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缺愛”的陰影?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我們每個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你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缺愛的環(huán)境下,那長大后的你可能要用一生去彌補這個漏洞。
電影《與瑪格麗特共度的午后》中主人公查而曼就是一個在童年時常常遭受老師的責罵、母親的辱罵和朋友的嘲笑的人,因為他是私生子,所以母親將生活中一切的不順都歸咎于他,把他當做出氣筒養(yǎng)大。心理學上有個“鏡像”的概念,是指父母親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面鏡子,一開始孩子不清楚自己是誰,應該怎么樣,靠著父母親給他的反映、評價,從而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觀念。在查而曼這面心理的鏡子上,他的母親反應給他了怨氣、不滿、痛苦,于是查爾面逐漸長成極度自卑孤獨的人。
??兒時的缺愛程度有深有淺,同時個體面對缺愛現(xiàn)象還會有不同的心態(tài)。所以他所產生的影響不好一概而論。但是無論程度怎么樣,都要及時進行自我疏導或者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不要讓兒時的缺憾影響剩下來的人生質量。童年時期我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愛,這不是我們的錯,更不代表我們一輩子都要帶著這些陰影存活,接下來檸檬就簡單地給大家介紹幾招治愈童年缺愛的方法。
??首先,走出匱乏。天下父母愛自己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他們與孩子相處的模式。那些與孩子相處時經常把善意變憤怒,關愛變責罵的父母往往被孩子們誤解,這會讓雙方在親子關系中距離越拉越遠。所以,那些覺得自己父母沒有給予自己足夠愛的人是不是嘗試勇敢地先邁出溝通的第一步呢?出于對父母,更是對自己的慈悲,我們?yōu)楹尾幌茸呦蚋改傅男哪??用平和甚至是逗趣的語氣和父母回憶回憶童年,將童年印象深刻的傷疤慢慢地告訴父母,說出你的真實感受。讓父母認識到自己愛你的方式出現(xiàn)了偏差。比如《歡樂頌2》中相互算計、忙于工作忽視孩子的曲家夫妻讓曲筱綃在兩種待人標準下長大,導致她說話做事經常尖酸刻薄、總是用刺掩蓋自己的善良。這其實也是一種童年缺愛導致的人格缺陷。但好在最后曲筱綃與父母推心置腹地進行了一次談話,讓父母認識到自己的“失職”,愿意做出彌補。這時候的曲筱綃才是最幸福的曲筱綃。不要逃避重新感受父母愛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父母的愛無可替代,有了這份愛我們才會站在這個社會更有底氣和力量。
??其次,主動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獨立而豐滿的精神世界,帶來對缺失的升華。一個經常笑的人,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她一直很幸運,確實沒什么大煩惱,又或是她有著許多的心酸和不幸,但是她理解了這些不幸。第一種人是上天眷顧的少數(shù)人,而努力奮斗的我們應該希望自己成為第二種人,那種人更強大。所以,對于童年缺少愛的心理陰影,我們比起糾結更應該學會理解。理解父母、理解過去、理解生活從來不公,但也待我們不薄。
在對過去釋懷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構建自己強大的精神世界。比如,熱愛你的工作,使你的工作變成你的事業(yè),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別的事情無法替代的。又比如愛你的朋友和戀人,《請回答1988》里面有一句旁白說:不要等到別人愛你了,你才去喜歡別人。你也可以先愛一個人。這里強調的不是愛情的先后問題,是主動與被動的問題,是如何愛別人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可以是毫無隱藏的表達自己的愛。勇敢的人總是敢于追求感情,他們不計較結果的勇氣是因為內心足夠強大,承擔得起失敗的后果。同樣的,當你勇敢地去喜歡自己的朋友和愛人,敢于將自己愛他們的心赤裸裸地展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你會驚嘆于自己的強大和無畏。但記住,你表達愛的方式一定要是適合對方的。
除了怎么愛別人,我們更要學的聰明一點,正確對待別人的愛。這里有一個心理誤區(qū),人會不自覺地把另一半變成情感的出氣筒,企圖讓對方成為自己的心理醫(yī)生,治愈自己缺愛的問題。但是別人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如果你總是將負面黑暗的情緒傾倒在他的身上,大多數(shù)人都會本能地逃離這種消極的氛圍。所以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承受,這也是為什么安迪不愿意讓小包總插手自己家事的原因,這樣的女人是理智的、智慧的。
??兒時缺乏的愛,會傷害我們但不會一直傷害我們。只要你愿意自我治愈,我們的心不會那么破碎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