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騙300億,每天兩萬包養(yǎng)情婦,當年的P2P平臺有多野?
2017年底,其他公司的會計都在忙著結算一年的經(jīng)營業(yè)績,坐擁百億商業(yè)帝國的張小雷卻早早讓會計下了班,他獨自在辦公室坐了很久,隨后離開了公司。
張小雷包養(yǎng)了多名情婦的八卦,在公司內(nèi)是半公開的秘密。員工沒有感到有任何異常,以為老板又私會情婦去了。
誰料,張小雷沒有去情婦家快活,而是徑直走進了警局,選擇投案自首。
一場卷入了百萬人、涉案額高達千億元的龐氏騙局,終于浮出了水面。
1、
在南京,張小雷以善于幫人賺錢而聞名。2010年,他成立了一家名為“錢寶”的科技公司,追逐互聯(lián)網(wǎng)的風口。
可惜,搗鼓了一年,錢寶也沒做出像樣的業(yè)務。就在張小雷意興闌珊之際,互聯(lián)網(wǎng)界突然刮起了P2P的風潮,允許網(wǎng)絡平臺充當金融中介,向用戶籌款,再借款給有資金需求的企業(yè)。
一年多的時間,全國冒出了上千家P2P平臺。張小雷聞到了商機,錢寶開始打著P2P的招牌,向用戶吸納資金。
唯一的區(qū)別是,別的平臺許以用戶5%-10%的回報率,但張小雷許以用戶的回報率高達40%-60%!相當于今年投進去100萬,一年后取出160萬。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錢寶如此夸張的回報率肯定有貓膩。但張小雷有個過人之處就是“講信譽”,承諾多少錢,到期一定兌現(xiàn)。
最早的一批投錢寶用戶都發(fā)了財,每年實打實的百萬利潤匯進了他們的銀行賬戶。
張小雷在南京名聲鵲起,越來越多的人搶著給他送錢。
他本人在一次老用戶答謝宴上放話說:“最近,總有一些‘黑粉’說我們要暴雷,我們有這么多的資產(chǎn)怕什么?很多人追著要給我送錢,我都不要?!?/strong>
這句話半真半假,真的是確實有很多人給他送錢,有些人甚至繞過了公司,把錢直接打進了張小雷個人的賬戶;假的是錢寶本質上是一家空殼公司,做著“借新還舊”的生意。
2、
自首后,據(jù)張小雷交代:公司的錢大部分被用于付老用戶的利息了,小部分被用于個人揮霍。
公開資料顯示,張小雷包養(yǎng)的眾多情婦中,有名有姓可追查到的就有5人。
在一個飯局上,朋友給張小雷介紹了一名剛畢業(yè)的音樂老師黃某。黃某畢業(yè)于沈陽一所知名的藝術院校,她身材高挑、長相甜美、聲線悅耳,正常男人看了都會心動。
財大氣粗的張小雷沒有廢話,直接提出要包養(yǎng)黃某,承諾只要黃某肯去南京“伺候”他,每天給她賬戶打兩萬元。
黃某考慮了兩天后,答應了張小雷,去學校辦了“留職停薪”的手續(xù),和張小雷一起飛回了南京。
事后證明,張小雷確實是個“講信譽”的人,說每天給兩萬就給兩萬,直到自首的前一天,他還在打錢給黃某。伺候了張小雷五年,黃某賬上多出了3600萬元。
2014年時,為感謝黃某的 “辛苦付出”,張小雷大手一揮給她買了一輛價值40萬的奔馳和一套400萬的產(chǎn)權房。
黃某對錢寶做的生意心知肚明,知道遲早有一天張小雷要完蛋。
未雨綢繆,她把張小雷給的錢,全換成了美元,用50多個賬戶打到了美國。然后,又讓妹妹拿著美元去拉斯維加斯賭博,把贓款“洗”了一遍,以至于無法追查。
除黃某外,張小雷還以“半價”每天1萬元的承諾,包養(yǎng)了情婦湯某、李某,案發(fā)時,兩人分別收取了2000多萬的“包養(yǎng)費”。
還有一位很有生意頭腦的情婦邢某,她拿張小雷給的“包養(yǎng)費”四處投資房產(chǎn),買了7套房子。落網(wǎng)時,房產(chǎn)的總價值遠超張小雷給的“包養(yǎng)費”。
另據(jù)公司員工反映,張小雷與多名女員工有染。
有次,張小雷在公司群里發(fā)了一張自己隱私部位的照片,并留言稱:“自己的東西自己不用就是耍流氓。”他用這樣的方式赤裸裸地暗示女員工。
其中,與張小雷關系最深的莫過于他的秘書,為了回報秘書的“奉獻”,張小雷先后在大連給她買了6套房子。
3、
張小雷之所以如此瘋狂的沉迷于美色之中,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借新還舊”的騙局遲早會玩崩,索性徹底放飛自我,享受一天是一天。
他很少過問公司具體的營業(yè)情況,經(jīng)常躲在辦公室里練書法,沒事在微博上發(fā)發(fā)自己寫的詩詞,頗具浪漫主義氣質。
不認識的人看到張小雷清秀的書法,完全不會聯(lián)想到這是一名矮小、肥胖、處處透露出油膩的中年男性的作品。
在公司,唯一能讓他操心的事就是經(jīng)常有人說“錢寶要垮”,進而引發(fā)用戶恐慌性的擠兌。
在錢寶垮臺前的4個月,網(wǎng)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篇《重磅!錢寶網(wǎng)坐實跑路,投資人無法提現(xiàn)!辦公室人去樓空!》的文章,有些知道公司資金內(nèi)幕的員工,第一時間取出了存款,引得張小雷大怒。
他沖到辦公區(qū),當場解聘了取款的員工,并宣布要懸賞10萬元找出寫“黑稿”的人。
之后,張小雷又頻繁邀請大客戶吃飯,穩(wěn)定軍心。席間,他解釋說:錢寶的錢都拿去投資了。
目前公司名下有10家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一個度假村的不動產(chǎn)和200畝的土地儲備,完全不是別人口中的“龐氏騙局”。
但僅4個月后,張小雷一算賬,發(fā)現(xiàn)年底要兌現(xiàn)的300多億已無法填上,因為曾經(jīng)坐過牢,他也無法出境。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獨自一人走進了警局,選擇了自首。
錢寶的員工感嘆說:“或許這對張總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他留在外面更危險?!?/p>
記者問他:被捕后有什么想法?
張小雷淡然道:沒有想法,我很平靜。
一般的龐氏騙局不會超過3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小雷能把一個龐氏騙局維持了7年,已屬奇跡。這和他“講信譽”的作風密不可分,讓更多人愿意相信他,把錢交給他。
投資錢寶的人大部分知道資金鏈遲早有一天會出問題,但是他們不相信自己是最后一棒。
張小雷在獄中坦言:“有些損失是我造成的,我承擔法律責任。但有些是他們貪欲造成的,那么他們也要接受?!?/p>
事實證明,龐氏騙局的游戲中,總有人要當“接盤俠”。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