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
一、生平簡介: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乳名添甲。祖籍湖北,生于天津。
1、父親萬德尊,清朝末年留學日本東京士官學校,與閻錫山同學,1909年初回國,中華民國成立后,獲中將軍銜,1916年任黎元洪秘書,曾任宣化府鎮(zhèn)守使、察哈爾都統(tǒng)等職。1929舊歷除夕,因債務生氣死去。
2、母親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寶后三天因患產(chǎn)褥熱病逝。曹禺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薛氏胞妹薛泳南。
3、南開中學。12歲考入南開中學二年級,讀《語絲》《創(chuàng)造》《小說月報》。1926年與同學合辦文學刊物《玄背》,曾迷戀過郁達夫,并模仿《春風沉醉的晚上》寫《今宵酒醒何處》,第一次署名曹禺。
15歲正式加入南開中學文學會和南開新劇團的活動,開始演劇生涯。曾經(jīng)演過丁西林《壓迫》、田漢《獲虎之夜》,王爾德《少奶奶的扇子》莫里哀《慳吝人》。而且多半飾演女角色,易卜生《國民公敵》中的裴特拉,但遭到無知軍閥的阻撓,后改名《剛愎的醫(yī)生》得以上演;還有《娜拉》里的娜拉。
回憶這段生活“南開新劇團是我的啟蒙老師:不是為著玩,而是借戲講道理。它告訴我,戲是很嚴肅的,是為教育人民、教育群眾,同時自己也受教育。它使我熟悉舞臺,熟悉觀眾,熟悉如何寫戲才能抓住觀眾?!?/p>
4、大學。1928保送南開大學政治系。1930年暑假,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清華“龍虎狗”三杰:龍是錢鐘書、虎是曹禺、狗是顏敏蘅。顏敏蘅后在南開大學外文系主任。
全面閱讀:易卜生、奧尼爾、契訶夫、莎士比亞
5、婚戀。1932排演高爾斯華綏的《罪》,邀請鄭秀參演女主角,曹禺結(jié)識并追求鄭秀,陷入愛河,1936年11月26日在南京舉行了隆重的訂婚典禮。
?
1940夏天,鄧譯生,即方瑞,來看望在劇專讀書的妹妹鄧宛生,結(jié)識曹禺,兩人在心中相愛了。1950年底,曹禺、鄭秀離婚,與方瑞結(jié)婚,1974去世。
1979年12月7日,李玉茹和曹禺在北京市西城區(qū)辦理了結(jié)婚手續(xù)。
二、“三一律”與戲劇動作:
三一律:時間、地點、故事情節(jié)完整統(tǒng)一。
戲劇動作(舞臺動作):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指出:戲劇模仿的對象(內(nèi)容)是行動,而模仿的方式則是動作。a外部形體動作、b言語動作、c靜止動作?,F(xiàn)代戲劇提供了一些新的動作成分,最有表現(xiàn)力的是音響。
“流動性”是戲劇動作的一個重要特征。
三、曹禺的詩人氣質(zhì)
1923年開始熱衷于新文學作品,尤其是魯迅的《吶喊》和郭沫若的《女神》,但承認,“《狂人日記》當時沒讀懂”,而《女神》卻使他的血“沸騰”起來。
《雷雨》“寫的是一首詩,一首敘事詩……但絕非一個社會問題劇?!?/p>
《原野》“是講人與人的極愛和極恨的感情,它是抒發(fā)一個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詩?!?/p>
四、《雷雨》的戲劇藝術(shù):
1、嚴守“三一律”:在一天時間(從上午到半夜)、兩個場景(周家和魯家)。
2、戲劇沖突:過去的戲?。ㄇ楦校F(xiàn)在的戲?。ㄇ楦?、勞資、血緣)的相互糾纏
3、戲劇人物:
A、周樸園:嚴酷、虛偽、狡詐、貪婪的時候多 (蘩漪、周萍、周沖;侍萍、四鳳;大海);真情流露的時候少(對周沖、侍萍,在確保自己不受威脅時)。
“父親一向是那樣,他說一句就是一句的。他的意見就是法律”
“偷偷做出許多可怕的事情,禍移在人身上,外面還是一副道德家面孔”
【侍萍與蘩漪之間的那位有錢有門第人家的小姐可能對他的婚姻觀念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會娶蘩漪這樣一個女子?】
“他用同樣手段把我騙到你們家來”
B、周蘩漪:新舊夾縫中的過渡女性。偏舊
ONE? 對周樸園:屈辱服從——激烈反抗
第一次沖突:“我不愿意喝這苦東西”,“我不想喝”,“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最后還是屈從了,帶著極大的憤怒把藥喝了。
第二次沖突:“誰說我的神經(jīng)失常?你們?yōu)槭裁催@樣咒我,我沒有病,我沒有病,我告訴你,我沒有??!”“哼,我假若是有病,也不是醫(yī)生治得好的”繁漪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但優(yōu)勢仍在樸園一方,最后周萍陪著克大夫上樓替她看了病。
第三次沖突是繁漪雨夜從魯家歸來遇到周樸園。周樸園命令繁漪到樓上去,得到的回答卻是:“(輕蔑)我不愿意,告訴你,我不愿意?!笨梢钥闯鰞?yōu)勢轉(zhuǎn)到了繁漪一方。
第四次沖突是在劇尾。這次繁漪以一個審判者的姿態(tài),將周樸園叫出來,當著眾人的面,歪打正著地撕毀了他莊嚴的外衣和道德面具。
TWO? 對周萍:威脅刺激——絕望哀求
第一次沖突:處于主動地位,帶有威脅的進攻性“我怕你是膽小吧?”,“這屋子曾經(jīng)鬧過鬼,你忘了。”
第二次沖突:“我不后悔,我向來做事沒有后悔?!薄澳悴荒芸匆娏诵碌氖澜纾鸵粋€人跑?!薄爸芗宜械淖飷海衣犨^,我見過,我做過?!薄澳闶悄愀赣H的私生子”沉痛的叫喊:“一個女子,你記著,不能受兩代人的欺侮。”痛哭
第三次沖突:只剩下近乎絕望的乞求,許多話都是忍受著屈辱,違拗著自己的天性說出來的:“萍,好了。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從來不肯對人這樣低聲下氣說話,現(xiàn)在我求你可憐可憐我,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薄安唬?,你帶我走,——帶我離開這兒,(不顧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熱烈地)只要你不離開我?!?/p>
第四次沖突:當一切無可挽回,當著眾人承認同周萍的關系以示報復;但無意中使周萍陷入了更深的亂倫“萍,我萬想不到是這樣”
C、周萍:封建家庭虐殺的過渡男子。偏舊
ONE 自幼缺失父愛與母愛,有強烈的戀母情結(jié)。只要有女性對他示好,就會不由自主地親近,甚至陷入令人恐怖的依賴?!緦冷襞c四鳳感情的真?zhèn)危?/p>
只是他的報復工具和救命稻草,否則不會對蘩漪厭棄與憎惡,不會對四鳳催逼、膽怯、欺騙】
TWO 封建大家庭的長子身份與地位?!炯认敕纯褂譄o力,只能屈服認同】
D、周沖:做夢但處處破滅的單純男孩。
每次的失望都是一只尖利的錐,那是他應受的刑罰。他痛苦地感受到現(xiàn)實的丑惡,一種幻滅的悲哀襲擊他的心。這樣的人即便不為“殘忍”的天所毀滅,他早晚會被那綿綿不盡的渺茫的夢掩埋,到了與世隔絕的地步。他愛的只是“愛”,一個抽象的觀念,還是個渺茫的夢。
“我們可以飛,飛到一個真真干凈、快樂的地方,那里沒有爭執(zhí),沒有虛偽,沒有不平等”“就是帶著他(四鳳喜歡的人)也可以的”
E、四鳳單純、善良、不定性。
大海“她不過是一個沒有定性平平常常的女孩子,也是想穿絲襪子,想坐汽車的”“她是個窮人的孩子,她的將來是給一個工人當老婆,洗衣服,做飯,撿煤渣”鳴鳳沈鳳喜
為何會喜歡周萍?清純少女往往被憂郁的男子所迷惑。
F、魯侍萍:深明大義、悲苦自重。
對命的無奈,對人的不信。
G、魯大海:莽撞、熱烈、懂事
H、魯貴:無賴、諂媚、奸詐、見風使舵
4、戲劇結(jié)構(gòu):采用了“回溯”式的戲劇結(jié)構(gòu)?!艾F(xiàn)在的戲劇”與“過去的戲劇”緊密結(jié)合,“過去”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推動“現(xiàn)在的戲劇”奔向高潮。
5、戲劇語言:高度個性化的語言,濃烈的抒情味。“說話的藝術(shù)”的魅力。
6、戲劇意蘊:死與活的揭示“周沖的死亡和周樸園的健在都使我覺得宇宙里并沒有一個智慧的上帝做主宰?!濒敶蠛!Ⅳ斮F(符合常規(guī)的底層代表,所以活)。
既關注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追索著隱藏于現(xiàn)實背后深處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奧秘?!叭说膾暝?/p>
五、《日出》——損不足以奉有余
1、三一律:全劇共四幕,以"交際花"陳白露的華麗客廳和翠喜所在的三等妓院“寶和下處”為具體地點,時間分別為:黎明,黃昏,午夜,凌晨,恰為一天。
三個交織的故事:方達生試圖帶走陳白露,小東西的被賣和死亡,潘月亭和李石清的斗法。
2、戲劇結(jié)構(gòu):散文化,印象派繪畫的散點技法。
3、戲劇沖突和人物:
A、有余者:潘月亭、顧八奶奶、胡四、張喬治
B、過渡者:李石清、黑三、王福升/陳白露
C、不足者:黃省三、翠喜、小東西
D、掌控者:金八
E、視角人物:陳白露(賣給了這里)
F、延伸人物:方達生(單純、善良而誠摯)、打夯的勞動者
4、戲劇創(chuàng)新:
A/旅館的作用:公共性、流動性(暫時、不穩(wěn))--社會性
B/都市書寫的貢獻
5、戲劇意蘊:“人的被捉弄”
六、《原野》——復仇的正當性
1、三一律:一天傍晚、十日后(下午六時、夜九時至十一時、凌晨一時至六時);
焦閻王家正屋、黑林子;復仇故事。
2、戲劇人物和沖突:
仇虎(父親仇榮、15歲的妹妹、獄友)--焦母、焦大星、小黑子(焦閻王)。
花金子、常五、白傻子?????????
3、戲劇創(chuàng)新:
主題:“復仇的正當性”。中國傳統(tǒng)父仇子報,父債子償。然而,當復仇的對象(作惡者)消失后,當復仇由正義轉(zhuǎn)變?yōu)椴徽x時,復仇的力量突然消逝,恐懼緊隨而來。
形式:表現(xiàn)主義的融入,五幕場景中的幻覺(2是一家被害,3是仇虎被關押苦難,4是地獄里閻王小鬼的欺壓)
4、戲劇意蘊:人的罪與罰--擠壓與拷問
神秘性(人物似乎有預知的能力)
“火車”、“黃金世界”代表什么?
七、《北京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戲劇人物:(曾皓、愫方、曾文清、曾思懿、曾霆、曾瑞貞、曾文彩、江泰)(袁任敢、袁圓、北京人)
曾思懿:自私、虛偽、精明、刻薄、不孝、陰狠、詭計多端、矯揉造作、不知反省。
愫方:哀靜、幽郁、沉滯、緘默、苦痛、奉獻、忍讓、婉順、固執(zhí)、內(nèi)心堅毅 。自我麻醉/陶醉-在失望后與瑞貞一同離家
曾皓:自私、虛偽、坐吃山空、行將就木。視若生命的棺材被抬走抵債
曾文清:“懶于動作,懶于思想,懶于用心,懶于說話,懶于舉步,懶于起床,懶于見人,懶于做任何嚴重費力的事情。重重對生活的厭倦和失望甚至使他懶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懶到他不想感覺自己還有感覺,懶到能使一個有眼的人看得穿:‘這只是一個生命的空殼’”——精神上的癱瘓者。抽煙、喝茶、玩鴿子、畫畫。頹廢、怯懦-自殺
曾霆:一向是曾家的嬰兒們仿佛生下來就該長滿胡須,邁著四方步的。與瑞貞秘密離婚
江泰:我們只會嘆氣,做夢,苦惱,活著只是給有用的人糟蹋糧食,我們是活死人,死活人,活人死!――對吃很在行。
北京人:那時代的人要愛就愛,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死,也不怕生?!杂啥匀?/p>
2、戲劇結(jié)構(gòu):雙線結(jié)構(gòu),曾家與袁家。散文式結(jié)構(gòu)。
3、象征物:孤獨的鴿子、傾圮的土墻、棺材、北京人。
八、曹禺創(chuàng)作總結(jié):
既關注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追索著隱藏于現(xiàn)實背后深處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奧秘。
1、戲劇意蘊:《雷雨》《日出》《原野》被稱為曹禺的“生命三部曲”,其實《北京人》同樣是關于生命的思考,四部戲劇構(gòu)成了:人的掙扎——人的被捉弄——人的罪與罰——人的異化、孤獨(非理性,人的蠻性與原初性)。
2、戲劇形式(結(jié)構(gòu)):由嚴整緊湊的戲劇沖突到散文化、生活化的戲劇鋪展。“出走”的戲劇動作
3、象征意象:雷雨-日出-原野-鴿子、土墻、棺材、北京人
4、戲劇的語言:高度個性化,濃烈的抒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