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基因原理 - 冠羽種(Crest-Factor)遺傳規(guī)律

虎皮鸚鵡基因基礎原理合集將闡述完整的虎皮鸚鵡變異基因種類及示例?;⑵W鵡基因基礎原理將為虎皮鸚鵡變異基因的介紹做鋪墊,方便后文閱讀。本合集共整理了38種虎皮鸚鵡變異基因,文末將附上對專業(yè)詞匯的解釋。

本集將介紹冠羽種(Crest-Factor)虎皮鸚鵡的繁殖特點。
冠羽種虎皮鸚鵡既不是伴性遺傳,也不是顯性或隱性遺傳,在上一集內(nèi)容中,我們提到冠羽種虎皮鸚鵡是常染色體多基因形狀(A-P-G, Autosome-Poly-Genic),遺傳規(guī)律尚未被完全摸清。
目前有部分冠羽種虎皮鸚鵡基因的理論,但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輔佐這些說法。
有些人對于提高部分冠羽種虎皮鸚鵡的遺傳概率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多為繁殖戶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目前只有一些模型來幫助繁育人預測親鳥后代的花色毛型。
01 抑制理論(The Inhibitor Theory)
抑制理論是關于冠羽種虎皮鸚鵡的第一個經(jīng)過完整闡釋的理論, 于1970年六月被美國堪薩斯大學(Kansas University U.S.A)的 J.E. Fox 博士提出并發(fā)表在《籠養(yǎng)鳥》( Cage Birds )雜志上,用于預測冠羽種虎皮鸚鵡的繁殖。這個理論建立在兩種顯性基因的模型基礎上。
J.E. Fox 博士將這兩種基因取名為:
冠羽種決定基因,Crest Determiner,簡稱 “Cd”
冠羽種誘發(fā)基因,Crest Initiator,簡稱 “Ci”
Cd+和 Ci+用于表示這兩種基因的野生型等位基因。
這個理論包含9種基因型,其中包括:
2種全冠羽(Full Circular)
1種半冠羽(Half Circular)
1種簇狀冠羽(Tufted)
4種帶有冠羽基因(Crestbred),指帶有冠羽種基因但無法通過外觀辨認的鸚鵡
1種完全不含冠羽基因(pure Normal)
下表展示了基于抑制理論的冠羽種虎皮鸚鵡遺傳概率:

如何解讀冠羽種虎皮鸚鵡配對預測表?
表格分為橫軸和縱軸,共10行10列,每個表格都有其對應的橫軸和縱軸上的原始基因種類,起橫縱交叉處的表格代表的就是該原始基因能夠配對出的品種和各個品種的概率。同窩雛鳥的概率或許并不能與表中所示概率相同,但當雛鳥的數(shù)量上升時,每個品種的概率將趨同于表中數(shù)據(jù)。
比如,在半冠羽 X 半冠羽,也就是3X3的情況下,其對應的子代概率為:
? - 3
? - 1,5
也就是,
1/2的概率為基因型3,半冠羽
1/4的概率為基因型1,全冠羽2F(1 Factor Circular,雙因子全冠羽種)
1/4的概率為基因型5,帶冠羽基因的虎皮鸚鵡
以此類推。
02 PE理論
在2004到2011年期間,George Clarke根據(jù)基因的外顯率(penetrance)和表達性(expressivity)多次發(fā)表了一種完全不同于抑制理論的冠羽種虎皮鸚鵡遺傳理論,稱為PE理論。
該理論提出,單顯性冠羽種基因在雙因子狀態(tài)(double factor state)含有100%滲透率,但在單因子狀態(tài)(single factor state)只有20%的滲透率。也就是說,所有雙因子狀態(tài)的冠羽種都能遺傳到一個肉眼可見的冠羽類型,但只有20%的單因子狀態(tài)的冠羽種能遺傳到肉眼可見的。那剩下的80%單因子狀態(tài)的冠羽種不會在外表上體現(xiàn)出冠羽的特征, 但仍然保留冠羽基因。
在PE理論中,無論是單因子冠羽種基因還是無因子(zero factor)冠羽種基因,都用帶冠羽基因(Crestbred)來表示,其中單因子冠羽種基因代表雛鳥絕對擁有一個冠羽基因,而無因子冠羽種基因的鳥雖然并不含有冠羽種基因,但親鳥雙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具有冠羽種基因的。

PE理論的預測更合理,與真實繁育數(shù)據(jù)也更加貼近,但只能用于預測子代冠羽種的數(shù)量,不能精確推算特定冠羽種出現(xiàn)的概率。
什么是帶冠羽基因(Crestbred)的虎皮鸚鵡?
Crestbred特指含有冠羽種基因,但外表不體現(xiàn)任何冠羽特征的虎皮鸚鵡,親鳥中至少一方帶有冠羽種基因或Crestbred基因,并且能在子二代體現(xiàn)出冠羽特征。
也就是說外婆或外公中至少有一個人帶有炫酷頭冠基因,爸爸媽媽都是帶著炫酷基因的普通發(fā)型,兒子或女兒會像隔代遺傳一般重新表現(xiàn)出炫酷頭冠基因的特征。
資料來源:
Budgerigar colour genetics, wikipedia;
Budgie-Info;
Crested Budgies [Full & half circular, tufted, double & triple], PETiSKA;
The PE Theory for the Crested Budgerigar, by George Clarke Western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