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上的吟誦》自我賞析
寫這首詩的時候,當時一個人獨居,心態(tài)極差。所以這首詩雖然說也有兩句金句,但本質(zhì)上描述的是一種比較痛苦的心態(tài)。 前兩段,圍城這個意向是借用錢鐘書的小說《圍城》。第二句和第五句都是對圍城的述,而且兩句話說的一個意思,但是角度不同,其實很說明了一些意義。前兩段也是交代背景。 第三,四段是進一步交代現(xiàn)狀,說明發(fā)生的事情,一直到第四段的最后兩句才開始真正行動,而且這個行動是在一種比較單調(diào)和干凈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只有影子,紙和桌子),也可以理解為是其他的東西沒有必要寫就不寫。第三段是先黑后白,第四段就是先白后黑,綜合上文,再綜合紙的真正作用,毫無疑問,影子就是在寫。而“我”正在做的事是吟誦影子的行動(這一點還有別的解讀方式,下文會說)。 第四段浪漫而有力,而且用他來代替了影子,單調(diào)而純粹的內(nèi)心獨白。 第五段承上啟下,也是呼應文題,內(nèi)容上則引出新的意象,也就是“他”,事實上,也就是指海子。??梢岳斫鉃闀簳r中止行動,也可以理解為在思考,也或許只是漫長的思考中的某一部分。 第六段全段我都加著引號,可以理解為是在說或想,也可以理解為是影子書寫的內(nèi)容。 最后一段,四句話都在描述著同一件事,甚至都是從時間的角度上來描述,僅僅是用詞各有區(qū)別。但我認為起到了比較好的收尾效果。也可以認為,最后一段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在打不同的事。畢竟這說的是我,而不是影子。至于說最后兩句,到底說的是什么。何謂放逐自己? 有一種說法是影子就是人的靈魂,或許圍城(社會情況)+影子(精神)+書房(書籍,寫作和記憶)=我。桌子和紙,寫作也許就是在思考。 從頭看起,一半是礦物,一半是纖維,本來詩人只需要有一個書房就夠,但還要加上圍城,礦物,這個詩人已經(jīng)是極不純粹的詩人了。精神上我想讓他漂浮,但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講,他只能懸浮在水里。圍城和海子的描述。拋開各種各樣的事情不談,僅看這兩個詞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東西。而且這是海岸線上,而不是海岸邊。 這樣就有了兩種新的解讀方式。一種是詩人思考之后跳海自殺;一種是倒裝:已經(jīng)解脫的詩人開始回憶。 2021.09.17.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