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宋玉,一生懷才不遇的大帥哥,千年后只有杜甫最懂他

一口氣看完宋玉
他是陽春白雪的大帥哥,他是屈原的繼承者,他還是連接楚辭和漢賦的橋梁。本期文章讓我們一口氣看完宋玉的一生,宋玉大約在公元前298年出生于楚國鄢城,是宋國公族的后裔,說來也是一位公子哥呢,宋玉從小跟隨著屈原長大,在這樣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熏陶下,宋玉很好地繼承了屈原的詩歌創(chuàng)作藝術(shù),關(guān)于宋玉的生平,并沒有特別詳細(xì)的記錄,眾說紛紜,真的很難分辨真假,《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到,屈原祭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途者,皆好辭而以見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記述得可謂是極為簡略,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他是屈原的弟子,但是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王逸這樣說是毫無依據(jù)可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宋玉出生貧寒,在仕途上也頗不得志,可謂是哪哪兒都不順心,屢次被生活痛擊。
公元節(jié)282年春,宋玉才17歲,還是一個有志青年,景差向景襄王推薦的宋玉,宋玉被任命為文學(xué)侍臣,后又升職成了大夫,長風(fēng)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是宋玉在《高唐賦》中的描寫,大風(fēng)揚(yáng)波,有如山間高凸的田地,宏偉壯麗的山河,萬物一篇欣欣向榮的景象,是否覺得似曾相識?不然怎么說宋玉是屈原詩歌藝術(shù)的直接繼承者呢!
或許是宋玉表現(xiàn)的出色,景襄王二話不說賞了他一塊云夢之田,也就是現(xiàn)在的湖北孝感,這里還有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陽春白雪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最早就出自于宋玉的《對楚王問》,人們常用,貌比潘安,顏如宋玉來形容男子生得很是美貌,由此可見,宋玉是個大美男,又因為他更是位才子,便引來了登徒子的羨慕嫉妒恨!這位心眼極小的人向楚王打小報告,說宋玉好色,楚王當(dāng)下就召見宋玉詢問此事,宋玉是一頓輸出,不僅把自己摘了出來,又讓那位小人獲得了“登徒子”的新代稱,楚襄王又問:不少人都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應(yīng)該自我反思一下呢?宋玉不緊不慢地娓娓道來,從前有一個很會唱歌的人,他唱《下里》《巴人》的時候,好幾千人都跟著他唱,唱《陽阿》《薤露》這樣有些高雅的曲子時,只有幾百個人跟著唱,最后他唱起了《陽春》《白雪》,不能否認(rèn)曲子確實很美,當(dāng)時能唱的有幾個人呢,楚王聽后立即就明白了,不禁對宋玉這個小年輕更加看重了,大家注意,這時候的宋玉才19歲,公元前278年春,宋玉洋洋灑灑寫下了《神女賦》: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jìn)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她剛出現(xiàn)的時候,燦爛的像旭日初升照亮了屋梁,當(dāng)她走近一些的時候,皎潔的像明月灑下的光芒,用格外迷離的筆墨描寫神女,一種似曾相識的朦朧的感覺,增添了神秘感,文字直白露骨外放,頗有屈原的浪漫主義色彩。公元前258年,繼考烈王上任后,宋玉勸諫考烈王連趙,并且毛遂自薦,于是宋玉再為議政大夫,這時的他也才不到半百,不禁想感嘆一句,宋玉進(jìn)入職場也太早了吧!何苦這么折磨自己當(dāng)社畜呢?
公元前252年,黃歇得寵,考烈王便疏遠(yuǎn)了宋玉,為什么相同的套路總要上演這么多次!公元前249年,黃歇架空考烈王,將實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里,宋玉便成了他的眼中釘,罷免了宋玉的一切職務(wù),無力悲傷憤懣一時涌上心頭,《九辯》橫空出世:歲忽忽而遒盡兮,老冉冉而愈弛,心搖悅而日幸兮,然怊悵而無冀。中憯惻之凄愴兮,長太兮而增欷。歲月在恍惚中又迫近了年尾,年紀(jì)越老,心志也跟著在衰竭,心意搖動,每日總生起些期盼,可又惆悵,這都是在白日做夢,沉痛迫中腸啊,我心苦楚,長長的嘆息一聲。時間過得真的好快,一眨眼宋玉就年過半百了,還要被奸人陷害,落得這般下場,心中的失意悲愴,借著秋天的萬木黃落,山川蕭瑟,抒發(fā)的酣暢淋漓,顯示出楚騷精神的浪漫主義色彩。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享年76歲,宋玉這一生談不上顛沛流離,但確實也命途多舛,小小年紀(jì)走仕途這條路,卻遲遲不能真正得意,真是生不逢時,令人惋惜,好在留下了許多篇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作品,對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yuǎn),杜甫在《詠懷古跡》中寫道: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詩,草木凋零是因為知道宋玉的悲傷,文采灑脫,學(xué)問淵博,可以當(dāng)我的老師。學(xué)者們對宋玉有個評價,承接屈原騷體之遺風(fēng),開創(chuàng)漢代文賦之先河,宋玉在文壇上的地位相當(dāng)于傳承者和引領(lǐng)者,清代大儒王夫之也稱贊宋玉為:故嗣三閭者,唯玉一人而已,這個“玉”就是宋玉,后人多以屈宋并稱,可見宋玉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而我們懷念宋玉正是懷念中國人骨子里那一抹傳自先秦的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