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旅
? ? ?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道盡多少離愁別恨。古人離別,往往離不開長亭,灞橋,南浦,西山。故唱驪歌于南浦,折楊柳于灞橋,在陽關(guān)敬一杯酒,于西山題一首詩,都是雅人深致。古人對離別看得很重,蓋因古代車馬速度太慢而人生壽命又太短,擔心一別便是永恒。
????????今人對離別沒有概念,更無感受,縱使最親近的人遠在天邊,一個電話便可聽到對方的聲音,一個視頻便能看到對方的容貌,完全沒有了那種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的凄涼之感。再加上彼此之間三觀能合者少之又少,呆一起往往產(chǎn)生厭惡之感,致使相見不如不見。
????????一生離別,半世羈旅。東坡詩言: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其實,蘇軾是幸運的,他所貶謫之處在南方,相對北方來說,南方食物豐富,氣候宜人,不會因受饑挨凍而有性命之虞。宋以后,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在政治打壓中往往被流放到北方極寒之地,如寧古塔,那才是要命之所。從這一點或許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統(tǒng)治階級的良心也越來越冷酷。
????????活在當世,離多聚少,或許是另一種幸運。有同學兩口子原本在一起,總是話不投機,一言不合便反唇相譏,同學借故調(diào)去其他地方工作,反而彼此相安無事。到現(xiàn)在已過天命,雖然兩人同在一個屋檐下,彼此之間卻是“相敬如賓”。半月之內(nèi),交談之語不過幾句而已?;蛟S,婚姻走到一定的階段,就是這種云淡風輕吧。王維詩語: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樣的兩口子,其實彼此之間的心都在流浪,在生命的羈旅之中而無法停泊。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便覺得所有的語言已顯得多余。唯有靜穆的對著夕陽,仿佛云層中有自己的過往和來世。我不信佛也不相信任何科學之外的玄學或鬼神之論。在我羈旅的幾十年當中,能用來消遣寂寞的大概只有文字?;蛟娀蛟~或短語或笑料。世界如此滑稽,我何不以滑稽之態(tài)面對這世之一切。
我打江南走過? ? ? ? ? ? ? ? ? ? ? ? ? ? ??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 三月的柳絮不飛? ? ? ? ??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 ? ? ? ? ??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 ? ? ? ? ? ? ? ??
跫音不響 三月的春帷不揭? ? ? ?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 ? ? ? ? ??
還有每次你那如泣如訴的琴聲? ? ? ?
可曾挽住你那幽怨哀傷的夢? ? ? ? ? ?
還有每次你那如泣如訴的琴聲? ? ? ??
可曾道出你那幽怨哀傷的夢? ? ? ? ? ?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 ? ? ?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 ? ? ? ? ? ? ? ?
還有每次你那溫柔纖纖的玉手? ? ? ?
可曾挽住那似鐵郎君的心? ? ? ? ? ? ??
還有每次你那溫柔纖纖的玉手? ? ??
可曾挽住那似鐵郎君的心? ? ? ? ? ? ?
我打江南走過? ? ? ? ? ? ? ? ? ? ? ? ? ? ??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
????? ?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總會靜靜的坐在窗邊,望著夕陽,想起鄭愁予的這首《錯誤》。雖然,我也能寫出如此凄清的詩行,但我自認已經(jīng)無法再超越這份情感。
????????從十九歲開始,我便一直在流浪?;蛟S,我的性格適合于孤獨的旅程,我欣賞過大漠孤直的狼煙,也仰望過唐古拉山連綿的雪域,聽過雅魯藏布江雄渾的濤聲,也體驗過敦煌那冷冷的月光。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想蘇子瞻失去了多少溜須拍馬的機會,獲得的卻是千古的文詞絕唱。滄海何曾斷地脈,瓊崖從此破天荒。千年后,依然有那么多人記得起蘇子瞻當年的文采風流。
????????既然此生已注定流浪,那么在羈旅中去體會那種獨有的荒涼與寂寞吧??粗P旋的蒼鷹,聽著雪豹的長嘯,倉央嘉措的詩仿佛在耳邊回響:
????????誰,執(zhí)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