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風中飄蕩的思緒
我在浙江已經寓居兩年了,畢業(yè)以來,這個大環(huán)境蕭條情況下,我對這份工作是十分珍惜的。久在他鄉(xiāng),卻難免有些憂愁。在這夏日的晚風下,徹徹底底的爆發(fā)開來,愁緒難排,倒不如記下來。 我總是感嘆時日蹉跎,恍惚中以為自己還是那個在夏夜蟬鳴聲中,伴著朗月清風怡然入睡的小孩。抬眼見到的還會是母親的臉,可是異地他鄉(xiāng)的游子,哪怕等到了九月重陽的佳節(jié),登高望去舉目無親。悲愴的情感自胸腔中發(fā)出,也不能由其發(fā)嘯,只能掩面而泣,獨獨自勉。 我努力的去回想,小時候母親的臉。是什么樣子呢?記憶飄忽中,已經是說不清楚了。不會是年節(jié)回家時所看到的:皺紋漸起,雙鬢染霜的模樣。我想,年輕時候的母親,是個會在夏日的晚風里為我溫柔哼著歌,輕輕扇著蒲扇哄我睡覺的人。我要把一切溫柔慈愛的形容都加上去,要扎著麻花辮,眼神是溫柔平靜的,動作會輕緩親昵…..是的,定然是這樣的! 鄉(xiāng)愁繞在我的心頭,并不會因為我用文字記錄下來而有所好轉,它像是山間的溪水,潺潺流淌,經久不絕。 腦海里升起了回家的念頭,我想回家去,想回到那個兒時的盛夏去。那時的風也像今天的風這么清苦嗎?模糊的記憶泛起,當時的風拂過,沒有吹起夏日的悶熱,也沒有趕走噪耳的蟬。母親哼的調是什么呢?母親臉上有沒有沁下幾滴汗水?全然記不得了。當時只道是尋常。 風又怎么會有變化呢,它還是吹不開夏日的沉悶,也送不走心底的煩躁。我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再也記不起那時的人和物。變的是什么呢,自然是我。只能望這明月寄去思愁,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