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芮小丹現(xiàn)學現(xiàn)賣如何打動冷面諸葛王明陽?心宏解讀2
電視劇《天道》中芮小丹和王明陽對話的一段可謂是非常精彩的,冷面諸葛王明陽為什么需要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是受宗教思想影響還是人性本善?審訊開篇芮小丹內心獨白:像王明陽這樣作惡多端的人,真的需要一個懺悔的理由嗎?可謂是代表了大多數(shù)讀者的想法。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看下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的精彩描述。
總結起來就是:人的靈魂歸屬感其實就聚焦在“人性”二字。人性的真善美讓人類區(qū)別與其他動物,并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

作者通過王明陽的這一個精彩劇情片段給我們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值得我們深度思考。
我們通過原文來慢慢分析:
剛開始刑警趙國強和周偉開始了對王明陽正常的審訊話術,但是毫無進展。
監(jiān)控室里,隊長神色凝重,緩緩地搖著頭對身邊的人說:“這樣審下去不行,應該認真研究研究,找個一個合適的突破口”。

之后芮小丹在和丁元英吃功夫面的談話中,聽到“文化屬性”的概念,便詢問了丁元英是否有辦法。
丁元英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個人需要一個句號,你可以幫他畫一個。”
芮小丹問:“句號是什么?”
“靈魂歸屬感?!倍≡⒔忉屨f,“這是人性本能的需要,是人性,你幫他找塊干凈的地方歸屬靈魂,他需要的不是懺悔,而是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

芮小丹問:“如果他不需要呢?”
丁元英說:“文明對于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
人稱“冷面諸葛”的王明陽為什么需要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
按照丁元英的說法:是因為他是人,是人就有人性,靈魂歸屬感是人性本能的需要。懺悔的理由就是,給靈魂找塊干凈的地方歸屬。
緊接著,芮小丹這里提出了最地道的問題:“如果他不需要呢?”
丁元英講了一個很拗口,而且不太好理解的回答:“文明對于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

接下來我們來重點解讀下這句話。
這里先講下什么是“文明”?百度百科是這么解釋的:文明,是人類歷史積累下來的有利于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shù)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總和。
人之所以定義為人(也就是上面講的:以人字來界定),是因為人有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東西。動物是以獸性本能為主,人類則通過進化而具有文明,有更高級的精神需求,并以“人性”為基礎準則。
所以,丁元英說的那句話,歸根到底說的是“人性”二字。對于忽視文明準則,沒有人性的人來說,與其他動物無異,便無能為力。
那人性到底是什么?還是看下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qū)別的屬性。
簡單理解下來就是: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具有“人性”(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并區(qū)別于其他動物。
人除了動物本能之外,人性那所追求精神境界的是什么?是真善美,還是假丑惡?
答案顯然是:真善美?(對應懺悔的理由就是:給靈魂找塊干凈的地方歸屬。)
真善美是我們的答案。那要怎么樣才能說服王明陽這樣一個人,去追求真善美呢? 這個才是重點,而且是巨大的難點。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先來了解下作者豆豆對王明陽的人設定義:
王明陽,馬王黑惡勢力犯罪集團二號人物。38歲,美術學院本科學歷,未婚,黑惡集團軍師,此人精通法律和社會學,沉著、殘忍,心理素質穩(wěn)定,智商過人,曾親自策劃、指揮過12起惡性大案,內部人稱“冷面諸葛”。
姓名:王明陽,學過哲學的人,我們應該都知道一個很相似的名字,明代心學理論創(chuàng)始人“王陽明”,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被人所熟知。
作者這樣起名是否有其深刻的暗示意義?我想肯定是有的,而且絕對不會是偶爾。
王明陽個人知識淵博,沉著冷靜,作案殘忍,關鍵是未婚,就這樣一個人物設定,要說服其心向善,在臨死之前出賣他人,追求真善美?是何等的困難?
我們來看下作者豆豆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還是來繼續(xù)解讀下原文審訊的情節(jié)。
王明陽反問道:“那你坐在這里干什么?”

(解讀:開始的審訊交談過程中,并不順利,可以看出王明陽不想多說,更不會配合,只想迅速讓審訊人知趣快點離開)
芮小丹平和和莊重地說:“法律對程序和內容要求極限的嚴謹,但對一次以上的死刑忽略不計。我坐在這里,是法律和人道對我的工作要求,一是量化極限,二是給你的靈魂找一塊凈土,讓你的精神站著?!?/p>
(解讀:前面都是正常的程序說辭,引出的第二個理由才是重點)
王明陽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微笑,說:“女士,說話不要太狂了。執(zhí)法是你的職業(yè),你盡可以執(zhí)法謀生,但是與我王明陽談經論道,你還不夠資格。別拿你的職業(yè)去拔高你個人的規(guī)格,讓人輕看?!?/p>

(解讀:輕蔑的表情和直接鄙視的話語,直指芮小丹還不夠格。所以接下來就芮小丹開始了一系列的對話,為了要證明自己有資格)

......芮小丹說:“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系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進了窄門,神立刻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證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解讀:前面講了一堆關于人生境界的討論,包含基督、道家、佛家等的理解,芮小丹就是為證明自己和王明陽有談經論道的資格。才能繼續(xù)后面的說服橋段。)
王明陽無言以對,默默地看著芮小丹,眼睛里流露出欽佩的神色。
(解讀:欽佩什么?欽佩那句總結的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芮小丹說:“《路加福音》里說:主啊,原諒他們,他們做的他們都不知道。此時此刻有一點你是知道的,你的生命需要一個讓你的人性本能可以接受的句號?!?/p>
(解讀:從這里正式開始切入要點,言下之意是:不是你王明陽本人需要畫一個句號,而是人性本能需要。人生而為人,不是其他動物。從個人維度上升到文明價值維度)
王明陽頓了一下,蒼白地強調說:“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以生命贖罪了?!?/p>

(解讀:王明陽頓了下,暗示get到點了,并認同這種說。蒼白說到以自己生命贖罪,也就是說自己剩下的只有寶貴的生命,能給的我都能給。)
芮小丹問道:“對于一次以上的死刑,你拿什么贖罪?對于已經死去的亡靈和承受痛苦的生者,你拿什么贖罪?對于污染社會和敗壞道德,你拿什么贖罪?”
(解讀:再次強調社會和道德層面的內容,也就是人類文明準則)
王明陽說:“我講了自己,就會連帶出賣別人,這是一個心理問題,我的靈魂得到撫慰的本身就是我從這種出賣中得到的好處,我會看不起自己?!?/p>

(解讀:我可以講自己,但是會出賣別人,我得到好處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過不了自己心理關,也就是不心安,同樣是道德層面的需求。表達出:我知道,但我無能為力,所以再講這些都我沒用。)
芮小丹說:“出賣與背叛是兩個概念.......” ...... "現(xiàn)在擺在你面前的一個是無視江湖義氣,一個是無視人性的尊嚴,你自己權衡。拿根稻草當柱子去支持靈魂,至少讓我覺得你對你的學識和智商不夠尊重。"
(解讀:芮小丹直接擺選擇題,江湖義氣和人性尊嚴二選一,最后重點提到“學識和智商的尊重”,這點很關鍵。暗示在很難抉擇的時候,人要用人類文明準則(即:從人性角度)去衡量孰輕孰重,意圖引導王明陽往這個方向走。)
王明陽沉思著,沒有說話。
(解讀:可能是內心掙扎,也可能是兩難境界無法做出抉擇,但更很大可能繼續(xù)保持原有選擇。因為以王明陽的心理素質和智商,不至于這么容易說服的,如果是,那么說明作者寫的比較簡單。既然不是,那芮小丹基本算是引導失敗。)

芮小丹說:“還人性一個清白,還社會一個公理,你的靈魂就得救了?!?/p>
(解讀:一看沒反應,繼續(xù)說服。但還是從懺悔的角度說教。)
王明陽問:“將死之人,得救了又有什么意義?”
(解讀:很精彩的反問,一個無視生死之人,選擇了死,那根本不會把得救放在眼里,更不可能期待得救。更加印證了上面的沉思其實是沉默,不是二難抉擇,而是不想說而已。同時也印證丁元英講的那句:他需要的不是懺悔,而是懺悔的理由。所以顯然這種靈魂可以得救的大道理,對王明陽完全沒用。)
芮小丹說:“一小時,一分鐘都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分鐘,人就有尊嚴了,上蒼會賜予你帶著一顆純凈的心走進你的靈魂的天國?!?/p>
(解讀:哈哈,典型的宗教說辭,和死后可以上天堂之說沒什么區(qū)別。明顯看出芮小丹此時已經完全處于下風。)
王明陽故意以一種無賴的口吻問道:“如果我無視這些,就是不說呢?”

(解讀:故意、無賴口吻,說明王明陽認為已經贏了,開始在想激將芮小丹了,讓芮小丹自己不得自圓其說,自愿甘拜下風)
芮小丹盯著他的眼睛,用極其平靜的口吻說:“文明對于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我除了鄙視和震驚,不會再有第三種反應。人的法則是,一顆陰暗的心永遠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這不是衛(wèi)道士的說教,這是人性?!?/p>
(解讀: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一段寫作,我認為作者太牛了。
芮小丹盯著他的眼睛,盯眼睛說話說明什么?一是不害怕,不慌亂:王明陽剛才故意激將的口吻,是認定芮小丹已經處于下風,這個時候盯著眼睛說,側面告訴王明陽是王明陽判斷錯誤,她就沒有處于下風。二是真誠:更方便引出后面講的,這不是說教,是人性,再一次直接回應了王明陽說教的理解。
然后就是“極其平靜”這四個字,太好了,簡直是針鋒相對。王明陽故意無賴的口吻是想故意激怒芮小丹,沒想到芮小丹反而更平靜,從氣勢上來看,完美的一招反制。
接著直接出丁元英殺手锏的原話。芮小丹終于搞不定了,只能直接出大招,搬出幕后丁元英的話。
結合本文最開始對人性的解讀,就是如果你要放棄真善美,選擇假丑惡這是你自己的權利。但是一切假象(燦爛的臉)都無法掩蓋內心丑惡的一面(一顆陰暗的心)。

同時不會有第三種反應,表達自己不可能被激怒。
并最后強調這次對話不是宗教說教,是人與人之間人性的探討。
芮小丹最完美的這段對話,直接鎖定了勝局)
王明陽茫然地問:“天國在哪里?”

(解讀:作者反復提到天國,簡單理解為基督所講的天堂,神居住的地方在天國,也就是指人最終向往的精神歸屬地。下次找一期專門解讀天國,還不能完全簡單這么理解。
茫然形容得很貼切,表示王明陽開始認定,自己確實需要尋找一個干凈的靈魂歸屬地,為自己的人性劃上一個句號。)
芮小丹莊重地說:“天國在你心里”。
(解讀:最后以“莊重”二字全部結束本次情節(jié)。也預示著:這個在黑惡集團內部被稱為“冷面諸葛”的軍師人物終于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平靜,心安。同時“莊重”也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
以天國在你心里,同時和最開始的對話,形成了完美的閉環(huán)。
即:芮小丹說:“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系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進了窄門,神立刻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證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次提審連續(xù)進行了八個小時,芮小丹和王明陽都沒有吃中午飯,當芮小丹走出審訊室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了。
至此預示著,芮小丹現(xiàn)學現(xiàn)賣圓滿地完成了審訊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