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共鳴
僅以微信對話的情境模擬來稍作推論,這無法作為事實的依據(jù),但有著討論的價值,足夠成為大家的前車之鑒。 這次痛罵廢柴上司的聊天記錄一經(jīng)公布,大家都把事主認定為“英雄”,因為他罵的對象于大眾而言,從來都只敢逆來順受,他的言論成了第一人! 就算當成爽文看也被公認是滿分作品,但畢竟真的只是一篇作文而已。 一個人言談舉止有著如此濃烈的火藥味,可見日常工作態(tài)度是有些問題的,而且《日內(nèi)瓦公約》的比喻也能利用起來,足見他的對抗態(tài)度是異常明顯,姑且不論是他性格使然,還是工作環(huán)境日積月累的負能量在那一刻爆發(fā),就算領導班子再無能,日常也足見他搞事的端倪吧,這是一種必然會打擊整體氛圍工作積極性的嚴重不良行為,被大家有意無意之間疏遠才屬于正常情況,這也是很多彈幕都猜中了最后只有他一個人被辭退的原因之一了。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心思放在這些工作負壓是會影響工作效率的,日常出錯會比其他人要高,雖然說沒有誰不會犯錯,但這么罵上司的導火索足夠扯出一大堆東西出來,成為被公司勸退的理由了。 按當事人表達的意思,他最終是自愿離職的,這也許是一種苦果自己嘗的結局了。 另外對于那種一呼百應的辭職應援聲,初看之下確實讓人爽得欲罷不能,都是一群有血性的漢子,都是好同事……然而事實上這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家庭背景,別說結婚的有家庭壓力了,還未結婚的也要贍養(yǎng)父母吧,也有出外打拼的房租水電千斤重擔壓在身,哪會輕易打出“+1”這種跟大隊的辭職訴求??? 而且跟隨的還有跨部門的其他同事響應,這就有點離譜了,因為有對比過其他部門的領導是同上同落,突顯出一個小頭目不作為另一個拍馬屁,但能夠讓幾個部門的同事都響應了,這就有點自相矛盾了。 然后再來分析一下為什么公眾會曾經(jīng)這么一面倒的支持他說的話,分析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fā)生,還我們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人類會把自身經(jīng)歷的苦難無限放大,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實是放大了自身的痛苦,并把很平常普通的事情都染上痛苦的色調(diào)。 造謠惑眾是很常用一些過激的表達,讓觀者有一種身同感受的錯覺,其中這次用上了“一呼百應”這招,共鳴效果就更大了。 因為平時怎樣稱兄道弟,大難臨頭總是各自逃命的。能夠得到這么多的支持,這充分滿足了所有觀者的期望——讓他人理解我經(jīng)受的痛苦,并且所有人都為我抱打不平。 這是一場心理戰(zhàn),而且他還抓住打工人最大的痛處,無上限的加班、無下限的工資,還有對大企業(yè)的偏見…… 在各方面都渲染得如此澎湃之后,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層浪,所有經(jīng)歷過打工之苦的人都把滔滔苦水傾訴得連綿不絕,一發(fā)不可收拾。 但畢竟謠言止于智者,在警方通報出來以后,那些過激的支持聲音立馬安靜下來了,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的理性討論。 如果說如何能杜絕打工人被這種有心人利用,真的有一個建議分享給各用人單位,社會上更應該重視關注勞動者的工作現(xiàn)狀和合法權益,其實大家都被造謠者利用的就是“身同感受”這個切入點,當勞動者獲得與付出所對等的收入,合法合理的工作時間,福利待遇有所保障,相信不會再有任何人能造謠成功的,就算有謠言一出來,也只有立馬被舉報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