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君免工師借
周王想罷免宰相工師借,工師借肯定不高興了,然后開始給周王說了一堆話。
大意就是,有人肯定對我工師借有意見,任何事情或者政策都有人說好的,也有說差的。就像王思聰一樣,有人說他有才,也有人說他敗家子,道理是一樣的。
前面這段話沒問題,畢竟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但后面的話就令我恐懼了。
工師借又說,譽在上,誹在下。工師借還舉幾個例子,說宋國國君在農(nóng)忙時節(jié)修筑宮殿,老百姓不滿意,然后宋國宰相親自去暴力監(jiān)工,轉(zhuǎn)移老百姓的仇恨,然后老百姓都說這個宰相不好!
這是第一個例子,第二個是關(guān)于管仲的故事。
齊國國王在宮殿里擺鬧市,養(yǎng)小三,原文是女閭七百。這讓我想到了后宮佳麗三千人……
當(dāng)然這種事肯定會傳出去,老百姓知道后都說齊王不怎么好,作風(fēng)不太行。管仲知道后也光明正大的養(yǎng)小三,國人就把輿論矛頭指向管仲,這就是誹在下。
工師借舉這兩個例子就是說,國人說宰相不好不一定是壞事,原文是,大臣得譽,非國之美也。
還說了春秋時臣子殺主子有幾百起案例,那些臣子都是老百姓贊賞的。
后來周王就沒有罷免工師借了。
信息量很有限,我不知道工師借是因為什么事遭到批評,導(dǎo)致周王想換人。但是我從工師借的邏輯來看,他絕非善類?。?/p>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