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匯報
考試的內容往往很糟糕。
零幾年的一次語文模擬考試,問“啥”這個字的讀音是什么。大部分人認為是“sha”的第二聲,但最后的答案是第四聲,而那個時候的詞典注明的也是第四聲,我嚴重懷疑答對這道題的都是河南人。這次考試就好比普通話考試一樣,平常我們前后鼻音不區(qū)分可能并不影響日常交流,而普通話的考試,就和上面的例子一樣糟糕。
2002年,北京動物園發(fā)生了一起性質比較惡劣的虐待動物事件,事件的核心主人公是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的學生劉海洋。所謂清華大學的高材生,高素質人才。他將硫酸潑在熊身上,導致熊直接受到了傷害。受到傷害的一共五只熊,每只熊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火堿和硫酸的痕跡。
很難相信一個高素質人才,竟然連基本的道德都忘了。依稀記得初中的化學課本是有講到化學家的責任的,估計很多人都忘了,原因可能只有一個——考試不考。而那些考試不考的東西,卻往往在生活當中的運用得更多。
《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边@句話目前最主流的解釋,是把“女子”翻譯為人主所寵幸的人,而不是字面意思??晌艺J為,這句話如果就按字面意思翻譯又有什么錯?有人說:“這樣子是玷污了孔圣人的形象!”難道孔夫子就不能有時代局限了嗎?況且在那個年代,有點大男子主義怎么了?
我甚至覺得孔夫子有點大男子主義不但玷污不了其形象,反而還會使得其形象更豐滿,更讓人覺得這個人很真實。在《名偵探柯南》里,不乏喜歡毛利小五郎的人,他也有好色、經典“三選一”不中的缺點,但他在危急關頭能夠激發(fā)自己的潛能,為了妃英理奮不顧身,這才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大叔形象,我們身邊的很多人身上似乎都有小五郎的影子,可以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喜歡毛利大叔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不喜歡為了捧而去捧一個人,還對其原意加以過度的解讀,“隨你們吧,反正我沒說過這句話?!?/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