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戰(zhàn)爭之東歐的鏖戰(zhàn)(十):奧斯特羅文卡戰(zhàn)役
? ? ? ? 大致情況
? ? ? ? 1807年2月16的奧斯特羅文卡戰(zhàn)役中,在安妮-讓-馬里·勒內(nèi)·薩瓦里將軍率領下的法軍成功的擊退了伊萬·埃森中將率領的俄軍部隊,迫使他們向東撤退到了馬佐夫舍地區(qū)維索凱。不過接下來,十分惡劣的天氣狀況又迫使敵我雙方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不得不立刻進入了過冬營地。
? ? ? ? 這是法軍在波蘭的漫長戰(zhàn)線的右翼取得的一次小勝利,但卻徹底結(jié)束了俄軍試圖將法軍推回南部的企圖。


? ? ? ? 基本信息
? ? ? ? 爆發(fā)時間:1807年2月16日
? ? ? ? 爆發(fā)地點:波蘭,奧斯特羅文卡
? ? ? ? 戰(zhàn)役結(jié)局:法軍勝利
? ? ? ? 交戰(zhàn)雙方:法蘭西第一帝國/沙皇俄國
? ? ? ? 雙方指揮:薩瓦里將軍/埃森將軍
? ? ? ? 雙方兵力:20000/25000
? ? ? ? 雙方損失:60人戰(zhàn)死,500人受傷/1300人戰(zhàn)死,其中包括兩位將官/1200人受傷,然后還有7門火炮被俘。

? ? ? ? 戰(zhàn)役背景
? ? ? ? 拿破侖率領的法軍在1806年12月26日的普烏圖斯克戰(zhàn)役中沒有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后,大部分的主力部隊都已經(jīng)進入了華沙北部或者是東北的冬季營地。而在左翼的貝爾納多特元帥則是被派駐到了波羅的海沿岸,而內(nèi)伊元帥的部隊則是負責在前者和其他的法軍部隊之間進行銜接。
? ? ? ? 來到了第2年的1月份后,俄軍大部隊便開始在本尼格森將軍率領下在向北移動之后又突然轉(zhuǎn)向了西方,試圖擊敗已是孤立局面的位于法軍戰(zhàn)線的最左端的貝爾納多特元帥,而拿破侖的對此作出的回應是,他立刻率領大部軍隊開始北上,兩軍隨即在1807年2月7日到8號之間爆發(fā)了慘烈的埃勞戰(zhàn)役。

?? ? ? 雙方行動

? ? ? ?與此同時,雙方的指揮官不約而同的都在南邊留下了一只后備部隊。法軍方面,是由薩瓦里將軍暫時代替了生病的拉納元帥之后,所指揮的第五軍,包括絮歇將軍還加贊將軍的兩個步兵師,以及伯凱爾將軍的龍騎兵師組成,共有大約18000人,不過緊接著,他們又得到了烏迪諾的擲彈師的支援。

? ? ? ? 薩瓦里將軍所指揮的第五軍位于法軍戰(zhàn)線的極右翼,以便于守衛(wèi)納夫雷河和布格河之間的通往華沙的通道,掩護正在北上的法軍的主力的右后方?!?月3日,法軍的一支小部隊在被趕出了奧斯特魯夫后,薩瓦里將軍立刻就發(fā)布了命令,在放棄布羅克之后立刻撤退到奧斯特羅文卡。
? ? ? ? 對面的俄軍是由埃森將軍指揮的從摩爾達維亞方面抽調(diào)過來的兩個步兵師。湊巧的是,薩瓦里在率領自己的部隊北上的時候,他手下的前哨部隊正好抓到了一個從本尼格森那里派出的要去到埃森處的聯(lián)絡官,埃森奉命需要發(fā)起進攻,需要4000-5000人的部隊走到納夫雷河的右岸,向奧斯特羅文卡挺進,希望這樣一來的話可以包抄薩瓦里的左翼。
? ? ? ? 見此情況,薩瓦里決心要守住奧斯特羅文卡,三個旅被留在了奧斯特羅文卡,也就是在河的左岸(東岸),由雷尼埃將軍指揮,而且還擁有著被部署在河對岸的炮兵連的火力支援。而薩瓦里則是在2月16日率領其余部隊沿著河的右岸向北移動,開始向埃森的進攻部隊主動進軍。


? ? ? ? 戰(zhàn)役打響

? ? ? ? ?就在2月16日的早些時候,奧諾雷-泰奧多爾-馬克西姆·加贊將軍所率領的法軍的前衛(wèi)部隊就已經(jīng)率先趕到了戰(zhàn)場。大概在上午九點鐘的時候,將軍在通向諾夫格羅德的公路上遭到了敵人,但是法軍立刻就對其發(fā)起了襲擊,然后擊潰了他們,但就在同一時刻,俄國人也襲擊了左岸的奧斯特羅文卡鎮(zhèn)。弗朗索瓦·弗雷德里克·坎帕納率領著加贊師的一個旅,以及弗朗索瓦-阿馬布勒·呂芬將軍率領著另外一個旅和尼古拉斯·查爾斯·烏迪諾師的一個旅立刻開進了這個城鎮(zhèn)。
? ? ? ? 在聽說小鎮(zhèn)遭遇到襲擊的消息后,薩瓦里將軍立刻派出了自己的參謀長雷尼埃將軍率領著一個師前往增援。俄國步兵組織起來了許多縱隊,希望以此來迅速的攻取城市,但是法軍用逸待勞,部隊就布置在他們前進的一半的街上,經(jīng)過了一番猛烈的火力掃射之后,俄軍只得在留下一大堆尸體后撤退。俄軍在撤退了之后,選擇在小鎮(zhèn)周圍的小山后面重新整隊。
? ? ? ?烏迪諾和路易·加布里埃爾·絮歇將軍則是率領著后續(xù)部隊,等到了中午的時候,他們部隊的先鋒終于抵達了奧斯特羅文卡小鎮(zhèn)。法軍布置好了兩條戰(zhàn)線,烏迪諾負責指揮左翼,而絮歇指揮中央,雷尼埃將軍則是率領著加贊師的一個旅,組成了法軍右翼。而在等到炮兵到位之后,法軍旋即在開始炮火的火力掩護下發(fā)動進攻。
? ? ? ?烏迪諾將軍則自己親自帶著騎兵發(fā)起了沖鋒,在成功的進攻中將俄軍的后衛(wèi)部隊的哥薩克切成了碎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火,俄軍在三面都被包圍的情況下,只好是四散突圍。

? ? ? ? 戰(zhàn)役后續(xù)
? ? ? ? 在第2天的時候,俄軍被連續(xù)追擊了好久的時間,兩位將軍和其他幾名俄羅斯的軍官被打死,還有三名將軍受傷,俄軍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約1200人,1300人受傷,除此之外,還有七門火炮和兩面軍旗被俘虜。法軍方面僅僅只有60人戰(zhàn)死,其中弗朗切斯科·費代里科·坎帕納將軍的不信戰(zhàn)士,更是讓拿破侖非常悲痛,法軍還有400至500人受傷,其中包括第21輕步兵團的杜哈邁爾上校和炮兵上校亨利·瑪麗·勒努里。
? ? ? ?薩瓦里在奧斯特羅文卡的勝利……有助于揭示俄軍的總體實力并不強大的事實,而且這樣一來的話,拿破侖對于俄軍任何的試圖破壞他與華沙之間溝通的企圖都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烏迪諾被封為了帝國伯爵,并得到了百萬法郎的賞賜。薩瓦里則是獲得了榮譽勛章。
? ? ? ? 奧斯特羅文卡戰(zhàn)役在凡爾賽的戰(zhàn)爭畫廊和凱旋門上都有提及,這是屬于法軍部隊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