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風效應,相信我,點進來就能懂得透透的【羊羊地理|手繪動畫13】

【焚風效應】

一.氣溫垂直遞減率
1.分類:干絕熱遞減率,濕絕熱遞減率

2.結論:空氣在不同濕度狀態(tài)下,氣溫隨海拔變化幅度不一樣
(1)干絕熱遞減率:較干燥空氣與未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濕空氣

(2)濕絕熱遞減率:相對濕度達到飽和狀態(tài)下的空氣

3.濕絕熱遞減率更小的原因: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狀態(tài)后,多余水汽凝結成水滴,冷凝過程中釋放能量

?
00:54
?二.焚風效應
1.定義:焚風是由于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干熱風。
焚風常出現(xiàn)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fā)的一種局部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干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在高壓區(qū),空氣下沉也可產(chǎn)生焚風。
2.現(xiàn)象/過程

(1)溫度約20℃氣流沿著迎風坡從山麓開始爬升(此時為相對濕度尚未飽和的空氣)

(2)爬到1000m處,氣溫降到10℃。由于溫度下降,空氣含水能力降低,超出現(xiàn)有能力的水汽需要液化。液化小水滴飄在空中形成云

空氣給云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力,水滴下落,發(fā)生降水。(空氣濕度相對飽和)

爬到山頂氣溫大約降低至4℃

(3)由于迎風坡發(fā)生過降水,氣流中水汽損失很大,變得很干燥。從背風坡下降過程中溫度變化遵循干絕熱遞減率的規(guī)律

到達背風坡山麓氣溫越24℃,很明顯溫度高于同海拔迎風坡。此時氣流性質偏干熱
Tips:山體從山麓到山頂相對高差越大,氣流經(jīng)歷起伏越大。同海拔地區(qū)迎風坡背風坡兩側溫差可能會更大

?
01:52
?3.分布


?
04:07
?4.小結

它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強度的不同,帶來的后果就可能有差異。
?
04:15
?{練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