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上熱搜的這3人,讓人看到中國人骨子里的堅韌和善良

01
9月5日中午12點52分,四川瀘定。
灣東水電站職工羅永從睡夢中驚醒,整個房子都在晃動,頭頂上的橫梁接近斷裂,灰塵和碎屑砸了一臉,嗆得他連連咳嗽。
意識到地震來臨,羅永踉踉蹌蹌地穿上鞋,穿衣出門逃生。門口亂作一團,大家都在逃難,急匆匆地向外跑去。羅永本能地想要加入大隊伍,跟他們一起逃命。
可猛然回頭,他遲疑了。

地震之后必有山洪,如果他現(xiàn)在跑了,下游的村莊就徹底完了,幾百條人命將會葬身山洪;
可若不走,他可能再也沒有機會逃出去。
躊躇之際,羅永聽聞噩耗,他的2名同事躲避不及,被山上滾下來的泥石掩埋,當場不治身亡。
大家紛紛向大門跑去,他們招呼著羅永快跑。
地上出現(xiàn)了巨大的裂縫,來去的路上都是飛沙走石,不再猶豫,羅永選擇沖向大壩。
拳頭大的石子打在身上,他發(fā)出輕微的悶哼,仍然步伐堅定地沖向大壩;
腳底重心不穩(wěn),周圍沒有任何可以扶著的建筑,他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渡劫。

壩肩大約有10層樓的高度,前進的路被大量的砂石吞沒,滾滾泥漿觸目驚心。地面在向下凹陷,羅永的雙腿不停地打顫,隨時都有跌落的風險。
飛石四濺的場面不亞于當年諸葛亮草船借箭,而羅永就是那移動的活靶子,幾次上前都被亂石擊退。退了再沖,只要想到山下村莊的百姓們還在等他的救援,羅永就繼續(xù)咬著牙想沖。
幸運的是,他順利地爬上了大壩,提上了閘門,下游的老百姓免于一難;
不幸的是,他回去的道路被摧毀,到處都是倒下的房屋、樹木,還有橫七豎八躺著的巨石。

回去幾乎等同于無路,羅永只能憑借過往的記憶,躲避飛沙走石,找尋退回水電站的路。
羅永一直記掛著下游的百姓,接下來的12小時至關重要,他必須嚴守閘門,不能離開半步。
可一個人面對狂風暴雨還有房屋隨時倒塌的風險,羅永也心中發(fā)怵,就在這時他看到了一個粗獷的身影,茫然地站在飛石之間。
02
空中肆虐的風沙就像是魔鬼揮舞著皮鞭,幾乎每一下都精準地打在了男人的身上,留下了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口子,有些地方還在滲血。
羅永立刻上前把這個青年帶到了安全的地方,詢問之后得知青年名叫甘宇,今年28歲,也是灣東水電站的工作人員。
在逃跑的過程中,救了不少人,卻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眼鏡。
高度近視的他什么也看不見,只能茫然地站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萍水相逢的兩人成了命運緊緊相連的同舟人,但哥倆還沒有喘息的時間,地震還在繼續(xù),洪水持續(xù)涌下山。
此時的發(fā)電機尚在運轉,如果不切斷電閘,人隨時都有觸電的風險,嚴重還會引發(fā)火災和爆炸。
意識到發(fā)電機運行的風險,羅永決定先去關掉發(fā)電機的閘門。
甘宇主動要求一起,羅永同意了,山上的泥石流滾滾而下,隨時都可能改變地形,這意味著出去可能就回不來了,所以兩人一起行動最為安全保險。

走到外面,羅永發(fā)現(xiàn)甘宇的提議十分明智,外面的風太大,他一個人根本無法關閉電閘,就算是兩個人配合也是困難重重。
安全起見,他們用一根繩子將兩人緊緊地連在一起,抵著風沙滾石前行,每一步都走得艱難。
終于他們成功拉下了所有的電閘,暫時排除了發(fā)電機的隱患。
忙完這一切,兩個健壯的男人早已筋疲力盡,直接癱倒在地上,尋求片刻的喘息。
羅永打開手機,灣東水電站已與外界失聯(lián),他預計道路損壞嚴重,救援人員一時半會兒進不來,所以目前他們只能靠自己。

兩人被困在電站,饑餓感席卷全身,再加上大半天都處于高度緊繃的狀態(tài),身體已經透支到了極限。
他們不敢合眼,外面聲音轟鳴,雨水混著石頭變著角度往砸下,山上的水也不停地涌下來,淹沒了早已不成形的道路。
周圍都是山,這里隨時都有塌方的可能。
熬了一宿,羅永和甘宇覺得,繼續(xù)等下去就是內耗,與其在這里等死,不如下山看看有沒有救援隊。
天剛蒙蒙亮,預計的山洪沒有爆發(fā),他們決定啟程。
03
羅永和甘宇必須走到相對空曠的地方,才能獲救??蔀硸|水電站附近都是茂密的叢林,有的大樹被吹倒了,擋住了去路,有的大樹卻仍然堅挺,不向狂風暴雨低頭。
麻繩專挑細處斷,他們兩個跑到猛虎崗附近時,甘宇不慎摔傷了腿骨。
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呼救,但是高山叢林極具隱蔽性,就算直升機從他們的頭上掠過也很難發(fā)現(xiàn)他們。
沒有食物補充體力,沒有藥包緊急救援,甘宇喪氣到了極點,他讓羅永先走。

羅永直接否決了甘宇的提議,昨晚在水電站那么危險,他們都沒有放棄對方,哪有今天就棄對方而逃的道理。
甘宇自知是個包袱,若是換作以前他走個10公里的山路完全不是問題,可是現(xiàn)在他看不清,又帶著傷,真心走不了多遠。
如果羅永現(xiàn)在走,找到救援,兩人都能獲救,但是死耗在這里誰也活不了。

羅永最終妥協(xié),他臨走之前找了些野果子和一安全帽的泉水,全部放到甘宇觸手能及的地方,并承諾一定會回來救他。
羅永一個人往山下跑,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信任他的甘宇。
走了一整天,羅永腳底發(fā)酸,還有幾處被磨出了水泡。他看到一處廢墟,本能想要搜刮一些吃的,卻意外在廢墟里找到了打火機。
驚喜于這一意外發(fā)現(xiàn),羅永找了一個相對開闊的地方點燃柴火,發(fā)送求救的狼煙。

經過75小時的逃難,羅永終于被救出,他本應該直接去醫(yī)院接受治療,但他還記得原地等候的甘宇。
羅永告訴救援人員下面還有他的同事,可是因為天氣原因,直升機沒辦法工作,大家只能先把羅永送到醫(yī)院。
04
醫(yī)院里,羅永一邊打點滴,一邊畫了最詳細的路線給救援隊,上面標注了甘宇所在位置。
9月12日,天氣好轉,救援人員立刻動身,他們根據(jù)羅永提供的地圖找到了甘宇被安置的地方,那里有人生存過的痕跡。
可是受傷的甘宇卻不見了,救援人員立刻在周圍尋找,他們發(fā)現(xiàn)了甘宇的腳印和他身上脫下的白色T恤,但仍然沒有找到甘宇。
山里氣溫極低,正常情況下甘宇是不會脫下自己的衣服,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遭遇了“失溫”。
當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會產生一系列寒顫、迷茫,嚴重還會直接造成死亡。
2021年,甘肅山地馬拉松比賽遭遇惡劣天氣,21名參賽人員因失溫遇難。前車之鑒歷歷在目,此時的甘宇兇多吉少。
無功而返,救援人員這一次的行動宣告失敗。

之后救援人員又籌備了幾次搜尋活動,可是在偌大的叢林中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連續(xù)幾天的搜尋都毫無收獲。
住院期間,羅永得知自己和甘宇成了瀘定的“泄洪英雄”。當時水電站上游因為山體滑坡形成了堰塞湖,如果沒有泄洪,下游的村莊必將受難,他們的一個善心舉動,救下了上百條人命。
面對媒體的采訪,羅永表示一命換百命很值,如果重來一次他還會這么選擇。
但是他不會再拋下甘宇,就算是背,也會把他背下山的。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甘宇兇多吉少,但沒有一個人放棄。
居住在猛虎崗的村民倪太高,在聽說了羅永和甘宇的事跡后,在山下租了一間房,每天帶著點牛奶和干糧上山找人。
他比救援人員更熟悉當?shù)氐牡匦?,也是真心想把英雄帶回家?/p>
9月21日,倪太高上山繼續(xù)找尋甘宇,他突然聽到了聲若蚊蠅的呼救聲。
當即他循著聲音找過去,果然發(fā)現(xiàn)了奄奄一息的甘宇。

他身上有很多傷,多處傷口都已經惡化發(fā)黑,有的地方還化膿了。
這些日子里甘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看到倪太高的那一刻,他放聲大哭。
靠著野果和水,這個小伙子硬生生挺了17天。終于在遇見倪太高之后,絕處逢生,撿回了一條命。

倪太高安撫著受傷的英雄,他先是給當?shù)夭块T打電話報平安,然后又讓妻子送來了衣服、水和食物。
救援人員隨后趕到,瀘定地震17天后,“泄洪英雄”甘宇獲救了。
甘宇被救一事迅速沖上熱搜,人們都殷切關注他的傷情。
經過診斷,甘宇身上多處骨折并伴隨嚴重的感染,人們這才意識到英雄原來也會受傷。

蜘蛛俠穿梭在高樓大廈之間輕松救人,美國隊長舉起盾牌便能護住普通民眾,但真正的英雄有血有肉,救人的取舍在一念之間,他們賭上的,是全部的身家性命。
凡人微光,處處閃爍,這個世界上沒有刀槍不入的神仙,有的只是一個個替你負重前行的普通人。
我們欽佩于羅永、甘宇的義舉,感動于兩人的守望相助和倪太高的堅持不放棄,正是這三位平民英雄的大愛,共同創(chuàng)造了這個“奇跡”。
這個偉大的奇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誼,看到了中國人骨子里的堅韌和純良,也看到了“希望”。文/胡小貍
●?參考資料
1. 光明網(wǎng)丨好人遇見了好人!村民倪太高講述救下甘宇全過程
2. 都市快報丨地震來襲,他一個舉動救了上百人,自己卻被困長達75小時
3. 封面新聞丨向導講述搜救“逆行”水工甘宇經過:搜救兩天一夜,只找到了他的白T恤和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