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端午】別傳——令·有朋自遠方來
突發(fā)惡疾產(chǎn)物,胡言亂語警告,極重度OOC警告(求饒,別打我,嗚嗚嗚嗚)
或許算是下一篇日常的前傳?
還是當我純純發(fā)病吧()

大江東去,一葉扁舟。
酌酒一杯,一雙手,敬天地,邀明月。
“咕……?。『镁?!”
杯中玉液灑向江心。
自尚蜀漂流至此,已不知多少日夜。村中無人知其去處,只在清晨聞得一聲:
“去罷,會會老友!”
于是江畔行人匆匆,江上一人獨飲。提燈搖曳如炬火,卻被拖在船尾沉浮,好似溺了水一般。有人言,那是宿醉成疾,壞了心性,不成體統(tǒng)。然而這又有什么所謂呢?既是逍遙身,又怎會躊躇于形骸桎梏,何況只是會會老友。
說是老友,也不過一面之緣。那日她在江畔獨飲,喝得酩酊大醉,夢見一人徘徊于此,縱身一躍,猛然驚醒?;秀遍g,眼前滔滔江水如故,不見人影。但她是明白的。何人不識三閭大夫?雖是流放至此,若能暢飲一番,雖無法復返京都,也得解憂消愁,又怎至于落得如此下場。她想不明白,壺中好酒也寡淡如水,興致全無。
“何必啊?”
江流水涌,無人應答。她便提起酒壺,揚長而去。人之生死無常,她本是無所謂的,然而心結不解,何以逍遙。于是,一壺酒,年年來,年年問。直到玄鐵煉就神兵,馳騁疆土,縱橫千里;直到政權地覆天翻,折戟沉沙,壯志未酬;直到天災席卷大地,物是人非,幾度光陰;直到大漠狼煙熄滅,涂進畫里,鑄進劍里,寫進詩里,拂進袖里。最后,過往變作畫卷,畫卷敘成故事,故事成為傳說,家家戶戶,口口相傳,這一傳便是多少個日夜春秋,而畫中之人,過往之事,早已無人在意。
然而她卻都看在眼里??v使逍遙于世間,那些富麗堂皇,殘垣斷壁,酒池肉林,粗茶淡飯,她都一一化作詞句,釀成美酒,只為在每年的此刻與他暢談一番。只需江中一舟,人在船頭盤腿落座,燈在船尾的水中閃爍,指引他前來共飲,年復一年。轉眼千百年的歲月,大炎仍是大炎,他仍是他,但她已經(jīng)不再有所疑惑?;蛟S是理解了當年的他,亦或許只是與過去和解,她都懶得去想。只是面對這大千世界,百態(tài)眾生,萬物繁茂,生機勃勃,何其令人欣喜,不禁更覺惋惜,便總是發(fā)出一聲長嘆:
“何必??!”
壺中酒已盡,她便提起酒壺,揚長而去。這番到訪,她還有些工作要籌備。酒席得多添幾副碗筷,多搬幾張圓桌;灶頭要多放些柴垛,多置幾口大鍋;村口得多摘些粽葉,多屯些糯米;江邊要拉幾條彩帶,放幾條龍舟。她一邊抱怨兄長的姍姍來遲和妹妹們的調皮懶惰,一邊前呼后應忙里忙外的布置場地。再過些時候,她的新朋友們會來到此處,與她共度佳節(jié),共飲美酒,讓這孤寂的深山比往年更多些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想到此處,她總會開懷大笑。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她突然想起什么,朝奔流的江水揮了揮手中的酒壺。
“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