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的必然運動
基本粒子的必然運動
玫子
通過前面的文章證明,已經知道了組成萬物萬象的基本粒子就是波粒二象性的合體——波粒子,同時也知道了自轉、公轉以及橢圓軌道的成因。這一講主要是強調波粒子中的粒子——炁元的自轉運動,因為它太重要了,它是人類走出絕望的最關鍵保證!
關于炁元的證明請參看《宇宙真相圖破解之(1)波粒二象性及宇宙空間》。下面的表述非常重要,一定要認真對待,請結合附圖!
1. 波粒子簡要說明
附圖?是炁元及其運行軌道,橢圓的,它們合二為一即叫波粒子,與波粒二象性相對應。注意波粒二象性的波和粒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已經證明。炁元軌道面相當于黃道。絕對物質是理想化的,現實中并不存在,波粒子是現實存在,也就是基本粒子。
附圖?是放大了的炁元,中心那個亮點相當于質心。由于π是無理數,圖?無法成為理想圓球,于是形如圖?和圖?的典型橢球。
2. 運動是必須的
炁元的自轉在《大文章》里有直接或間接證明,尤其在《科學家共識:證明不存在宇宙外面,現行宇宙理論全部崩潰》中很明確。核心答案是整體旋轉,分散后個體保持旋轉狀態(tài)。但基于其重要性有必要再作說明。
2.1 數理分析
根據真相圖知,炁元要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把這些力抽象為F?~F?。從理想層面看,根據橢圓方程,F?→F?是連續(xù)變化的,也就是橢圓半長軸連續(xù)變化到半短軸,然后就是連續(xù)的F?→F?→F?→F?,形成完整且完美周期并周而復始。但退出理想化回到現實,情況就不一樣了:
① 炁元是極端最小,沒有再小了,連續(xù)變化只是為了說明問題,其受力而變化給意識的感覺很突然,要么如圖?,要么如圖?這兩種形態(tài),很像數字電路的0或1,每次只能一個狀態(tài),且不停地轉換,轉換閥值也是已經證明所得的36.5%~63.5%。這個轉換周期就是物理學上的慣性根源。當所受壓力也為整數時,橢球表面的表現為,要么力不夠,要么力過了。這會導致橢球表面的任意一點受力,都會變成要么是圖?,要么是圖?。這種現象表現在旋轉上,就像90o的整數轉動,一個周期360o。每個動作必須走完一個周期,不可半途而廢,也不可逆轉。從一個方向看(如X軸),對應到物理學中的動能和勢能的不停轉換。
② 由證明已經知道力是離不開質量的,F?~F?也相當于來自橢球體,把真相圖中的理想圓球換成橢球,炁元承受四面八方的壓力也就不能絕對相等,導致炁元旋轉。
③ 由于π是無理數,現實中沒有理想橢球,致使橢球在三維坐標中不能絕對均等分割。另外數學中的直線在現實中不存在,直線是時間的函數,在同一時刻、同一位置不能同時出發(fā)兩個炁元,橢球是由炁元“畫”出來的,在三維坐標中的平衡只能是動態(tài)的。因此造成炁元的不停旋轉。
2.2 總結
綜合以上原因及前面的文章:
① 炁元不停地自轉,以保障平衡。當炁元組成物質天體時,形成旋轉狀態(tài)。
② 引申到周期,每個動作都必須是完整的,造成宏觀上的慣性。周期就是時間,時間在微觀上就是這么來的。
③ 炁元的各種運動行為,體現的是動能和勢能的不停轉換,可對應于簡諧運動、單擺運動、圓周(橢圓)運動以及對立統(tǒng)一等。
附圖:炁元的運動

(作者筆名:玫子;本名:李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