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 東北鐵道旅+神戶馬拉松10日行|D2-1|神戶馬拉松——籌備與報名

第二日 神戶馬拉松Expo、京都鐵道博物館
第二日(一)神戶馬拉松——籌備與報名
一夜休息之后,早上從阪急梅田站出發(fā),搭乘阪急神戶線特急前往神戶三宮,領取2016神戶馬拉松參賽物品以及參觀神戶馬拉松Expo。


這一天就是簡單的兩個行程:上午前往神戶領取馬拉松的參賽物品以及參觀博覽會;下午參觀位于梅小路的京都鐵道博物館;第二天要比賽晚上也就早早回旅館休息。
第二天的時間表如下:
07:30am—09:30am 大阪—神戶—馬拉松Expo會場移動
09:30am—12:15pm 領取物品及神戶馬拉松Expo
12:15am—02:15pm 神戶三宮午餐,神戶—京都—京都鐵道博物館移動
02:15am—05:00pm 京都鐵道博物館參觀
05:15am—07:30pm 從京都返回大阪的旅館
第二天乘車的部分,京阪神之間利用一張阪急電車2日券往復聯(lián)絡;另外還購買了大阪地下鐵1日券以及京都bus 1日券用于市內(nèi)的交通;自神戶三宮往返神戶馬拉松Expo搭乘了Portliner。
2016神戶馬拉松是我的第41次馬拉松,也是首次海外馬拉松。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國外跑馬拉松”不再遙不可及。日本的賽事飛行時間短、賽事口碑好、文化接近、觀光行程便利,是很多國人海外馬拉松的首選。近兩年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戶等比賽之中,已經(jīng)能夠看到很多中國大陸選手的身影。這次也用一些篇幅分享一下參加神戶馬拉松從報名到賽后各方面的全過程,供大家參考。
這一篇主要講賽事的選擇、報名、準備階段。
2014年,第一次前往日本,第一天的行程就是山陽本線。山陽本線是自神戶開始向西一直到山口縣下關市的鐵路,與東海道本線一同組成本州東西橫貫的運輸動脈。鐵路地處山陽沿著瀨戶內(nèi)海海岸延伸。山陽本線自神戶站開始,向西經(jīng)過兵庫、新長田、鷹取、須磨海岸公園四站之后,鐵路畫出一條切線,直接切到瀨戶內(nèi)海大阪灣的海岸線上,線路距離大海只有二三十米,在新快速電車前方的展望席展望,西側是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東側是海岸陡峭的懸崖,伴隨著電車的節(jié)奏感感受迫力的震撼,這是日本鐵道旅行的經(jīng)典。

須磨站之后的鹽屋、垂水,同樣是在站臺上就可以極目遠眺,看到美麗海景的車站;下一站是舞子,舞子車站的站臺上就可以看到明石海峽大橋,這是連接本州與淡路島的跨海大橋,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橋長3910米,中央主塔間主跨長1990米;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橋長和主跨長都被拉長了一米,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出站走到海邊的公園,藍天白云之下大橋更顯得雄偉,對岸的淡路島清晰的出現(xiàn)在視野之中。無論是這片海、明石海峽大橋、還是山陽本線從神戶到明石的沿海段都給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于是也一訪再訪,而且之后也一定還會去尋找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的不同感受。



2014年第一次前往日本時,一個機緣接觸到了神戶馬拉松。在asics梅田旗艦店挑選跑鞋的時候,順手拿了一張柜臺上的宣傳品,“賽事介紹”的部分是2014年第4屆神戶馬拉松的介紹??吹劫愂侣肪€圖的那一刻一下激動了!山陽海岸神戶一段的精華,就是上面提到從須磨到舞子的部分完全涵蓋在路線之中,折返點正是明石海峽大橋。


這一段的公路是國道2號,與鐵路山陽本線的走向完全重合,也就是可以以馬拉松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再現(xiàn)鐵道旅行的經(jīng)典。賽事的一張配圖照片更讓我心潮澎湃,跑進的選手北側是山腳下的山陽電鐵本線,南側是海岸邊的JR山陽本線,兩條線路上電車同時開過,加上山海之間寬廣的視野,馬拉松、電車、大海這些要素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幅中,從那一刻就確定,這絕對是我要參加的比賽!

今年時機成熟,我把落實神戶馬拉松比賽這件事放到了日程上來。
賽事的報名非常早,11月的比賽4月-5月是報名期限,6月底抽簽,7月-8月繳費,10月分配號碼。作為海外選手報名神戶馬拉松有多種途徑:如果覺得自己很難搞定比賽相關的一切事宜(因為確實還滿麻煩的),可以報旅行社的半自助游類(捆綁機+酒及部分旅游內(nèi)容)的旅游產(chǎn)品,不需要抽簽,當然價格的部分就沒有主動權了;此外也可以正常通過官網(wǎng)報名,神戶馬拉松是有中文官網(wǎng)的,中文官網(wǎng)的報名會被自動導入至JTB Sports,全中文界面服務難度不大;最后一個途徑當然就是通過日文官網(wǎng)報名,日文官網(wǎng)報名會導入至日本馬拉松報名常用的Runnet,之后按照要求填寫所有的個人信息即可完成報名,當然這里有個語言障礙的問題,但要填的東西畢竟不是很多,只要對日文有個基本概念,對著谷歌翻譯不用花很多時間就能填好了。
Runnet的日文報名頁面(這是報名結束之后的信息界面),要填的東西也不是很多,有過幾次馬拉松報名經(jīng)驗的話,可以很清楚的查出來要填的內(nèi)容是什么。

相比起來肯定是使用中文官網(wǎng)更加順暢便利,不過仔細研究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這里JTB Sports會雁過拔毛。。。中文官網(wǎng)的報名費是13000,而日文官網(wǎng)的報名費只需要10610,白白多花2000多日幣還是滿心痛的(現(xiàn)在大部分日本賽事的海外報名都由JTB Sports代理,模式類似)。后來又研究了前人的參賽攻略,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鼓勵外國選手的參賽,通過JTB Sports的報名原則上不需要抽簽,只要報名就能中簽;而通過Runnet,走日本本土名額報名的話中簽率大概是1/3。最后也是按照攻略上面的做法,同時在兩個渠道報名(不會沖突),如果日本本土名額中簽的話就省下2000多日元,不中簽的話走JTB Sports海外名額的報名肯定能夠參賽。
花了一個下午完成報名,抽簽揭曉的那一天很幸運的雙中。
抽簽之后是繳費,這個部分和國內(nèi)比賽一樣,繳費之后會收到回執(zhí)證明報名成功。但這個回執(zhí)并不是領物單,領物單并非自己打印而是會寄送到報名時預留的地址(僅限日本本土),像海外選手沒辦法收到領物單的也可以憑回執(zhí),現(xiàn)場花200日元的手續(xù)費重制一張(如下圖)。而如果是通過JTB Sports報名的話,則是網(wǎng)絡直接打印領物單。再過了一陣,比賽號碼公布,這次神戶馬拉松的A區(qū)線放在了報名成績3小時30分,從A區(qū)起跑對成績很有利。

接下來就是結合馬拉松去做行程、訂機票和住宿,總的來說算是順利。不過住宿的話前面也說過,單純是自己的失誤,“太過確定”以至于把訂旅館的事情忘記了,到了9月我才想起來居然還沒定旅館(其實應該中簽當天就要定?。?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yellow-04">最后因為神戶包括大阪梅田只剩下非常昂貴的旅館而被擠到了大阪的新今宮,就是我上一篇中說的那一家,還好沒有因此影響比賽。所以說報名日本的比賽,訂旅館一定要第一時間,甚至在抽簽結果公布前確定,才能有比較多的空間,畢竟通過booking、jalan、樂天的預定大多數(shù)都可以免費取消,不會有損失。
神戶馬拉松另外有一點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也是我推薦這場比賽的原因之一。比賽開始的時間是9點,一個足夠晚的時間(國內(nèi)的比賽普遍是7點半或者8點,有些比賽甚至是7點,實在太早了),不僅有利于時間安排,也有利于出成績。再加上日本相當發(fā)達的軌道交通,讓我即使住的有點遠,但其實不用起的極端的早:當天我計劃6點10分起床,6點30離開旅館,搭大阪市地下鐵御堂筋線約15分鐘抵達梅田,在梅田站身體排空以及買早餐;7點鐘在阪急梅田站搭乘阪急神戶線特急列車往三宮,約7點半即可抵達三宮車站,這樣距離比賽開始還有相當時間,可以非常寬裕的安排賽前的各種準備工作。實際上也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執(zhí)行的。

賽前兩周左右,在賽事首頁上公布了pdf版本的參賽手冊,這個16頁的參賽手冊完全是日本人處理“書類(即文字資料)”的風格,準確且事無巨細,即使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新手,看到這個手冊都能夠沒有任何疑問的妥善安排好當天行程。我也很仔細的閱讀了這本資料,從中能夠找到很多需要的信息或者提醒到一些準備的盲點,因應進一步細化或調(diào)整了一些安排。所以如果讓我選取一個“中國和日本馬拉松差距最大的方面”,我想其實很多方面我們都有非常明顯的進步甚至超越,但我真的沒有在國內(nèi)見過一本哪怕是“合格”的參賽手冊。

當然參加一場馬拉松,除了這些“外部”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對比賽本身的訓練與準備,這里就略去不提,總之就是今年跑的最好的一次是上海馬拉松的3小時19分,在僅僅三周后期待再創(chuàng)新高肯定不現(xiàn)實,如果能夠正常發(fā)揮,大概可以跑到3小時30分,這個成績大約會落在所有選手的前10%左右。
就這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1月17日,比賽當周周四晚上從天津出發(fā),周五抵達日本,用兩天的時間邊觀光邊做調(diào)整,周六領取比賽物品,周日上午正式鳴槍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