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的父輩

我的父親文丁在位的時候,殷商已經走下坡路,西方的周族逐漸強大。他忌憚周族強大,最終將周的首領季歷擒殺。季歷之子西伯昌即位后,蓄聚兵力,打算為父報仇。此時東方有個人方的部落叛亂,為避免兩面受敵,我的兄弟帝乙決定將胞妹嫁給西伯昌,穩(wěn)定雙方矛盾,希望能重修舊好。我的侄子帝辛非常重視農業(yè)和生產力發(fā)展,實施社會變革,使其國力強盛。在位期間,他持續(xù)對東方的人方(東夷)用兵,直至徹底擊敗,使商疆域擴至江淮一帶。由于戰(zhàn)爭持久導致國內空虛,周族的武王乘機聯(lián)合西方各方國一同伐商。在牧野之戰(zhàn)中,商軍夜遭偷襲而敗,帝辛自焚而亡,還獲得了惡謚之名紂。我們殷商還在的時候我曾勸諫紂王,惟紂不聽,反囚禁之。后來比干也勸諫,被剖心而死。于是我披頭散發(fā),裝瘋,以求躲過災禍。沒想到沒出獄殷商就亡國了,還成了周軍的俘虜,周武王命召公釋放了我,并向我詢治國之道,不過我啥也沒說,不信你去查《尚書·洪范》。后來我確實在周國待不下去了,因為總有人讓我說說前朝的教訓,有啥好說的,我國都亡了,君王死社稷,還能說啥?于是煩不過,我就一直往北遷徙,到了遼東半島,這里的人民還挺淳樸,擅長射箭,于是我就定居了下來,后來這個地方就被漢人叫箕子朝鮮,不過為啥后來這里人又被叫棒子,我就不知道了。
參考文源: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於河渭之閑,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紂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可以去矣?;釉?,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為也?;映埽^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