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方知我是我
寫在前面:大只佬前面勸解隊長勿生殺念,了了一段惡果。與后面劇情中自己與自己妥協(xié),沒有殺了孫果,遙相呼應(yīng)。
從本片來看有兩種因果。一是,前世的因會傳到后世的果。印度人和師兄之間幾世恩怨。
二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因,可能會波及到別人,創(chuàng)造現(xiàn)世的、乃至以后的果。孫果殺了小翠,導(dǎo)致了因發(fā)怒,了因發(fā)怒,又導(dǎo)致小鳥死亡。如果說的宗教一點,那就是孫果的惡業(yè)報應(yīng)到了小鳥的頭上。但是不從宗教來講似乎也能解釋的通,甚至更合乎我一個普通人理解。那就是,正如數(shù)學(xué)的證明一樣,有因為才有所以。他兩個不是隨機的。孫果的因不會隨機的應(yīng)到任何人身上。小鳥看起來是無罪的,(事實上它也的確是無罪的),但是小鳥在那棵樹上,所以鳥被打死了。就好像孫果這報應(yīng)不會落到一條魚的身上,因為魚不會在那棵樹上。因和果是肯定有聯(lián)系的,這毋庸置疑。有人說,老太太撿瓶子那段,是說明,別人的因,要由不相關(guān)的人來撿。但是這個不相關(guān)其實是個偽命題?;蛘哒f的更直接一點,不是所有的老太太都能撿到這個瓶子,她也是有因的,因為她走到了這條路上,她才能撿到這個瓶子。

這第二類的因果和你本人的善惡并沒有關(guān)系,是因為別的關(guān)系,導(dǎo)致了你的受害。但究其原因,是因為別人的欲念。別人的憤怒,貪婪...而你又因為身在此處(不一定是地理方面的),承受了別人造下的惡果。成為了受害者。雖然這可能甚至不是造下惡業(yè)的那個人的本意,但是你要知道一旦你選擇,去做惡(不管是惡因還是惡果),都有可能波及到不相關(guān)的人。

有惡因就有惡果,同樣,有善因也有善果。是善是惡,都是因果的循環(huán)。既不是自救也不是他救。但是說到頭來,人最終還是要自己成全自己。當然,也只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所以最后了因沒有動手,殺了孫果。隊長也沒有選擇為了替兄弟報仇,殺了印度人。他們都斬斷了因果,或者說用善因抵消了惡果。而不是選擇用惡因來了結(jié)惡果,再用善因來產(chǎn)生善果以此抵消自己的惡果。雖然結(jié)果可能差不多,正負相抵了嘛。但是你在制作惡果的時候,卻很有可能傷害到不相干的人, 這便是新的因果的起點了。


所謂相視一笑泯恩仇。并不是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件事是錯的,而是你在復(fù)仇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別的人,這時候你就是別人的惡因了?!耙荒钐焯靡荒畹鬲z咯!”(就我所理解的影片而言它想表達的可能是這個意思,但就我個人來說,我是沒這個覺悟的QAQ:內(nèi)心os~有因有果也挺好的,實在不行就讓法律制裁他吧)


女主這里我不太確定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我個人目前看來比較傾向于第一種。我來說一說我的看法。大只佬才開始應(yīng)該是認為女孩只是應(yīng)了日本兵的惡果。他以為這和他打死那只小鳥一樣,這樣的因果降臨是沒有緣由的,是隨機的。所以他第一次才會去幫助她。他救了女孩兩次以后,他發(fā)現(xiàn)他還是沒能消除完女孩身上的惡業(yè)。他又以為這是天道,惡業(yè)會降臨到無辜的人身上,他即使救得了這個女孩一次難道還可以救得了女孩更多次嘛。又或者他消除了這個女孩所有的惡業(yè),但是世界上肯定有很多和女主一樣倒霉的善良人,沒有他大只佬的幫助,那么他們又該怎么辦呢?所以這次他選擇放手。
但是后來遇見了師父。師父告訴他,你已經(jīng)救了女孩兩次了。這說明這種惡業(yè)還是可以解的。用善因來產(chǎn)生善果。便是李鳳儀自己的救贖??梢钥吹街鹘且彩遣粩嗟娜ダ斫夂椭匦滤伎家蚬@件事的,這是一個思考與完善的過程。

后來他倆去吃飯,李鳳儀問他是不是自己前世就是那個日本兵。大只佬沒有正面回應(yīng)她,但也沒有反駁她。那這里就有兩種解釋了。一是,他怕李鳳儀知道自己前世不是日本兵,并沒有造下業(yè),但是今世自己卻要償還業(yè)。這件事太過殘忍所以沒有點明,好讓李鳳儀不要因此自暴自棄。二是,大只佬認同李鳳儀的觀點,所以選擇沉默,表示默認。不過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太影響,整部電影的觀影體驗。無非是,前者冷酷一些,后者溫柔一些。反正都能說得通。


沒有研究過佛學(xué),想不到那么深,也沒有專業(yè)性,僅僅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突然想到少卿大人一句話,肯定是不切題的,但是俗世中人,還是要有信念:
但將行好事,莫要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