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桐陰清話》圖
<一>
相逢執(zhí)手敘長懷,幽澗流泉入韻來。
清竹有心聆教誨,秋桐無意掩蒼苔。
寒山古道惜屐印,流水高山作古宅。
何必酩酊酬佳節(jié),西風一路自徘徊。
<二>
桐陰轉(zhuǎn)午兩徘徊,幽澗泉流聲自來。
應許相逢不再別,莫因醉酒失真才。
玄談長為明天理,肅立幾曾理仆孩。
道盡高山流水意,知音念處共思懷。
<三>
流泉幽谷潤蒼苔,石道寒山到此開。
且以相逢聊故事,何妨對月憶秦淮。
傷懷已與流云去,感念當隨秋雨來。
此后愁心何處訴?當時童子本無猜。
【仇英小記】
仇英(約1498年—約1552年), 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吳縣(今蘇州),明代繪畫大師。
仇英出身寒門,幼年失學,曾習漆工,后拜師周臣,成為畫家。
仇英博取眾長,集前人之大成,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他山水、花卉、界畫、人物、仕女無所不能,既工設(shè)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xiàn)不同的對象。時人把他與周臣、唐寅譽稱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