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狩獵(上) - 第13號“虎”II殘骸的故事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16035639
題圖:這輛“虎”II隸屬于第503重裝甲營,被打掃戰(zhàn)場的蘇軍編號為第13號。1944年12月6日,在德軍的一次進攻中,第13號“虎”II坦克于蘇軍陣地內(nèi)拋錨,并于次日被其乘員遺棄。
注:本系列譯自Дмитрий Лиходед所著《ОХОТА НА ?КОРОЛЕВСКИЕ ТИГРЫ?: ИСТОРИЯ ТРЁХ ФОТО》,由于原文篇幅較長,故分成上中下三篇發(fā)布,每篇講述一張“虎”II坦克殘骸照片的故事。
聲明:長文翻譯不易,未經(jīng)譯者許可,本文嚴禁任何公眾號或網(wǎng)站私自轉(zhuǎn)載。另外,譯者強烈譴責(zé)任何盜載或是洗稿本文以牟取私利的行為。
1944末至1945年初冬春兩季的匈牙利地區(qū)的戰(zhàn)斗中,蘇軍需要面對“虎”II重型坦克這樣實力強大的德軍坦克。在這一時期,蘇軍步兵師師屬火炮及反坦克炮兵團的主力火炮仍舊是76 mm ZiS-3火炮,由于ZiS-3的威懾力不足,使得蘇軍在對抗德軍重型坦克時極易落入下風(fēng)。 在使用次口徑穿甲彈時,ZiS-3僅能在不超過300-400米的距離上概率擊穿“虎”II坦克的側(cè)面車體。然而,在實戰(zhàn)中,憑借沉著冷靜的應(yīng)戰(zhàn)心態(tài),再加上無畏的勇氣以及幸運的眷顧,蘇軍反坦克炮兵也能在對抗“虎”II坦克時依靠ZiS-3取勝 —— 這次戰(zhàn)斗發(fā)生在1944年12月的匈牙利戰(zhàn)場,在下文,筆者將詳述這一場特殊的戰(zhàn)斗,并圍繞在這場戰(zhàn)斗中被擊毀的“虎”II的殘骸展開討論。
諸多二戰(zhàn)歷史愛好者們應(yīng)該都見過那幾張在匈牙利戰(zhàn)場被擊毀的“虎”II坦克的殘骸照片,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為了方便統(tǒng)計戰(zhàn)果,蘇軍用白漆給這些被擊毀的“虎”II上涂上了數(shù)字編號。其中,有3輛隸屬于第503重裝甲營的“虎”II坦克殘骸,分別被蘇軍編號為13號、196號及240號。
這3輛“虎”II殘骸將是本文的三位主角,接下來,筆者將按照被擊毀的時間順序,來依次講述與它們有關(guān)的故事。首先,讓我們從13號開始。

1944年12月初,近衛(wèi)步兵第20軍(20-го гвардейско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корпуса/гв.ск)下屬各單位仍在繼續(xù)執(zhí)行 騷擾不斷后撤的德軍 的作戰(zhàn)任務(wù)。12月4日,為了追擊撤退的德軍,近衛(wèi)步兵第80師(80-й гвардейской стрел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 /гв.сд)與近衛(wèi)空降第7師(7-й гвардейской воздушно-десантной дивизии/гв.вдд)轉(zhuǎn)移至希歐??耍ě骇讧唰妲唰?Siófok)鎮(zhèn)與邁澤科馬羅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Mez?komárom)村附近的耶露莎運河(кан.Елуша)一線,與德軍展開交火。德軍頑強地抵抗著蘇軍的攻勢,不斷集結(jié)步兵與坦克向蘇軍發(fā)起反擊,意圖阻止蘇軍的進一步推進。

12月5日,近衛(wèi)步兵第80師奪取了耶露莎運河并與頑抗的德軍在運河沿線爆發(fā)激戰(zhàn):近衛(wèi)步兵第217團(217-й гвардейский стрелковый полк/гв.сп)此時位于巴拉頓索包迪(Балатонсабади/Balatonszabadi)村西北緣,近衛(wèi)步兵第230團則位于馬扎爾凱西(Мадараши/Magyarkeszi,在上文地圖之外)村,近衛(wèi)步兵第232團殲滅了被包圍在希歐??藮|北郊的德軍單位,隨后轉(zhuǎn)移至索菲亞(Жофья/Zsofia,位于希歐???,是巴拉頓湖沿岸一個小村,現(xiàn)今的地圖已沒有該地點)村西北緣與德軍作戰(zhàn)。
12月6日,近衛(wèi)步兵第80師繼續(xù)前進,德軍則是不斷地以有3~6輛坦克伴隨且至多為一個步兵營的兵力向蘇軍發(fā)起反擊:近衛(wèi)步兵第217團在希歐??思Y(jié)整備,近衛(wèi)步兵第230團于巴拉頓索包迪村西北方向1.5km處與德軍交戰(zhàn),近衛(wèi)步兵第232團位于鹽湖(Шош-То/Sóstó)東北方向1km處。
12月7日,在第503重裝甲營的支援下,德軍第1裝甲師從維拉戈什(Вилагош/Balatonvilágos)及萊普謝尼(Лепшень/Lepsény)出發(fā),朝著地圖上標記為171點的方向,對蘇軍發(fā)起3次反擊。
12月4日,由第503重裝甲營的幾輛“虎”II坦克組成的“虎”II集群(由烏爾里?!た婆澹║lrich Koppe)少尉指揮),支援第23裝甲師第128裝甲擲彈團第3連在希蒙托爾尼奧(Шимонторниа/Simontornya)地區(qū)向蘇軍發(fā)起反擊,入夜后,這個“虎”II集群撤往萊普謝尼,并在抵達后被配屬給第1裝甲師第1裝甲團。
12月5日,第503重裝甲營的5輛“虎”II坦克被部署在希歐福克以西5km處。12月6日,這些“虎”II坦克被分為2個集群,分別支援第1裝甲師的反擊作戰(zhàn):由3輛“虎”II坦克組成的第1個“虎”II集群,由理查德·馮·羅森(Richard Freiherr von Rosen)少尉指揮;由其余“虎”II坦克組成的第2個“虎”II集群,由科佩少尉指揮。
在德軍對希歐??说姆磽糇鲬?zhàn)中,由第2連的基茨曼(Kitzmann)中士所指揮的221號“虎”II坦克被擊毀,基茨曼中士在戰(zhàn)斗中陣亡,在這次作戰(zhàn)后,2個“虎”II集群總計有5輛“虎”II坦克陷入泥潭,亟需救援。
根據(jù)第503重裝甲營營史:
12月6日:形勢所迫,部隊不得不分散行動。由馮·羅森少尉指揮的3輛“虎”II坦克發(fā)起反擊,成功清除一座被蘇軍占領(lǐng)的村莊,并在戰(zhàn)斗中擊毀了6門蘇軍火炮??婆迳傥局笓]其余的“虎”II坦克對希歐??税l(fā)起進攻,在這次戰(zhàn)斗中,有1輛“虎”II被擊毀,第2連的基茨曼中士在戰(zhàn)斗中陣亡…
根據(jù)第1裝甲團的命令,2個“虎”II集群必須在18時撤出戰(zhàn)斗,而步兵單位則是留守到21時再后撤。在“虎”II撤離戰(zhàn)場的過程中,由于黑夜籠罩,視野不佳,2輛“虎”II不幸相撞并雙雙失去行動能力,第3輛“虎”II試圖施救,結(jié)果也陷入泥沼,動彈不得。這一切就發(fā)生在蘇軍的眼皮子底下 —— 幾輛“虎”II的拋錨地點距離蘇軍陣地僅僅只有100米左右,且德軍的步兵此時也無法為“虎”II提供掩護…
不久之后,由塞德爾(Seidel)上士指揮的另一個原本在其他區(qū)域作戰(zhàn)的“虎”II集群,通過無線電發(fā)來一個壞消息:他們也有2輛“虎”II深陷泥濘,無法行動…
塞德爾集群的2輛拋錨“虎”II最終在一個小時內(nèi)成功被回收…
根據(jù)馮·羅森的回憶:
…科佩少尉的3輛“虎”II坦克無可救藥地癱在距離希歐??舜舐芳s20~30米遠的沼澤中…蘇軍十分警惕地朝任何傳出“虎”II引擎的方位傾瀉火力…火炮、迫擊炮、機槍、反坦克炮…在廢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苦功夫后,我們終于成功將1輛“虎”II拖到公路上…
12月7日:午夜之后…第2輛“虎”II終于也被拖到公路上…最后那輛“虎”II還是沒有能成功回收。
由此可知,在12月6日至7日的夜間,迫于蘇軍那兇猛的火力壓制,第503重裝甲營不得不遺棄1輛受困于沼澤的“虎”II坦克。為了防止蘇軍完好無損地繳獲這輛狀態(tài)良好的“虎”II,德軍使用另一輛獲救的“虎”II坦克朝被遺棄的“虎”II的炮塔側(cè)面開了一炮,然而,這輛被棄“虎”II并沒有如德軍料想的那般開始起火。最終,這輛坦克就這樣被遺棄在蘇軍陣地前。


然而,查閱蘇軍的作戰(zhàn)記錄時,筆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輛在1945年被編號為“13”的“虎”II坦克的故事并沒有在1944年12月落下帷幕。在3個月之后,居然有一個單位宣稱第13號“虎”II坦克是他們歷經(jīng)一番艱險作戰(zhàn)后收獲的戰(zhàn)果。
眾所周知,1945年3月6日,匈牙利的德軍部隊發(fā)起了一場代號為“春醒”的作戰(zhàn)行動。那時候,駐守在巴拉頓湖東部,也就是第13號“虎”II被德軍遺棄的地區(qū)的是蘇軍步兵第104軍。迫于德軍的猛烈攻勢,蘇軍步兵第104軍(104-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корпуса/104-го ск)不得不后撤,直到3月10日,步兵第104軍才正式在格瑪扎(Гамаша,位于現(xiàn)今地圖格瑪扎沙灘(Gamászai Strand)附近)-埃寧格(Эньинг/Enying)鎮(zhèn)-邁澤科馬羅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Mez?komárom,位于埃寧格南部)一線構(gòu)筑起新的防線。


當(dāng)時,隸屬于步兵第151師(151-й стрел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151-й сд)的步兵第581團(581-й стрелковый полк/581-й сп)駐守在巴拉頓湖岸的希歐福克鎮(zhèn)至索菲亞村一帶。步兵第151師的另2個步兵團則是在連接了巴拉頓湖與阿丹德(Аданд/ádánd)的耶露莎運河(кан.Елуша)一線布防。
防區(qū)較步兵第151師更為靠前的步兵第93師,其各單位的部署如下:步兵第266團位于106點至歐列格海德(Эрег - хедь/?reghegy)一帶,步兵第51團與步兵第129團位于步兵第266團東南方向的的埃寧格(Эньинг)鎮(zhèn)一帶。
在步兵第266團防區(qū)后方的格瑪扎(Гамаша)至鹽湖(оз. Шош-То)一帶,部署著2號反坦克陣地(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опорный пункт№2/ПТОП №2),該陣地總計有5門ZIS-3(其中2門來自反坦克炮兵第595團(595-го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о-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полк/иптап),2門來自獨立反坦克第144營(144-го отдельны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о-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дивизион/оиптд),1門來自炮兵第100團(100-го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полк/артполка)),及來自步兵第266團的1門76mm火炮和1門45mm火炮。
在2號反坦克陣地后方的139點至歐列格海德一帶,部署著3號反坦克陣地,該陣地總計有10門76mm ZIS-3火炮,全部來自反坦克炮兵第595團第1營與第2營。
3月10日的戰(zhàn)斗中,步兵第266團的前線步兵營不敵來勢洶洶的德軍,在格瑪扎(Гамаша)村的陣地失守后,被迫撤往119高地。11日,步兵第266團的步兵營繼續(xù)后撤至鹽湖(оз. Шош-То)后方的區(qū)域,并最終在索菲亞(Жофья)村附近重新組織起防御。當(dāng)時,步兵第581團步兵第1營負責(zé)防守巴拉頓湖沿岸至高速公路左翼一帶的區(qū)域,從前線后撤至索菲亞村的步兵第266團的單位在高速公路右翼建立了防御陣地。

3月10日夜間,獨立坦克第22團(22-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танкового полка/отп)的6輛坦克與2門自行火炮抵達索菲亞村,以支援駐守此處的步兵第581團與步兵第266團的步兵單位。
3月7日,以第26集團軍的坦克訓(xùn)練第22團(22-го учебный танковый полк/утп)為基礎(chǔ),獨立坦克第22團正式成立,并接收了第26集團軍原先用于訓(xùn)練的坦克及裝甲車輛。
3月8日,獨立坦克第22團被部署至洛約什科馬羅姆(Лайош-Комаром/Lajoskomarom)與邁澤科馬羅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地區(qū),以加強駐守在該地區(qū)的近衛(wèi)步兵第66師(66-й гв.сд)和步兵第74師(74-й сд)。
獨立坦克第22團總計有20輛坦克及裝甲車輛,截至3月10日,共有17輛坦克及裝甲車輛可投入作戰(zhàn),包括:11輛T-34/76,1輛KV-1C,4輛SU-76和1輛SU-85。
截至3月10日結(jié)束時,獨立坦克第22團的8輛坦克及1輛自行火炮被部署在索菲亞村東北緣,用以封鎖由萊普謝尼至希歐???,途徑119點的高速公路,并準備依托此地擊退德軍的攻勢。
由坦克排排長列夫·弗拉基米羅維奇·科爾揚諾維奇(Ле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ртянович)少尉所指揮的1輛T-34/76坦克埋伏在索菲亞村東北緣的兒童療養(yǎng)院附近,他將自己的坦克隱藏在樹林后方的屋舍之間,即距離步兵第581團步兵第1營的防御陣地稍微靠后點的地方。
3月11日6時,在隸屬于匈牙利第20突擊炮營的2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支援下,匈牙利第25步兵師第26步兵團的2個步兵連從119點的方向?qū)ξ挥谒鞣苼喆宓奶K軍陣地發(fā)起進攻。
科爾揚諾維奇沒有立即攻擊匈軍隊伍中的坦克殲擊車,而是耐心等候,直到匈軍的距離拉近至約400-450米時,科爾揚諾維奇才下令開火。在第1輛“追獵者”被T-34的首發(fā)射擊引燃后,第2輛“追獵者”雖然向T-34埋伏的方向還擊,但并沒有對T-34造成任何損傷。在僅剩的這輛“追獵者”繼續(xù)向前,逼近至350米以內(nèi)時,T-34用2發(fā)炮彈準確命中并打斷了“追獵者”的履帶,其乘員不久后棄車逃離,見此情形的匈牙利步兵很快便一并撤退了。
幾個小時后,在3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支援下,1個匈軍步兵連再次對蘇軍陣地發(fā)起進攻,然而T-34與步兵第581團第1營也毫不例外地再次挫敗了匈軍的攻勢 —— 在這次戰(zhàn)斗中,T-34擊毀了2輛“追獵者”,第3輛“追獵者”設(shè)法脫離戰(zhàn)斗并成功后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戰(zhàn)斗結(jié)束之后,報告上顯示科爾揚諾維奇的T-34車組的戰(zhàn)果為:1輛“虎”II坦克,3輛“豹”式坦克及1輛裝甲運兵車。

筆者著實不清楚為何實際為“追獵者”的戰(zhàn)果能在上報時搖身一變成為“豹”式這樣的動物園車輛。要么科爾揚諾維奇少尉沒有任何戰(zhàn)斗經(jīng)驗,以至于他弄混了“追獵者”和“豹”,要么往報告上寫擊毀了“豹”式這樣的大車,比擊毀了“追獵者”這種藉藉無名的小坦殲更能凸顯戰(zhàn)績。
獨立坦克第22團團部顯然也對準確地辨識敵方被擊毀車輛的型號沒什么興趣,僅僅只是大筆一揮,就在沒有進行任何審查的情況下認定了這個幸運車組在戰(zhàn)斗中擊毀4輛“豹”式坦克的戰(zhàn)績。
更為糟糕的一點在于,筆者完全不明白有何緣由最終促使科爾揚諾維奇少尉將三個月前被德軍第503重裝甲營遺棄在此地區(qū)的“虎”II列入他的戰(zhàn)績 —— 這輛“虎”II在原地一動不動地呆了3個月,然后就突然成為了某人宣稱的戰(zhàn)果之一。
也許,在蘇軍坦克手的內(nèi)心當(dāng)中,戰(zhàn)勝“虎”II這樣強大的德軍坦克的渴求最終占據(jù)了上風(fēng),并導(dǎo)演了這出謊言。
然而,其他獨立坦克第22團部署在索菲亞村的坦克與自行火炮 在 這場小型坦克戰(zhàn)爆發(fā)的時間段內(nèi) 的 行蹤及部署的位置 目前尚未明了 —— 也許其他坦克也參與到了戰(zhàn)斗當(dāng)中,這些坦克甚至還有可能擊毀了一些“追獵者”。
此外,從報告來看,步兵第93師與步兵第151師的炮兵單位的確參與了這場戰(zhàn)斗并擊退了匈軍的進攻,筆者認為這些炮兵完全有可能在戰(zhàn)斗中擊毀一部分“追獵者”。
步兵第151師步兵第581團的當(dāng)天報告顯示,一個匈軍步兵營在3輛坦克及4輛坦克殲擊車的支援下向陣地發(fā)起了進攻,步兵第581團堅守了陣地并擊毀了1輛坦克與1輛裝甲運兵車(另一份報告宣稱擊毀了2輛坦克)。
步兵第93師在3月11日早上的報告顯示,兵力至多為2個步兵營的匈軍在4輛坦克及4輛坦克殲擊車的支援下,對步兵第266團的防區(qū)發(fā)起進攻。
炮兵第100團的炮組宣稱在當(dāng)天的戰(zhàn)斗中擊毀2輛坦克與1輛裝甲運兵車。該部當(dāng)天的ZIS-3火炮76mm炮彈消耗量如下:138枚高爆彈,62枚穿甲彈,5枚次口徑穿甲彈。步兵第93師的炮兵部隊在當(dāng)天的損失為:3門76mm火炮和1門45mm火炮。反坦克炮兵第595團第2營在當(dāng)天消耗了270枚76mm炮彈,宣稱擊毀1輛坦克殲擊車。
3月11日結(jié)束時,步兵第104軍軍長命令獨立坦克第22團將3輛T-34坦克留在索菲亞村,其余3輛坦克與2輛自行火炮立即前往陷入激戰(zhàn)的薩巴海德維格(Сабадхидвег/Szabadhidvég),馳援當(dāng)?shù)靥K軍阻擊意圖攻占耶露莎運河的德軍國防軍第4騎兵師。
根據(jù)頒獎記錄,科爾揚諾維奇車組是獨立坦克第22團里唯一一個因在3月11日至3月16日之間的防御戰(zhàn)中擊毀了敵軍坦克而獲得榮譽的車組。至于該團其他同樣因為這段時間的戰(zhàn)斗而榮膺勛章的坦克手,他們的戰(zhàn)果顯然就沒有那么灼眼了 —— 僅僅只是摧毀敵軍火力點、野戰(zhàn)防御工事、機槍巢、迫擊炮陣地以及殺傷敵軍人員而已。


不久之后的3月19日,留守在索菲亞村的3輛T-34坦克的車組乘員全都因他們在當(dāng)?shù)氐挠⒂伦鲬?zhàn)而獲得勛章。車長列夫·科爾揚諾維奇少尉榮獲1級衛(wèi)國戰(zhàn)爭勛章,駕駛員尼古拉·謝爾蓋耶維奇·普什卡斯基(Николая Сергеевича Пушкарского)上士與機電員瓦西里·費多洛維奇·葉戈洛夫(Василия Фёдоровича Егорова)中士榮獲2級衛(wèi)國戰(zhàn)爭勛章,炮手瓦西里·費多洛維奇·戈伊達(Василий Фёдорович Гойда)中士榮獲紅星勛章。
有趣的是,以上這幾個人的頒獎令上記錄的戰(zhàn)績略有不同:科爾揚諾維奇的戰(zhàn)果為1輛“虎”II坦克,3輛“豹”式坦克和1輛裝甲運兵車;葉戈洛夫的戰(zhàn)果為5輛坦克和1輛裝甲運兵車;普什卡斯基的戰(zhàn)果為5輛坦克;戈伊達的戰(zhàn)果為1輛“虎”II坦克,4輛“豹”式坦克和1輛裝甲運兵車。
另外2輛T-34的車組乘員也獲得了勛章,但他們的頒獎令上列出的戰(zhàn)績僅有:3月11日至3月16日之間,總計擊退12次敵軍的反擊,消滅30名步兵,俘獲6人。
一些發(fā)表互聯(lián)網(wǎng)上,針對這場戰(zhàn)斗進行研究的文章認為,步兵第93師的部分單位曾被敵軍擊退至耶露莎運河后方,使得一些原本在戰(zhàn)斗中被擊毀的敵軍坦克留存在敵軍占領(lǐng)的區(qū)域中,然而這個觀點完全站不住腳,因為部署在耶露莎運河前方的蘇軍單位堅守了陣地,并沒有后撤,且所有在戰(zhàn)斗中被毀傷的敵軍車輛都原原本本地被留在原地,直到蘇軍發(fā)起反擊之后,這些殘骸才得到了第17空軍集團軍(17-й В?。┡沙龅拇韴F的檢視與編號。
這些文章既沒有提到“虎”II坦克 —— 即便“虎”II坦克曾出現(xiàn)在獨立坦克第22團的頒獎令與報告當(dāng)中,也沒有試著弄清楚究竟有哪些敵軍單位在步兵第93師的防區(qū)內(nèi)活動以及這些敵軍單位是否裝備了“豹”式坦克。實際上,進攻巴拉頓湖地區(qū)的匈軍第25步兵師和德軍第4騎兵師根本沒有裝備“豹”式坦克,更準確點說,這2個單位甚至沒有配屬坦克,只有幾種不同型號的坦克殲擊車。
(未完待續(xù))

1.?База да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ЦАМО РФ ?Память народа? (http://pamyat-naroda.ru)
2.?Norbert Számvéber. Last Panzer Battles in Hungary: Spring 1945 — PeKo Publishing, 2020
3.?Franz-Wilhelm Lochmann, Alfred Rubbel, Richard von Rosen. The Combat History of German Tiger Tank Battalion 503 in World War II — Stackpole Books, 2008
4.?Wolfgang Schneider. Tigers in Combat. Vol.1 — Stackpole Books, 2004
5.?Lee Archer, Kamen Nevenkin. Panzerwrecks 20: Ostfront 3 — Panzerwreck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