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戀,“隱形”性取向的興起,改變我們對性的看法
長期在陰影中的無性戀,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它可以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和他們的身份,并改變我們對性的看法。
在4月6日的直播視頻流中,英國模特和無性戀活動家Yasmin Benoit主持了一個小組討論,參與者來自比利時、巴西、越南、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尼日利亞。他們都被認為是無性戀。作為紀念首個國際無性戀日活動的一部分,小組成員討論了他們參與各自國家無性戀社區(qū)的情況。
他們的經(jīng)歷各不相同,從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到面臨危險。在比利時,Martine說她得到了政府和該國LGBTQ+組織的支持和包容。另一方面,尼日利亞的Jan指出,法律“將酷兒聚會定為刑事犯罪”。
事實上,無性戀,通常被定義為不經(jīng)歷性吸引力,或被稱為“隱形性取向”。
它往往被誤解,人們傾向于不相信一個人真的可以是無性戀,或者他們完全拒絕無性戀。全球無性戀可見性和教育網(wǎng)絡 (AVEN) 項目團隊成員邁克爾·多雷表示,對無性戀的常見誤解包括認為無性戀等同于單身,或者它是一種選擇(它是一種取向,不是可以選擇的)。
盡管存在困惑和排斥,但在過去十年中,無性戀的聲音越來越大,他們要求得到承認。個人、活動家和團體已經(jīng)開始向更多的觀眾講述他們的故事,并在世界各地驕傲的游行。因此,隨著新的國際節(jié)日的到來,許多旨在擺脫無性戀的舉措不斷涌現(xiàn)。
對無性戀的有限認識,使得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更難意識到他們的身份,即使是千禧一代。
住在墨西哥的阿納希·查爾斯 (Anahí Charles) 在中學時就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與同齡人不同。雖然他們都喜歡美國后街男孩的成員,但查爾斯不太明白這種吸引力。她說,它們看起來“美”,但她無法理解是什么讓她的朋友對它們?nèi)绱酥浴?/p>
同樣,在美國,28歲的瑪麗莎·曼努埃爾也難以說明白自己的定位。她在高中時第一次聽到“無性戀”這個詞,但她“誤解”了它的含義?!坝腥烁嬖V我,這意味著想要獨處的人”她回憶道“我喜歡和人在一起?!?/p>
在莫斯科,20歲的丹尼爾出于安全考慮隱瞞了自己的姓氏,他說他所在的 ace/aro社區(qū)只有大約 50 名成員?!皼]有多少人知道像‘無性戀’這樣的術(shù)語,”他說,部分原因可能是該國對LGBTQ+社區(qū)的不容忍。
如今,亞洲各國對無性戀的認識不斷提高,雖然這是進步的好兆頭,但人們正在繼續(xù)誤解無性戀。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和無性戀是人類正常的性取向,它并不是選擇或者疾病,今天從了解它開始,也許就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們自己。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