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讀完了?《書讀完了》。

2022-10-28 17:46 作者:Drcabin  | 我要投稿

國慶當我把這本書加入到weread書架上的時候,根本沒想過自己竟然能真的看完。

畢竟我的書架上已經(jīng)有太多加入但沒看完的書了。

作者金克木是個聰明人。

什么叫聰明人?對于我這種研究方向?qū)儆谥形鹘Y合的人來說,聰明人就是不拘泥于東,也不拘泥于西。心里懂中,腦子里懂西。

這種人很少,故雖然這本書無明顯體系,為雜文編匯,但其中露出來一鱗半爪,已值得一讀。

中西醫(yī)成型慢,別人學一種思想,你要學兩種。稍有不慎,走火入魔,混了個不中不西,就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開藥機器。

書讀完了,就跟自然數(shù)之和為﹣1/12一樣。大家都知道自然數(shù)之和是正無窮,也知道書是讀不完的,但問題的答案還真就不止一種。

金克木的書單,一半文,一半史:《易》《詩》《書》《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文選》《史記》《資治通鑒》,加上《續(xù)資治通鑒》(畢沅等的)、《文獻通考》。

回想起來,大一上醫(yī)古文的時候,老師說三十歲以前要把唐以前的書都看完,現(xiàn)在想想,應該也是上面這幾本。說實話,如果不學這個專業(yè),這些書,我有99%的可能,一輩子也看不完。

這本書讀下來,給人的大致感覺,是金克木對于文化的理解,比較強調(diào)語言、符號。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起跑線的理論:

◆ 《存在與虛無》·《邏輯哲學論》·《心經(jīng)》

>> 面對一本哲學書的譯本,也不能先知道自己是不是和對方站在同一條線上;若不在一起,也不知道離開有多遠。例如這三本書(都是譯本),我們怎么讀?譯本是通過譯者解說的,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是經(jīng)過譯者的“原來”而得出來的作者的“原來”,還得依據(jù)我們自己的“原來”去“懂”他們。

照我的粗淺看法,讀哲學書的前提是和對方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先明白他提出的是什么問題,先得有什么預備動作或“助跑”,然后和他一同齊步前進,隨時問答。

如果外文、古文、哲學家、哲學書一點都不知道,那就是在門限以外,是“檻外人”了。

不妨舉個例。薩特不是教授,但他的書《存在與虛無》仍像黑格爾的講義,是為“檻內(nèi)人”寫的。盡管是那么厚的一大本,仍然有許多話沒有寫進去。開頭第一句是:“近代思想把存在物還原為一系列顯露存在的顯象?!苯又f,其目的是要“用現(xiàn)象的一元論來代替”二元論。隨后問:“這種嘗試成功了嗎?”這是全書的起點,但起跳以前的“助跑”都省略了。那是在“檻外”的,認為讀者早該知道的;要不然,何必來看這本書呢?書的第一段是接著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說的。現(xiàn)象也罷,顯象也罷,這些哲學術語對于專業(yè)哲學家來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一般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講的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提出問題的。他講“存在”,這是接著海德格爾說的,那又在“檻外”了。他這段話其實很簡單,并不難懂,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比《老子》的“道可道”差遠了。但他是對“檻內(nèi)人”講的。我們讀時又有兩道障礙。一道是:現(xiàn)象學的提出正在物理學家馬赫的哲學著作《感覺之分析》以后。馬赫引出的哲學理論曾經(jīng)有人打算引入馬克思主義而遭到一巴掌打翻在地,以致我們只知道那是唯心論,至于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我們就不大了了。馬赫的問題是從康德的學說引起的??上яR赫和康德的書雖然早已譯出,而且王國維早就曾“四讀康德之《批判》”(大概是日譯本),但他們想的是什么,一般人還不大清楚;這就不容易明白現(xiàn)象學的思想,也就不好讀薩特的這本書了。另一道障礙是:為什么他們要忙于解決二元論的問題?究竟什么是二元論?是不是和一神教有關?不但我們長久習慣于用唯心、唯物兩大陣營來分別一元、二元,不大管其他分法,而且我們中國向來就不以多少元為意。從古就習慣于說什么“一陰一陽之謂道”,什么“有理有氣”,道配德,仁對義,總是作對聯(lián)?!按笠唤y(tǒng)”和太極圖也是統(tǒng)一了對立的東西。這不是歐洲人思想中的一元和二元。我們和他們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我們同羅馬帝國的人也許比同現(xiàn)代歐洲人通話還容易些。由于這兩道障礙都在“檻外”,所以若沒有一段“助跑”,那么我們和薩特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對于他以后說的話就會恍恍惚惚似懂非懂往往“斷章取義”了。其實若到了“檻內(nèi)”,他的話中意思本來是再明白不過的,只是詞句有些別扭。那時便可以問“顯象”、“現(xiàn)象”之類術語問題。否則會條理錯亂而“走火入魔”的。

讀了這么多年書,再往下讀,心里也應該明白,學習有其門檻,讀書有起跑線。好比學習腫瘤學,門檻在哪里?自然是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背后的生物學基礎:基因到蛋白質(zhì)再到表型,從單個細胞的增殖 周期 死亡,到腫瘤細胞與間質(zhì)細胞的相互作用,再到腫瘤組織對于人體全身器官系統(tǒng)的擾動??茨[瘤文獻,起跑線在哪里?至少需要明白臨床科研的流程和指標。實驗設計、ORR OS PFS HR?生存曲線 隨機 分組 對照……

所以學中醫(yī)對我來說,就很難。因為我不知道學中醫(yī)的門檻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想看古籍,起跑線是畫在哪里。

◆ 《存在與虛無》·《邏輯哲學論》·《心經(jīng)》

>> 簡單說,有兩種“懂”:一是照原來的“懂”,二是我“懂”了,原來是這樣的。前一種是老師教學生時要求的。學生能把書上的話或先生的話復述出來,盡管經(jīng)過排列組合有所增減,仍是原來樣子。這是答題,是“懂”了。這可以說是“忘我”之讀。以原來的為主,我極力鉆進去,照他的話了解,照他的話復述,我變成了他,“懂”了。(是不是真正能變成了他,可以不管。)后一種是照舊認為我化成了他,其實是把他化成了我。這就是用我的“原來”去“懂”他的“原來”,化出來的是他,又是我,還可以說不是他也不是我。這也是“懂”了。這時仿佛左右逢源大徹大悟。這兩種“懂”并不是隔絕的,但推到極端的人會互相菲薄。我國人讀古書、解古書自來便有這兩種“懂”法。讀佛經(jīng)譯本也是一樣。外文變成漢文也就類似另一種古文了。古文本來也類似一種外文。

再次感嘆,金克木實在是個聰明人,可以將《存在與虛無》、《邏輯哲學論》、《心經(jīng)》三本書一起看。你要問我,薩特和心經(jīng) 到底有什么共同點,我答不上來,因為我既不懂薩特,也不懂心經(jīng),更沒細看過維特根斯坦。但既然金克木這個聰明人說有共同點,那我就拾人牙慧,也說一句東西方相通吧。

知道相通的同時,也要知道相異在哪里。前一個問題回答起來,就已經(jīng)很難,想要回答后一個問題,便又是一個大工程。我這里自知水平不足,還是直接引用金克木的意見比較穩(wěn)妥

那么,試問,我們的文化思想中突出而不遜于別人的是什么呢?前面提到了史學,在思想上,我想是中國式的美學或藝術哲學。我們本來是藝術的國家。漢族的文化傳統(tǒng)是藝術的?!皩W”起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八嚒敝杏行g,有技,有哲學思想,從彩陶和龜甲文字就開始了。有文藝又有武藝。哲學書的文章好。史書是文學作品。打仗是高深藝術?;实圩髟姰嫯嫛N覀兊牧晳T思維方式是藝術的,不是數(shù)學的;是史學的,不是哲學的。二十多年前不是興起過一場美學辯論嗎?近來不是又興起了對美學研究的熱心嗎?偏愛在此。我們喜歡用“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我們的文化思想的特色和研究突破口恐怕不在歐洲式的哲學而在中國式的藝術觀。若現(xiàn)在忽略了,錯過了,將來恐怕就難以挽回了。歷史是可以重復的,但是不能倒轉的。

這里作者表達了對傳統(tǒng)文化難以繼承的擔憂,但是在另一篇文章《顯文化·隱文化》里的觀點,倒是也啟發(fā)了我不少:

◆ 顯文化·隱文化

>> 他們喜歡的是一個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而不是盤古鑿開混沌,也不是一個人統(tǒng)率一切。

>> 在中國漢人心中,無論今古,有數(shù)就有序。數(shù)和序是顯露出來的符號。意義是隱藏在里面的。解說是連接二者的,可以說是要求“深厚”的,即,由表到里,由形到心,由顯到隱。

許多人認為,中國之弱就是因為不好武。這是真的嗎?且看這部上古文告集?!陡适摹贰敦氛鳌贰稖摹贰短┦摹贰赌潦摹贰洞笳a》《秦誓》都是戰(zhàn)時文告。還有一些篇是戰(zhàn)后的“安民告示”。首先就是商湯用武力推翻并流放了夏王桀以后,“有慚德”,說是怕“來世以臺(我)為口實”。于是發(fā)了《仲虺之誥》以自辯。在刻甲骨的年代以前未必能作出這樣的文章,但也不會全是很晚的偽作。文開頭就說:“唯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其中不僅未說打仗不好,反而是東征西征都是應老百姓的要求。(亦見《孟子》。)再看據(jù)說是孔子編訂的《春秋》,這更是一部戰(zhàn)爭編年史。以后的,可以翻看《資治通鑒》及其續(xù)編,征伐之事史不絕書。流傳在民間的幾部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都是講打仗的。不講打仗的《金瓶梅》是禁書,末尾也提到打仗?!剁R花緣》、《儒林外史》是有文之人看的,也免不了寫一點打仗和武術?!都t樓夢》言情不言武,也還要加上一員女將“不系明珠系寶刀”。柳湘蓮還很會打架。焦大是打仗中立功的。詩歌和戲曲中少不了武。文人罵武,但事實上武事不斷而且好武的文人也不少。詩人辛棄疾、陸游是最有名的。能不能說,有文的文化中不但藏著無文的文化,而且還有大量的“武化”。

>> 文顯武隱。

>> 不知隱文化,難以明白顯文化。

隱文化,顯文化。誰隱,誰顯?看完這篇文章,再結合金克木在前面幾篇文章中強調(diào)語言對人思維的重要性(這亦是維特根斯坦的主張),我才有點明白,即使已經(jīng)接受了十幾年的科學教育,看似在我身上“顯”的是西方的,是科學的,是邏輯的,但只要自己還是說中文,就始終擺脫不了幾千年來施加于中國人身上的思想范式,這是“隱”。

現(xiàn)在既然選擇了中西結合,那就注定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將“顯”“隱”調(diào)和。

其余部分,不再自行發(fā)揮,只是單純摘抄原文,作為讀書筆記,附于文末:

◆ 讀書——讀語言世界

>> 只知其同,不知其異,更沒有知道解說的重要,不知道所知的世界是個經(jīng)過解說的世界,好比經(jīng)過注釋的書,而且對解說也還需要經(jīng)過解說。由此我一世也未能解開世界的九連環(huán),不知道這個連環(huán)的整體。


◆ 虛字·抽象畫·六法

>> 將中國、歐洲、印度、日本的語言和其中的思想習慣比一比,這是一件極有趣味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比較知道一點漢語中的思想習慣。我覺得,好像比別的語言思想更為突出不同的是符號性質(zhì)特強。這引出兩方面:一是特別喜歡對偶,對于對偶很敏感。好像代數(shù)符號,總有正負兩面。二是特別喜歡形象,善于用形象表達抽象。符號有兩個基本點:一是能為感覺所知。在這方面,我們重形過于重聲。二是由本身引出另外的“意義”。這不僅是外國所謂“隱喻”。這兩者是漢字的特點,也是漢語的特點,又是我們思想習慣的特點。符號化的語言和思想,外國不是沒有,只是不如中國的強烈、普遍、持久?!把越歼h”,“因指見月”,是我們的特長。這兩句話中也都有對偶,有形象(近、遠,指、月)。

>> 在這方面,我們重形過于重聲。二是由本身引出另外的“意義”。這不僅是外國所謂“隱喻”。這兩者是漢字的特點,也是漢語的特點,又是我們思想習慣的特點。符號化的語言和思想,外國不是沒有,只是不如中國的強烈、普遍、持久?!把越歼h”,“因指見月”,是我們的特長。這兩句話中也都有對偶,有形象(近、遠,指、月)。古今這類例子不可勝舉,不限于詩、賦。有興趣可以從古書一直查到報紙,俯拾即是。“

>> 世界語中有個標示疑問的詞,不知創(chuàng)造者柴門霍甫是不是從漢語得到靈感。

>> 我越來越覺得中國古人的符號思想,由顯見隱,由此及彼,“見微知著”,在古書中處處可見。


◆ 文體四邊形

>>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文化三型·中國四學

>> 因為文化中的“人”不一樣。在中外對話中恐怕不止是人、心、物、法這幾個詞各講各的,還有別的詞,由于意義有差別,也是對話的障礙。

>> 不但由他可以上溯朱熹、陸九淵直到漢代的《大學》,而且可以由他的“知行合一”下接孫中山的“知難行易”。

◆ 從孔夫子到孔乙己


>> 君父是一體,所以這二字實是一事,就是忠于一個活人,在家是父,在國是君。這要無條件的,主動的服從,崇拜。外國多有宗教,拜一個上帝或不止一個神。以一個活人為神而且人死成神的以中國為首。所以中國不產(chǎn)生外國那樣的宗教而可以收容外國神。連“宗教”這個詞也是外來的。


>> 人,生、老、病、死;物,成、住、壞、空。陰陽能括一切。一切有序,成場。


◆ 臺詞·潛臺詞

>> 歐洲人論文,從德里達上溯一直到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對于潛臺詞的重視似乎都不如中國。


◆ 古“讀書無用論”

>> 認“讀書無用”者即認書生無用者,也只有兩派。武官不喜文官是一派。文人也不喜文人是又一派。


◆ 一夢三千年:周公

>> 外國人不懂諸葛亮,又不懂曹操,就不懂中國人。若從根本上說,不懂周公就不懂中國人。擴大化了的難分解,不易懂,不如原始的比較容易像語言一樣“分節(jié)”了解。晚期的宰相如李鴻章,就難懂。周公得美名。李大人受惡名。他是長江航運招商局的大股東,是大資本家,在第一批由官僚轉化的資產(chǎn)階級之列,這一點誰記得?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不是他主張打的。打敗了,主戰(zhàn)的皇帝和大臣沒責任,卻要他去日本求和。他在馬關挨了一槍,又招來俄國干涉,才使日本軍閥肯在稍稍降低條件的條約上簽字。義和團也不是他召進京城殺“洋鬼子”和“二毛子”的。八國聯(lián)軍來了,慈禧太后跑了,面臨“瓜分”亡國,又派他來喪權辱國一次,再戴一頂漢奸帽子。主犯隱藏,從犯遭殃。自古沒有犯錯誤的皇帝,帝王永遠正確,亡國怪手下不盡忠。但這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李鴻章打仗起家,聯(lián)絡外國人又周游列國見過世面,辦海軍,辦陸軍,辦招商局,讓外國人開礦修鐵路,接替曾國藩,終于挖空了滿族朝廷,由他的“北洋”將領袁世凱等人接班。他本想“以夷制夷”,結果是“以夷制夏”。無數(shù)資本家都是買辦化身。他做“周公末世”,恐怕周公在天之靈未必愿意。然而末世周公只怕也只能是這樣。功罪難以評說,還是看看“周公


◆ 荒誕顏回傳

>> 孔子稱贊顏回時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就是“貧而樂”。什么叫“一簞食”?他一個人還是一家,吃一頓還是一天?難道他一人一頓要吃一大鍋飯?還是說只吃飯沒有菜?“一瓢飲”是不是只有一瓢水喝?一次水太多,一天又太少。住在陋巷里是出不起高價房租嗎?受不了這種“其憂”的“人”是誰?是左鄰右舍嗎?“巷”是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住客個個愁眉苦臉,只顏回一個人“樂”,所以真是“賢”哪!是“不改其樂”,可見在這以前一直是“樂”到了“陋巷”里只剩一簞一瓢吃喝了還是“樂”,這才叫“不改”。這是能上又能下,不管環(huán)境遭遇飲食居住變壞,照舊樂呵呵,好極了??墒菫槭裁磿兓??他是一個單身漢嗎?《論語》里只說他有父親,未說有妻子兒女。他靠什么生活?是待業(yè)青年嗎?奇怪的是,當過“大夫”即部長級的官的老師孔子竟不幫助,反而叫好??鬃诱f過,“君子周急不繼富?!彼袀€門人去做官,他送去“粟九百”,門人不受,“辭”,他還堅決給,說可以轉送“鄰里鄉(xiāng)黨”。這不是“繼富”,接濟富人嗎?顏回受苦,急需救援,他不送一點“粟”去,怎么不肯“周急”,援助急需的人?這位最可愛的大弟子死時,顏回的父親顏路去請孔子給車子“以為之槨”。孔子不肯,說是自己當過大夫,是官,不是百姓,不能“徒行”不坐車??鬃拥拈T人,也就是顏回的同學,“厚葬”顏回??鬃硬毁澇?,說自己的兒子死時也沒有給他車子,嘆道:“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這是父子師徒之間的“禮”嗎?生不送糧,死不給車,自己一定要擺官架子,還不是現(xiàn)任,是退休了的。

>> 看來顏回是個荒誕的人,孔子是一位超現(xiàn)實主義者。

>> 原來古書可以當做現(xiàn)代新書。想把自己古代化,書就難懂。想把古書古人現(xiàn)代化,那就不難懂。兩千年前的,一百年前的,前年去年的,昨天的,古話都可以化做今天或者明天的話。這就是說把文字語言當做可以含有各種意義因而能夠傳達各種信息的符號,只看你用什么密碼本去破譯。什么經(jīng)史子集,禪師或朱熹或王陽明或其他人的什么“語錄”都和最早的“語錄”《論語》一樣,和八八六十四卦形象的“爻辭”解說以及越來越多的直到今天明天的解說一樣。這是不是人類文化中的中國特色?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說不定。


◆ 試說武則天

>> 武女士實在是中華民族(不止是漢族)的復雜文化心理凝結的晶體。她是古代的,又是現(xiàn)代的,是女的,又是男的。她一生關鍵是在出宮入廟當尼姑“閉關”修行時。


◆ 三訪九方子

>> 書里記載,講的多是好話,做的多是壞事。

>> 好!秦王要強好戰(zhàn),現(xiàn)代戰(zhàn)爭更是比賽千里馬的快跑。誰能先看清對方就能先發(fā)制人。然而我能使你看錯,指鹿為馬,那我就能后發(fā)制人。你堆積大量破壞物不過是炸毀你自己。你把自己當作了敵人。鹿比馬快,可不是馬。


◆ 孔乙己外傳

>> “一言難盡。簡言之,我一交摔倒,昏了過去,人事不知。過了也不知多少年月,忽然醒來。眼前有三位洋人,兩男一女。兩位德先生,一位賽女士……”“怎么會有兩個德先生?”“一分為二,德就是民主。有布爾喬亞階級民主,有普羅階級民主,所以是兩個?!笨滓壹旱恼Z言也現(xiàn)代化了,口音當然照舊?!百愊壬趺粗挥幸粋€,又是女的?”“也是一分為二。人類首先是依照性別分為男女。女權運動興起后,把難以劃分階級的賽先生搶過去,說是男權吵民主,女權要科學。不過救我的不是他們,是另外一些人,大概是醫(yī)生。德先生,一是德國的康德,一是法國的孔德;賽女士是美國的賽珍珠。虧得賽女士會講一口中國淮河流域口音的話。要不然,我怎么能和他們談話?”


◆ 后記

>> 喜歡讀書的人,不一定出于功利目的,多讀書、長學問至少可以開闊眼界,愉悅自身。老一代人將他們讀書的方法、經(jīng)驗告訴大家,或許可以讓人少走些彎路,了解那一代人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做學問,是否也自有其意味呢?這本《書讀完了》是從父親諸多文章中選出的,記錄了父親讀書、治學的心得和體會,對喜歡讀書的現(xiàn)代人來說,或者也不無裨益吧。

細胞有周期,氣候有周期,經(jīng)濟有周期,歷史也有周期。想要跳出歷史周期律,可能嗎?

cabin.

10.28

書讀完了?《書讀完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秀山| 顺平县| 马龙县| 垦利县| 牟定县| 古蔺县| 东兴市| 阳山县| 开封县| 巴彦县| 大余县| 扎赉特旗| 怀来县| 康乐县| 精河县| 荣昌县| 祁东县| 盐城市| 贵德县| 泰安市| 瓦房店市| 海原县| 淄博市| 上杭县| 若羌县| 上高县| 兴海县| 枣强县| 阿荣旗| 贺州市| 兴隆县| 大竹县| 黔西| 平潭县| 长寿区| 黄大仙区| 沙坪坝区| 彝良县| 牙克石市| 隆安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