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音頻跳躍音樂有限公司:實力老炮被淘汰,我是真不服!
武漢音頻跳躍音樂有限公司:實力老炮被淘汰,我是真不服!
后面的二公舞臺,從搖滾歌手變成說唱歌手,在《白鴿》里加入的一段rap也相當(dāng)出彩。
郝云每一個舞臺都在創(chuàng)新,都打破了人們對于搖滾歌手的刻板印象,不僅可以耍吉他,還能吹風(fēng)笛,整rap,唱戲腔。
表面功夫樂隊中鄭鈞、信、郝云、馬頔,一直以來都以“愛誰誰”的態(tài)度做“對抗”。
但其實四個人中只有他是真正地一次次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區(qū),披荊斬棘。
對于郝云,絕對屬于歌紅人不紅,表面功夫樂隊里,也是沒有鄭鈞和信那么突出。
但提到他的歌,家喻戶曉,也是一個出道16年的老炮。
首先是初舞臺唱的《活著》。
這首歌在網(wǎng)易云里已經(jīng)有將近9萬的評論,這是何等的接地氣,郝云就是這樣,用一口京片子自嘲調(diào)侃,唱出無數(shù)打工人的日常和心聲。
他們拿著蘋果手機,穿著耐克阿迪,只能每日拘泥在城市某個角落的格子間,幻想著有天能夠駕著自己的吉普車,去蒙古草原。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為何生活總是這樣難道說我的理想就是這樣度過一生的時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應(yīng)該這樣難道說 60歲以后再去尋找我想要的自由
都說錢是王八蛋,可長得真好看
我不想這樣活著
最后一段,八句重復(fù)的“我不想這樣活著”,是每個向現(xiàn)實低頭的人的心里話。
比起許巍“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的坦然,郝云的《活著》更加寫實。
像是酩酊大醉,發(fā)完牢騷之后,第二天還是西裝革履手拿冰美式出現(xiàn)在工位上,這是成年人之間心照不宣的規(guī)則。
理想和現(xiàn)實是郝云歌里的永恒命題。
2014年,導(dǎo)演寧浩讓郝云寫出一首關(guān)于大理的療傷之作,于是有了這首《去大理》。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
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里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因為這首歌,掀起一陣去大理的熱潮,有人去療愈,有人期待艷遇,有人找尋自己......
故事的最后,那些理想青年都灰頭土臉回到了鋼筋水泥的森林。
郝云的歌里除了有理想和現(xiàn)實的對抗,出現(xiàn)最多的詞可能就是“錢”。
大家都被郝云騙了,大理不治病,錢倒是可以治百病。
很多人說他是民謠歌手,但他的歌罕見憂傷和文青的酸楚,他說:
“我的音樂里沒有那么多民謠的憂傷,也沒有搖滾的那些憤世嫉俗,與其說我是玩兒民謠的,不如說我是玩煤窯的。”
玩兒煤窯的郝云雖不是北京人,但卻有著北京人骨子里那種滿嘴跑火車,用玩笑瓦解痛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