成一句,這是線型思想模式的結(jié)果。如你們所知的語言,部分而言,并且就文法而言,是你們物質(zhì)世界時間順序的最終產(chǎn)品。你們在同一時間只能集中注意力于這么多的事情,而你們的語言結(jié)構(gòu)不足以表達錯綜復雜的、同時發(fā)生的經(jīng)驗。
我知道一種不同的經(jīng)驗,非線型的、能夠?qū)o限的同時性事件貫注并且反應。魯柏無法表達它們,因此如果想要溝通的話,它們必須平攤成線型的表達方式。這感知無限的同時性事件,并對之反應的能力,是每個“全我”或“存有”的一個基本特征。因此之故,我不號稱它是我所獨具的技藝。
每個讀者目前即藏匿于肉體形式之內(nèi),因此,我假定(幽默地),他就只知道他自己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我先前提到的。存有即整個的本體身分,而每個人只是這本體的一個顯示——一個獨立并永遠確實的一部分。因此,在這些通訊里,魯柏的意識擴展了,卻貫注于一個不同的次元,一個介于他和我的實相之間的次元,一個相當不受干擾的場地。此地在他的允許與同意下,我將某些觀念灌輸給他。那些觀念并非中立的,因為所有的知識或資料都帶著擁有者或傳遞者的個人色彩。
魯柏把他的語言知識供我們利用,而我倆十分自動地帶出了我將要講的各種字句。分神是可能發(fā)生的,就如任何資料都可能被曲解。不過,現(xiàn)在我們已習慣一同工作,扭曲已很少了。
我的能量有些也透過魯柏而投射,控制了他的肉體,他和我的能量一起在課中,現(xiàn)在就當我說這些句子時也一樣。以后我還會討論許多其他的枝節(jié)。
你們可以休息。
(9:46~9:55)
因此,我并非魯柏潛意識的產(chǎn)物,正如他也非我的潛意識的產(chǎn)物。我也不是一個第二人格,伶俐地試圖顛覆一個不安定的自我。事實上我特別留意使魯柏人格的所有部分都受益,并使它們的完整性得以維持并受到尊崇。
在他的人格內(nèi)有頗為獨特的設備,才使得我們有通訊的可能。我將盡可能以最簡單的方式予以說明:在他心靈內(nèi)有一個等于是“透明的次元性的回旋面”,它幾乎可被當作一扇打開的窗子,經(jīng)由能感知到的其他的實相。那是一個多次元的開口,某種程度它不被實質(zhì)焦點的陰影所遮蔽。
肉體感官常使你看不見這些開放的通道,因為五官只按照它們自己的形象來感知實相。那么,到某個程度,我透過你們時空里的一個心理的回旋面進入你們的實相。以某種方式說,這樣的一個開放的通道幾乎象是魯柏與我的人格之間的一個通路,因此兩者之間能有溝通。這種在存在的不同次元之間的心理的與心靈的回旋面并非不尋常。只是它們不常被認出來,更不常被利用。
(長長的停頓,許多次之一。但整體說來,珍的速度要比與賽斯書有關(guān)的頭兩節(jié)快得多,而且更有信心。同時她也喜歡賽斯到現(xiàn)在為止所寫的東西。)
我將試著給你對我自己無形體的存在的一些概念,讓它來提醒你,你自己基本的本體與身份與我自己的一樣也是無形體的。
那即為第一章的結(jié)束。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