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煙花的?
年關將近,目前有兩地已經(jīng)明確在春節(jié)期間,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現(xiàn)代大部分地區(qū)都是在春節(jié)期間放煙花,不過也有些地方不讓放煙花。煙花一般都是大型活動慶祝的時候放的,要說煙花,其歷史悠久,那么古代什么時候開始有煙花的?今天就由族譜網(wǎng)小編來講一講。
追溯煙花的歷史,可能最早是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記載:“含雷吐火之術,出于萬畢之家?!逼渲械暮?,就是指在內(nèi)部的巨大能量的瞬時爆發(fā),而吐火指的是瞬間噴射出來彩色的火焰;到了隋朝的時候,隋煬帝還寫了一首詩,講到“火樹干光照,花焰七枝開”,其中的“火樹”、“花焰”應該就是當時的火類表演,也算是最早的禮花了,不過這個時候的禮花與我們現(xiàn)代的煙花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
真正的煙花應該是在宋代才得到發(fā)展,在宋代學者周密所著作的《齊東野語》一書中記載:“既而燒煙花于庭,有所謂地老鼠者?!逼渲械摹暗乩鲜蟆睉撌怯忻鞔_記載的最早的煙花類產(chǎn)品之一,而“煙花”這個詞,也是首次出現(xiàn)。另外在南宋錢塘人吳自牧的《夢粱錄》中寫道:“其各坊巷叫賣蒼術小棗不絕,又有市爆仗、成架煙花之類?!痹跁羞€有“煙火屏風諸般事件”等記載。這種成架的煙花、煙火屏風,就是將各種各樣的煙火按一定的順序串聯(lián)起來,然后綁在高大的木架上面點,成為了大型的煙火雜戲。

正是這些記載,可以看出應該在北宋宣和年間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種用紙筒制作的真正的煙花。最初的煙花,可能只是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東西用于節(jié)日的慶祝,而且是在皇宮貴族中流行,后來在我國最隆重的春節(jié)里,從初一到十五這些天,為了辭舊迎新,寄望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人們就會放煙花慶祝,自然放煙花就從皇宮流傳到了民間。到了南宋,煙花的發(fā)展逐步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制作技術日趨精良,煙花的品種也是逐漸增多,而煙花也逐漸盛開在中國的節(jié)日中。真正把煙花推向高潮,應該是在明清時期,正如明代《宛署雜記》中所記載的,在當時包括地老鼠、花筒、三級浪等在內(nèi)的各式各樣的煙花種類,其種類多達一百多種,甚至還有很多種煙花集起來成為的“煙花架”。
總得來說,煙花的歷史悠久,煙花在燃放的一瞬間是很美的。不過煙花雖美,但是煙花多了,難免會有些意外發(fā)生,所以想要放煙花,還是要看當?shù)氐恼咴什辉试S。
原載:https://www.zupu.cn/xinwen/index.ht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