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華中師范大學語言所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必看上岸經驗分享
一、關于擇校
我擇校考慮的主要是地域和現(xiàn)實問題。我是一個四川人,而本科就讀于武漢某雙非一本,專業(yè)也是漢語國際教育,這四年我在武漢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所以我擇校首先考慮的是川渝地區(qū)和武漢的211和985高校,然后我搜集了這些高校的真題,考慮到自身的實力并通過對比真題發(fā)現(xiàn)我最適合報考華中師范大學,而語言研究所比文學院招生人數多,所以我最終報考了語言研究所。華中師范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高校之一,可以說它的題型比較常規(guī),難度和題量也比較適中(第二部分會詳細說到),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所學校。我覺得學弟學妹在擇校的時候不要太過于有名校情結,對于普通學生來說,一些熱門名校競爭過于激烈,報考人數連年激增,備考時會面臨很大的壓力,結果也難以預料,所以我覺得學弟學妹在面臨擇校困難時可以借鑒我的經驗,先去圈定地域,想想自己未來想在哪里生活和工作,再去對比真題,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切忌選擇過多,在擇校上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二、院校情況及報錄比
1.院校情況
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積160余萬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育“985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華中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分兩個單位招生,分別是文學院和語言研究所,學制都是兩年(專碩),初試題目一樣,復試題目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學院不接受跨考(本科專業(yè)必須是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和語言學專業(yè)),前幾年還有必須過六級限制,近幾年取消了,而語言所是沒有這些限制的,所以競爭相對來說要比文學院激烈一點。
2.近四年招生人數及報錄比
華中師范大學招生情況
招生院系23年擬招生人數23年實際招生人數分數線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報錄比
文學院51023年:350
22年:382
21年:346
20年:3472023年:最高分404,最低分350
2022年:最高分419,最低分389
2021年:最高分403,最低分352
2020年:最高分404,最低分353【23年】:未知
【22年】:1:15
【21年】89:12
【20年】:73:27
語言研究所252523年:361
22年:379
21年:337
20年:3482023年:最高分412,最低分361
2022年:最高分427,最低分380
2021年:最高分391,最低分337
2020年:最高分409,最低分348【23年】:未知
【22年】:1:28
【21年】:121:27
【20年】:117:33
?注意:
(1)上表都不包含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和退役大學生計劃
(2)23年實際招生人數比擬招生人數多是因為推免沒有招夠,同時文學院今年為等額復試
(3)21年題型改革所以分數較低,22年題型比較簡單且報考人數激增所以分數飆升,而和20年和23年就較為正常,可以作為最佳參考。
(4)同時表中可以看出語言研究所相對文學院來說競爭更加激烈,在選擇院系的時候需慎重!
3.初試題型:
354漢語基礎
現(xiàn)代漢語(80分)
1.填空題:15*2或10*2
2.名詞解釋:4*5或5*6
3.分析題:2*5
4.簡答題:2*10
古代漢語(70分)
1.填空題:10*2
2.簡答題:兩題30分
3.文選題:標點10、加點詞5*2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文化(80分)
1.【2015-2020】填空題30*1;選擇題
35*1;判斷題15*1
2.【2021-2023】名詞解釋5*4;填空題
10*2;選擇題10*2;判斷題10*2
教學(70分)
1.【2015-2020】填空題15*1;簡答題五選三:3*15;案例分析40*1
2.【2021-2023】簡答題五選三2*10;案例分析40*1
?注意:可以看出華中師范大學的題型較為常規(guī),題量適中。354漢語基礎題型基本不變,而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2021后(包括2021)文化部分增加了4個名詞解釋(3個中國文化,1個是外國文化),2021后(包括2021)教學部分取消了填空題,所以教學方面復習更加容易抓重點。
三、專業(yè)課初試書籍及備考經驗
1.專業(yè)課初試書籍
354漢語基礎:
《現(xiàn)代漢語》 邢福義第二版
《現(xiàn)代漢語考研輔導習題集》汪國勝 曾常年 主編
《古代漢語》上下冊郭錫良版
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 第四版
《外國文化史》孟昭毅 曾艷兵版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版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胡文仲版
補充書目(學有余力可看)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趙金銘版
《漢語國際教育案例》朱勇版
2.備考規(guī)劃及經驗
3(4)-6月基礎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打基礎的階段,所以所有書籍的邊邊角角都要看得很仔細,只有基礎階段仔細理解暑期的時候才能高效率的背誦。這個階段主要抓《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化要略》,因為這三門占比極高。我們可以在B站找一些資源輔助學習,那如果喜歡自己看書的同學呢,我覺得在看書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默讀,它能幫助你思考,同時手不能停,不僅要勾畫也要劃出序號,看完一節(jié)后可以在ipad上做一個思維導圖幫助記憶。
《現(xiàn)代漢語》key point是看完一節(jié)后完成對應章節(jié)的《現(xiàn)代漢語考研輔導習題集》,同時你可以自己設置一些重點挖空或者和研友相互對重點填空提問,開始新一節(jié)的時候復習一下挖空,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填出一些,這樣在學習新課的同時鞏固了上一章節(jié)。《現(xiàn)代漢語》這本書考的非常細,沒有什么資料能夠替代課本,所以課本的邊邊角角特別史例子,還有你覺得不會考的內容最后都可能呈現(xiàn),所以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同時看第二遍書的時候可以在書上標注哪些地方會考名詞解釋哪些地方會考簡答。
《現(xiàn)代漢語考研輔導習題集》除了起鞏固作用以外,還作為補充資料,分析題比如層次分析和劃分歧義都是這本書上的,特別是現(xiàn)漢上沒有的內容要做個標記,20年就考了個書上沒有而習題集上有的,這些書上沒有的暑假要重點背。
《古代漢語》看著分多,但是掌握起來比現(xiàn)漢容易得多,因為《古代漢語》這本書內容比較少,可以提取的東西不多,而且是按專題排列的,因為《古代漢語》這本書大多是繁體字,而且字跡密密麻麻,所以我覺得做思維導圖非常重要,時間多的同學可以可以繼續(xù)在思維導圖上填補內容,最后形成你自己的背誦資料,記住《古代漢語》上的例子都非常重要,要全部掌握,因為古代漢語的兩個分析題就是給出書上的例子讓你分析屬于哪種用法(使動、意動),或者讓你自己舉例,所以在對全部例子熟悉的基礎上還要每個用法背兩個例子,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同時《古代漢語》考的也逐漸變細了,下冊的語音部分今年第一次在大體出現(xiàn)(假借和破讀的區(qū)別),這告訴我們一定在基礎階段要細致不要報僥幸心理。同時大家要盡早翻譯文選,可以借助古詩文網app幫助翻譯,因為華師考的文選大多都是書上截取的段落,翻譯文選的同時注意段落的斷句,以及重點詞的解釋(例如使動用法,賓語前置等),文選的重點,其實就是上冊的二三單元下冊的一單元二單元,因為下冊二單元是散文就不看,今年考的剛好就是下冊的第二單元,我當時就沒準備到只能在考場上臨時發(fā)揮,同時,不要太過于注重標點,比如說是逗號還是句號,這些老師都不太看重的,你只要是把引號,還有斷句的地方看明白就可以了。
《中國文化要略》這本書上考的知識點很碎很細,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背誦資料就是課本,在基礎階段主要就是熟悉內容,在書上整理出框架和可能會考的名詞解釋,華師的中國文化部分特別喜歡擴展相關的內容。比如說,前幾年考世界上最大的國家,那今年就考了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是哪個,那我們就要學會聯(lián)想相關的知識點,注重相關知識的積累。同時華師比較喜歡考時政,然后你就得關注從年頭到年尾的熱點,比如說2022年舉行了冬奧會,那今年就考了冬奧會里面的那個二十四節(jié)氣。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引論考的不多,是五選三的大題,而且考的重點很突出,通過真題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基礎階段主要是看書熟悉內容就好,我覺得思維導圖都可以不用做,到時候把重點勾出來直接背。
《外國文化史》和《跨文化交際學概論》這兩本書基礎階段都可以不看,我覺得都可以不買《外國文化史》考的少且比較基礎, 到時候暑假找機構買本資料對著重點背就可以。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主要是利用上面的知識點去寫一個40分的案例分析,這個11月甚至12月份準備都不遲,可以按照真題的答案寫幾篇讓學姐學長改一下,大概寫5篇的時候就能形成自己的模板。
7-8月份背誦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背!背!背!階段,7、8月份正是暑假最空閑的時候,同時也是最考驗意志的時候,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放棄,那這個階段好好利用了,我覺得就成功了一半。我覺得最低要求是在開學之前過完一遍,速度快的同學可以過1.5遍或者兩邊。
其實前期的基礎階段《現(xiàn)代漢語》》通過勾畫、思維導圖和挖空,填空題部分都記憶的差不多了,同時《現(xiàn)代漢語》在上個階段已經標注了可能會考的名詞解釋和簡答,《現(xiàn)代漢語考研輔導習題集》上也標注了補充內容,《古代漢語》也有專題的思維導圖,《中國文化要略》同樣如此,所以只需要反復記憶就行。文選也不能落下要重復記憶。
同時《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也要開始背了,只需要背重點大題。引論真題內容基本上來自第五第六章習得篇上,由于改革后沒有客觀題,所以文化,心理,上的內容考察的較少,教育模塊的內容大多在復試中會有所涉及。所以要把重點放在習得篇,各個研究理論,必如刺激反應、輸入理論、偏誤理論啥的,所以重點背一下5,6章。同時第7章教學法雖然考的不多但是我覺得有必要看,重點看直接法、翻譯法、交際法、聽說法、默教法、全身反應法、情景法就可以了,第8章主要看各種教學原則就差不多了。
同時,暑假階段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做真題,只需要做15年以后的真題就可以了,真題非常重要,而且我覺得除了現(xiàn)漢的習題集真題就足夠了,自己一定要動筆去寫,不要看著題在那里冥想,這樣效果大打折扣。真題除了鞏固作用,還能讓你清晰的明白重點是什么。千萬不要認為已經考過的不會再考了,文化和引論經常重復出現(xiàn),華師的文化很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喜歡考花、足球,這些通過做真題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也說過要注重相關知識的聯(lián)想,21年的5個引論的題都是以前出現(xiàn)過的,同時引論部分的真題還會出現(xiàn)書上沒有的內容,所以引論的真題及答案要全部熟記。同時在做真題時可以在你的思維導圖或者直接在書的目錄上標注出考頻,那些沒有考過的部分要重要記憶,考過的部分也要掌握。
9-11月鞏固階段:
這個時候依然是背誦,不過要開始《外國文化史》的記憶了,上面說過《外國文化史》考的少且比較基礎,到時候暑假找機構買本資料對著思維導圖背就可以。同時學有余力的同學在背誦現(xiàn)漢的時候可以找點層次分析、歧義句劃分、判斷詞性這些題來做,但前提是課本上和習題集上的相關內容已經完全掌握。其他的就按部就班滾動背誦就可以了,同時可以再做一遍真題鞏固。像我的《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12月之前已經背了7遍,文選也過了3、4遍,其他的也差不多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
12月沖刺階段:
這個時候很多人覺得自己背不完了就會選擇放棄,但我覺得只要20多天,堅持到最后結果一定不會差到哪去的。這個時候就不要那么細致的去背了,主要是自己背的不熟的和真題還沒考過的重點記憶,我用過的有效方法就是對著思維導圖回憶,多來幾遍整本書的框架都爛熟于心。案例分析一般11月開始,最晚12月開始,華師的案例分析有兩大類型,一種關于課堂管理,一種關于文化差異,沒考過教案內容。所以需要具備一定的跨文化知識理論,內容都來自《跨文化交際概論》用詞必須專業(yè)化。后期速成可以考慮報班,然后找機構買批改,自己最少寫三篇,注意速度,我當時寫了五篇,效果有了很大改觀,要注意總結自己的模板,背下來,考場上靈活運用,最后,案例分析最重要的就是“用詞專業(yè)化”用專業(yè)語氣,科研口吻來分析,突出科班性。
四、公共課備考經驗:
1.英語:
我英語基礎本身比較好(六級600),但是我不敢對考研英語掉以輕心,按部就班的走完了整個英語的備考過程。我從二三月開始就背英語單詞,先是在紅寶書上跟著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憶,然后在墨墨上添加對應的章節(jié)單詞進行鞏固背誦,那這樣下來我的英語單詞每天至少能夠背兩三遍。我本身底子比較好,所以我是沒有專門看長難句的,但是建議基礎不是太好的學弟學妹看一下長難句,看完后照著老師的方法每天分析兩三個,多分析幾次就能找出規(guī)律了。單詞背完以后,我就開始做真題,做完一篇后看唐遲的講解視頻,然后對著黃皮書的逐字逐句自己分析,爭取把每個長難句都自己吃透,不懂的單詞或者一些特別難典型的句子抄寫在本子上在每天背單詞的時候反復翻閱。第一遍做真題的時候可以只做閱讀,量保持在每天一篇,做完一遍真題后,就可以加上完型填空、排序(七選五)的訓練了,我覺得翻譯分少得分難,性價比不高,所以我就簡單的翻譯了真題,把它當作長難句分析,沒有太看重。作文我當時10月份首先聽的劉曉艷的作文課,整理了一些模板,然后背了石雷鵬的20篇押題,積累素材在我的模板里填補內容,結果今年剛好就考到了,也算是幸運吧。
2.政治:
我的政治可以算是反面教材,因為我今年全程跟的腿姐,開始的時間早,備考時間花的也長,在后期甚至都超過專業(yè)課的趨勢,我自認為我準備的比較全面,但是今年的題還是打得我猝不及防,所以我認為政治在暑假7月甚至是8月開始都不晚,可以跟著視頻學一章節(jié)(隨便選擇哪個老師都可以),視頻所起的作用就是理清思路加深印象,然后就反復做1000題就好了,初期政治最多不超過1.5小時,后期需要背大題的時候每天最多不超過2小時,把時間多留給專業(yè)課,專業(yè)課背的東西永遠不會背叛你!
五、復試備考經驗
1.初復試比例:
前幾年疫情嚴重的時候采用線上復試,文學院比例都為7:3,而一般線下文學院的初復試比例是7:3,語言研究所的初復試比例是6:4,所以這樣看來線下語言研究所復試容易逆襲,所以初復試都很重要,都不能忽視!
2.備考經驗:
可以自己在機構或者學姐學長哪里買本歷年的專業(yè)課復試真題,華師的真題不論是初試還是復試都很重要,都需要背!自己看真題就知道文學院喜歡考什么,語言研究所喜歡考什么了,然后再針對性的看就行了。復試英語我覺得一定得開口說,最好就是找個語伴每天互相糾音,英語口語慢慢地就會提升了。復試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也要自信,還要懂得隨機應變,向老師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六、寫在最后:
1.“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笨佳惺莻€漫長而又孤獨的旅程,應屆生看到身邊的人保研、出國和找工作的時候會想要放棄考研,二戰(zhàn)三戰(zhàn)的同學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也會有很多次懷疑自己的時候,但是請一定相信堅持是一件很酷的事兒~只要你堅持到底,無論結果好壞,路上收獲的風景也會成為一生的財富。
2.我覺得學習氛圍和研友很重要,他們是擊退放棄和孤獨的一大利器!拿我自己來說,暑假一個人學習的時候焦慮的經常3、4點才能睡著,后面經過調整好很多,但一個人學習還是非常煎熬。開學我在圖書館背書收獲了很多不同專業(yè)的很多朋友,我們從9月到12月一直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時間每天都過得非???,最后我們大家的結局都是非常好的!
3.再次強調擇校很重要,不要盲目的扎堆報一個學校,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實力再進行選擇!
4.切忌在考研的時候自我感動,要勤勤懇懇的完成每天的計劃,才能一點點的進步。
5.心情不好,效率很低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一個小假,和朋友出去散散步,看個電影,吃頓好的恢復元氣。
加油!生活會饋贈給努力的人一顆糖。愿學弟學妹來年也能得償所愿!
本文具有一定時效性
咨詢課程可以點擊主頁看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