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是不是真心對繼女蓉姐
一 《知否》電視劇中明蘭對自己的繼女蓉姐一直很好,因為她覺得雖然朱曼娘心懷不軌,但是和孩子無關(guān)。顧廷燁最開始要找自己和曼娘的兒子昌哥,明蘭也是支持的。她覺得自己的父親盛纮不是一個靠譜的父親,而顧廷燁才是一個負(fù)責(zé)的父親。如果盛纮和顧廷燁一樣有決斷,自己的母親就不會死于宅斗。 但其實小說原著,明蘭和顧廷燁都有冷漠的一面。比如顧廷燁是真的花花公子,不光是自己的兄弟和叔叔們陷害的原因。比如顧廷燁其實不在乎自己和朱曼娘的孩子。他最開始想過讓朱曼娘做自己的小妾,但后來知道朱曼娘的真實面目不光不在乎朱曼娘,連孩子也不在乎。所以蓉姐七八歲還不認(rèn)識幾個字,行為舉止也不像一個小姐,性格脾氣也孤僻。 二
其實這個也不能怨蓉姐。自己的親生母親曼娘是一個心機深沉,但行為不端正的女人。自己的父親顧廷燁根本不在乎她,吃飽穿暖就算是盡父親的義務(wù)了。而蓉姐的身份比庶女更低,曼娘是外室,她是私生女,顧家的族譜那邊是不承認(rèn)的。和自己的親生母親朱曼娘,以及自己的父親顧廷燁比起來,明蘭作為繼母雖然不完美但也是問心無愧了。
顧廷燁覺得蓉姐是一個女孩,還是自己和曼娘的私生女。一個女孩吃飽穿暖,認(rèn)識幾個字,會女紅就可以了。一方面他不想表現(xiàn)的太在乎,怕明蘭把蓉姐當(dāng)眼中釘。另一方面,他對蓉姐其實也不抱太大期望。明蘭覺得女孩子應(yīng)該讀書識字,明事理知道人情世故。所以就把蓉姐和嫻姐都送去了女學(xué)堂。 最開始蓉姐知道明蘭這里做有看在顧廷燁的面子上,討顧廷燁開心。也有想要在京城貴婦圈中博取一個好名聲的原因。所以一開始蓉姐并不服氣,更不會感激明蘭。但是蓉姐的女先生說,不管別人以什么樣的目的幫助你,受到幫助的人都應(yīng)該心懷感激。這個其實是明蘭讓蓉姐讀書的真正目的,讀過書明事理的女孩才不會一心只想給自己使絆子。這樣一來,明蘭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三
畢竟小秦氏雖然難對付,但不是顧廷燁的親媽。所以大部分情況,明蘭無需看小秦氏的臉色。丫環(huán)仆人不安好心,也可以慢慢收拾。但蓉姐是一個小孩子,明蘭這個后媽就是輕不得重不得。后來蓉姐還救了明蘭的兒子,這個時候明蘭才真正對蓉姐刮目相看。
后來蓉姐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有的人說把蓉姐嫁給常嬤嬤的孫子,是沒有為蓉姐考慮,因為常嬤嬤是顧家的仆人。但后來常年是兩榜進士,并且文武雙全,人品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常年和蓉姐是青梅竹馬,兩個人是有感情基礎(chǔ)的。再說常嬤嬤一開始只是在白家、在顧家做工,戶籍是良民而不是仆人。 如果戶籍是顧家的仆人,那么常嬤嬤的后代是不能科舉的。還有人說,明蘭為什么不把蓉姐記養(yǎng)到自己名下,這樣蓉姐就是嫡女。但原著中明蘭嫁給顧廷燁時才十六歲,年齡比蓉姐大了不到十歲。說明蘭是蓉姐的親生母親,不是掩耳盜鈴嗎?總不能為了蓉姐的身份,把明蘭限于風(fēng)言風(fēng)語中。 四
再說,庶女變成嫡女這個事情用王大娘子的劉媽媽的話來說。這個就是前面哄哄祖宗,后面哄哄后人。同一個時代的人誰不知道誰的底細(xì)。而蓉姐的婚事也是明蘭認(rèn)真對比過的。高門大戶怕蓉姐受氣,比如自己的姐姐華蘭、墨蘭。華蘭有一個偏心的婆婆和愚孝的老公。墨蘭的老公梁晗一屋子鶯鶯燕燕,還有一個精明能干心機很深的庶出哥哥。
小說中,小太子喜歡蓉姐,但后宮女人的勾心斗角更復(fù)雜。這些都不是蓉姐可以應(yīng)對的。像當(dāng)初齊衡這樣各方面完美的人,婆婆平寧郡主也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常年出身不好,常嬤嬤明面上還是顧家的仆人,但這已經(jīng)是明蘭盡力給蓉姐一個不錯的選擇了。相比自己的親生母親朱曼娘,自己的父親顧廷燁,其實明蘭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
《知否》明蘭是不是真心對繼女蓉姐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