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江山如故承,文字版與簡評
★江山如故承包文字版。下文技能描述照抄原文。
★下文用“★、●”開頭的是我的吐槽,技能描述下面緊跟著沒空行的“☆”是說明書上的注。其他“☆”也是我的吐槽。
★拆包視頻↓


孫策,男,吳,4勾玉,問鼎的霸王
獨行: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視為使用一張以任意角色為目標的【決斗】,此牌結算過程中,所有目標角色的手牌均視為【殺】。
猘橫:鎖定技,當你使用牌對目標角色造成傷害時,若其于此回合內(nèi)使用或打出牌響應過你使用的牌,則此傷害+1。
詐死:限定技,當你受到致命傷害時,你可以防止之,你失去“猘橫”并獲得“制衡”,然后令你不計入座次和距離計算直到你對其他角色使用牌或當你受到傷害后。
霸世:主公技,當你需要打出【殺】或【閃】時,你可以令其他吳勢力角色各選擇是否代替你打出。
★◇制衡: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棄置任意張牌,摸等量的牌。若以此法失去所有手牌,則多摸一張牌。
★主公技肉眼可見的和陸遜的無限LOOP。
★技能組簡單粗暴的全場決斗。敢響應打兩血。強制變殺禁止無懈酒桃。敢反拍老子有詐死。
★詐死之后大部分牌都不能對孫策使用,很多技能也不能選擇孫策。孫策就能蹲在角落里慢慢制衡回狀態(tài)順便看著其他人互毆。差不多的時候再出手。
★“不計入座次和距離計算”是兩句。
☆不計入座次計算就是判斷上下家的時候跳過孫策。但這里引發(fā)一個問題就是回合的生成,你的回合結束按理說是你的下家動,但這時候中間有一個詐死的孫策。設計本意孫策肯定是有回合的否則拿了制衡干嘛。就只能口胡村規(guī)。
☆不計入距離計算就是你和其他角色互相不在對方的攻擊范圍內(nèi)。你和其他角色不能相互發(fā)動和距離、范圍相關的技能(黷武)或者相互使用涉及特定距離的目標的牌(順手牽羊)。這些技能若為狀態(tài)類(馬術)則不會影響到你。
☆所以孫策想解除詐死,只需要發(fā)動獨行就可以。使用【決斗】和距離、座次都無關。
★總之,有口胡的成分在。大不了表演一個真人詐死。

問鼎的霸王孫策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相距于官渡,孫策陰欲襲許昌,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fā),會為許貢門客所刺,遂將計就計,江東盡托于孫權,詐死以待天時。同年八月,曹、袁決戰(zhàn),孫策親冒矢石,斬將刈旗,得揚、豫之地。曹操敗走冀、青,劉備遠遁荊、益。而后歷時七年,孫策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于洛陽稱帝,建霸王未竟之功業(yè)。孫權上表求吳王號,策封權為仲帝,令其共治天下。
★編得很好,下次不要再編了。

新概念
雙勢力武將:游戲開始時,你須選擇一個武將牌上對應的勢力。
勢力技能:若你的當前勢力與對應的勢力技相同,則此技能生效。
變更勢力:你將勢力變更至與當前勢力不同的任意勢力。

許貢,男,吳,3勾玉,獨計擊流
表召:準備階段,你可以依次選擇兩名其他角色,直到你的下回合開始時或你死亡后,你此次選擇的第一名角色對第二名角色使用牌無次數(shù)距離限制,且第二名角色對你使用的牌造成的傷害+1。
業(yè)仇:當你死亡時,你可以選擇一名其他角色,當其于本局游戲內(nèi)受到致命傷害時,其令此傷害翻倍。
☆致命傷害:大于等于你的體力值的傷害。
★套了線上版的名字,技能含義相同但換了一種表現(xiàn)形式。
★表召倒是沒有表了,直接召喚,變成驅(qū)虎吞狼,與此同時自己的生命也受到狼的威脅。
★隨包貼心附贈了兩張指示卡發(fā)給兩名其他角色。
★這個許貢單挑的時候3血白板,雖然正常情況下他也活不到單挑。
★業(yè)仇提出了“致命傷害”的描述,并備注了含義。孫策那里當場就用上了。
☆但是參考線上的話,傷害翻倍的時機其實是比較早的,而致命傷害的判斷時機是比較晚的。當然線下可以口胡。
★注意是每一次致命傷害都會翻倍。實際上大部分情況下約等于1血的時候每次傷害都是2點。
嚴夫人,女,群,3勾玉,霜天薄裳
讒逆: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名其他角色并交給其至少一張手牌,然后其可以將至多等量的手牌當【決斗】使用;當其因此【決斗】而造成傷害后,其摸X張牌;當其因此【決斗】而受到傷害后,你棄置所有手牌(X為其轉(zhuǎn)化此【決斗】的牌數(shù))。
匿伏:鎖定技,每名角色的回合結束時,你將手牌摸至或棄至三張。
★搬運十周年嚴夫人。沒變。
★如果能為這個【決斗】增加目標,則每次通過該【決斗】造成或受到傷害都會觸發(fā)一次后續(xù)。
淳于瓊,男,群,4勾玉,烏巢酒仙
倉儲:每名角色的結束階段,你可以令至多X名角色各摸一張牌,若X大于存活角色數(shù),則改為各摸兩張牌(X為你此回合得到的牌數(shù))。
失守:鎖定技,當你使用【酒】時,你摸三張牌,然后你于此回合內(nèi)不能使用牌。當你受到火焰?zhèn)?,“倉儲”失效直到你下回合結束時。
★倉儲相當于一個倍化收益。本回合你拿到一張牌,那么結束階段就能發(fā)一張牌。拿到兩張牌,結束階段就能兩個人各發(fā)一張牌。回合內(nèi)有摸牌階段保底兩張牌,回合外也能觸發(fā),配合很多。
★所以失守的二效果會讓倉儲失效一段時間,別的不說,至少淳于瓊回合內(nèi)那一次是一定會沒了的。只能說火焰?zhèn)δ芏憔投惆?,就怕在下家回合?nèi)中招,那就要白板一整輪了。
★失守使用酒摸三張牌自閉不一定是壞事,至少瀕死回復一下摸三張牌還是很香的。干喝悶酒也能為倉儲堆摸牌人數(shù)。壞處是摸到什么好東西都不能用,以及瀕死喝酒觸發(fā)的話還有可能完殺自己。
★難怪倉儲寫結束階段,原來失守會無效到回合結束時。
陶謙,男,群,3勾玉,膺秉溫仁
招禍:鎖定技,當其他角色進入瀕死狀態(tài)時,你將體力上限減至1點,然后你摸X張牌(X為你此次減少的體力上限值)。
義襄:鎖定技,其他角色于其出牌階段內(nèi)使用的:第一張牌,對你造成的傷害-1;第二張牌,若為黑色,則此牌對你無效。
揖讓: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展示你所有的非基本牌并將這些牌交給一名其他角色,然后若其體力上限大于你,則你將體力上限加至與其相同,回復X點體力(X為你此次給出的非基本牌數(shù))。
★十周年陶謙,揖讓增加了沒用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因為只展示所有非基本牌,誰知道你有沒有全展示。
★每次都要把非基本牌全給,很容易斷非基本。只要揖讓斷一次,就一直1上限,很難受,還沒法再次招禍摸牌,就更難受。
★義襄的防御屬實一般,對面掛倆裝備你義襄不攻自破。
袁譚袁尚,男,群,4勾玉,操戈同室
內(nèi)伐: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摸兩張牌,然后棄置一張牌并展示所有手牌直到此回合結束,若棄置的牌:是基本牌,此回合:你不能使用非基本牌、你可以多使用X張【殺】且可以多選擇一個目標;不是基本牌,此回合:你不能使用基本牌、你使用普通錦囊牌時可以多選擇或少選擇一個目標、你首次使用裝備牌時摸X張牌(X為手牌中因本技能效果而不能使用的牌數(shù),至少為1且至多為5)。
★搬運OL但削弱。不能獲得場上一張牌,手牌必須一直展示(為什么要一直展示呢?),裝備摸牌只有一次。
☆唯一的加強是X至少為1,下限比OL高一點點點。
★沒有提到額外目標的距離是否限制,沒有說明X是否實時變化(不變的話為什么要一直展示手牌呢?)。(但能確定是在OL基礎上改的所以都按OL走吧)
★然后就是這描述冒號接冒號,標點符號屬實是用得很不規(guī)范了。
高覽,男,群,4勾玉,絕擊堅營
峻攻:出牌階段,你可以棄置X張牌或失去X點體力,然后視為你對一名其他角色使用一張無次數(shù)距離限制的【殺】,若此【殺】造成傷害,則于此回合內(nèi)本技能失效(X為你此回合發(fā)動本技能的次數(shù))。
等力:當你使用【殺】指定其他角色為目標時或當你成為其他角色使用【殺】的目標時,若你的體力值與其相等,則你可以摸一張牌。
★搬運移動版高覽。完全一致。
★注意等力時機很早,鐵騎鎖不住的那種早。
★兩個技能聯(lián)動的多刀還是挺猛的,峻攻可以調(diào)整手牌數(shù)或體力值便于觸發(fā)等力摸牌。
麴義,男,群,4勾玉,名門的驍將
伏騎:鎖定技,與你距離為1的其他角色不能使用或打出牌響應你使用的牌。
驕恣:鎖定技,當你造成傷害時或當你受到傷害時,若你是手牌數(shù)唯一最多的角色,則你令此傷害+1。
★搬運OL/移動版麴義。有點跟不上了其實。
曹嵩,男,魏,4勾玉,依權弼子
禮賂:摸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改為將手牌摸至X張,然后選擇一名其他角色并交給其至少一張手牌,若你此次給出的牌數(shù)大于上一次你以此法給出的牌數(shù),則你增加1點體力上限,回復1點體力(X為你的體力上限且至多為5)。
翊正:結束階段,你可以選擇一名其他角色,然后直到你的下回合開始時,當其造成傷害時或當其回復體力時,若其體力上限小于你,則你減1點體力上限,然后令此傷害值或回復值+1。
★搬運十周年/OL曹嵩。超強輔助,自己也能茍。
許攸,男,群魏,3勾玉,畢方矯翼
離叛:回合結束時,你可以變更勢力,然后摸X張牌并執(zhí)行一個額外的出牌階段,此階段結束時,所有勢力與你相同的角色依次可以將一張牌當【決斗】對你使用(X為勢力與你相同的其他角色數(shù))。
輕襲:群勢力技,出牌階段對每名角色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名手牌數(shù)小于你的角色,你將手牌數(shù)棄至與其相同,然后視為對其使用一張無次數(shù)距離限制的刺【殺】。
燼滅:魏勢力技,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名手牌數(shù)大于你的角色,視為你對其使用一張無次數(shù)距離限制的火【殺】,此牌造成傷害后,你將其手牌棄至與你相同。
☆許攸可以通過離叛變更到魏蜀吳群任意勢力,但不能變更到與當前勢力相同。
★呂布那里有推心置腹和趁火打劫的介紹,許攸這里居然沒有刺殺的介紹,這不合理。
★刺殺,和普通殺使用方式相同,目標角色使用【閃】抵消刺【殺】時,若其有手牌,其須棄置一張手牌,否則此刺【殺】依然生效。
★許攸的打法大致就是依靠回合結束時切換勢力,一回合兩個出牌階段把群技能輕襲和魏技能燼滅各發(fā)揮一次。當然,許攸也可以變蜀或者吳追求一個大摸牌,但是大摸牌也容易被圍毆。
☆其實只要你摸得夠多,別人也不一定愿意決斗你。假設全場勢力相同,許攸一變直接摸八張牌。觸發(fā)離叛最后一句的決斗時,顯然誰決斗誰傻。
呂布,男,群蜀,5勾玉,虎視中原
無常:鎖定技,當你得到其他角色的牌后,你變更勢力至與其相同;當你使用【殺】或【決斗】對勢力與你相同的目標角色造成傷害時,你令此傷害+1,然后你變更勢力至群。
輕狡:群勢力技,出牌階段各限一次,你可以將一張牌當【推心置腹】/【趁火打劫】對一名手牌數(shù)大于/小于你的角色使用。
乘虛:蜀勢力技,勢力與你相同的其他角色不能響應你使用的牌。
☆推心置腹,普通錦囊牌:出牌階段,對距離為1的一名其他角色使用。你獲得其所屬區(qū)域里的至多兩張牌,然后交給其等量的手牌。
☆趁火打劫,普通錦囊牌:出牌階段,對一名其他角色使用。你展示其一張手牌,然后令其選擇一項:將此牌交給你;或受到你造成的1點傷害。
★拿牌變勢力,造成傷害回到群。群技能變的兩張牌都有可能拿牌,邏輯閉環(huán)。
★缺點在于沒有強命,出殺被閃一臉,變不回群,循環(huán)就斷了。但反正5血,也不是很怕。
★蜀勢力技純粹是個坑人buff,縫進無常里都沒太大問題。就非要弄成勢力技能,還因此給呂布一個蜀。呂布投蜀這不就和鐘會保族一樣好笑么。
張郃,男,群魏,4勾玉,微子去殷
窮途:群勢力技,每回合限一次,你可以將一張非基本牌至于武將牌上視為使用一張【無懈可擊】,若該【無懈可擊】生效,你摸一張牌,否則你變更勢力至魏并獲得武將牌上的所有牌。
先著:魏勢力技,你可以將一張普通錦囊牌當無次數(shù)限制的【殺】使用,此【殺】對唯一目標造成傷害后,你視為對目標額外執(zhí)行該錦囊牌的效果。
★單向變更勢力。其實我覺得可以套覺醒技模板,哪怕是套使命技模板都行。雙勢力有個開局選勢力的設定,開局選群打著打著變成魏,那么為什么不開局選魏。
★張郃這里算好的,開局選群。群張郃偏防御,前期茍住,后期想變魏收割的話大不了自己反無懈自己,也沒有特別被動。
★但我還是覺得錦囊牌太少了,群張郃真的能為魏張郃攢出一波爆發(fā)嗎?
★在這里說一下無懈套無懈的生效。
☆假設連續(xù)嵌套七張無懈可擊,那么最終只有第1357張生效,2被3抵消、4被5抵消、6被7抵消,246不生效。1生效所以最開始那張錦囊牌對當前目標不生效。偶數(shù)張無懈可擊嵌套也是類似的,從后往前兩兩一組來看。
☆而下面那個同樣是單向轉(zhuǎn)勢力的張遼,下面再說吧。
鄒氏,女,群,3勾玉,淯水香魂
孤吟:準備階段,你可以翻面,然后令所有其他男性角色各選擇其是否翻面,然后你和所有翻面的角色輪流各摸一張牌直到以此法摸牌數(shù)達到X張(X為本局游戲開始時的男性角色數(shù))。
帳燈:當一名武將牌背面朝上的角色需要使用【酒】時,若你的武將牌背面朝上,其可以視為使用之。當本技能于一回合內(nèi)第二次發(fā)動時,你翻面至正面向上。
★很難評的技能組。帳燈這個名字也很難評,背面朝上角色需要使用酒,大部分都是救命酒。只要你背面朝上,其他背面朝上每回合多一口救命酒。這是什么詭異的畫面。
★孤吟那可是一點也不孤,都來陪你翻面了。尤其是殘血角色,陪你一起翻面不僅能摸牌,還能無損帳燈酒,真香。
☆孤吟依次選擇是否陪翻,前置位選了萬一后置位也選,那么自己摸牌少,前置位不選后置位選了就便宜后置位,大家都不選那就便宜鄒氏。好難抉擇啊。以上推理僅在場上七名男性時生效。
★整個技能組透露著一群人在帳篷里大半夜點燈開party的畫面感。
關羽,男,蜀(藍底),5勾玉,羊左之義
冠絕:鎖定技,當你使用或打出一張牌時,你令所有其他角色于此回合內(nèi)不能使用或打出花色與之相同的牌。
念恩:你可以將你的一張牌當任意基本牌使用或打出,然后若你以此法轉(zhuǎn)化后的牌不為普通【殺】或此牌不為紅色,則直到此回合結束,你視為擁有“馬術”且不能發(fā)動本技能。
★◇馬術:鎖定技,你與其他角色的距離-1。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關羽。
★冠絕按花色封印。念恩就可以任意花色轉(zhuǎn)化,靈活度比較高。回合外也能觸發(fā)封印效果。
★念恩后半句的意思就是除非把念恩當成標武圣,否則每回合只有一次。
★回合外能變閃酒桃,哪怕每回合只有一次也很強了,再加上這玩意是5血的。除了沒過牌,剩下的都有了。(實際上這種泛轉(zhuǎn)化的確不適合有過牌)
陳登,男,群,3勾玉,驚濤弄潮
論勢: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令一名角色摸等同于其攻擊范圍內(nèi)角色數(shù)的牌(至多摸至五張),然后令該角色棄置等同于攻擊范圍內(nèi)含有其的角色數(shù)的牌。
詭圖:準備階段,你可以交換場上的兩張武器牌,然后攻擊范圍以此法減少的角色回復1點體力。
★論勢兩個變量,說白了就是英魂。詭圖調(diào)整攻擊范圍可以影響論勢的發(fā)動。
★但是詭圖本身還有一個回復體力的效果。按理說為了論勢發(fā)揮,該把長刀給到己方短刀給到對方,但是詭圖給短刀有可能會送回血,就很難評。
甄宓,女,群,3勾玉,一顧傾國
濟鄉(xiāng):回合內(nèi)對每種牌名限一次,當一名其他角色需要使用或打出一張基本牌時,你可以棄置一張牌令其視為使用或打出之,然后你摸一張牌并令“稱賢”于此階段可發(fā)動次數(shù)+1。
稱賢:出牌階段限兩次,你可以將一張手牌當一張本回合未以此法使用過的普通錦囊牌使用,以此法轉(zhuǎn)化的普通錦囊牌須與原牌名的牌合法目標角色數(shù)相同。
☆合法目標數(shù):一張牌合法目標數(shù)即可以成為此牌目標的角色數(shù),如在八人游戲均沒有角色技能和裝備的情況下,【過河拆橋】與【南蠻入侵】的合法目標數(shù)為7;【殺】和【順手牽羊】的合法目標數(shù)為2;裝備牌的合法目標數(shù)為1。
★“合法目標數(shù)”,這個概念的確是和想象中不太一樣。搬到線上能逼死程序員,卡死三國殺的概念。所有活動場的牌都得為之添加設定。
★明確提到不能成為特定錦囊牌合法目標的,一是延時錦囊牌的規(guī)則合法性,二是區(qū)域里沒牌不能成為拆順目標、沒有手牌不能成為火攻目標這種牌數(shù)影響被迫不能使用,三是空城這種指定了牌名的技能規(guī)定不能使用。
☆至于和帷幕的互動,帷幕其實并不影響合法目標數(shù)……畢竟賈詡能成為【南蠻入侵】和【過河拆橋】的目標。所以甄宓可以用黑【過河拆橋】變【南蠻入侵】,且后續(xù)會觸發(fā)帷幕。
★感覺這個概念是個大坑。
★一技能濟鄉(xiāng)這個描述也很……雖然看一會能看懂,但是……咱就不能通俗易懂一點嗎。
★濟鄉(xiāng)能在開A的時候保護隊友并增加稱賢次數(shù),稱賢能開A。自我循環(huán)走起來。
☆但是如果濟鄉(xiāng)搬到線上的話,開個A,每次響應都得問你一下,是真的燒條,線下稍微好點。
張遼,男,群魏,4勾玉,利刃風騎
整兵:群勢力技,出牌階段限三次,你可以重鑄一張牌,若此牌為:【殺】,你此回合手牌上限+2;【閃】,你摸一張牌;【桃】,你變更勢力至魏。
突圍:魏勢力技,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獲得攻擊范圍內(nèi)任意名角色各一張牌,此回合結束時,這些角色中本回合未受到過傷害的角色各獲得你一張牌。
★群張遼可以重鑄任意牌,只不過只有殺閃桃有額外效果。
★我也不知道你要一回合的手牌上限有啥用,重鑄閃摸牌再重鑄殺存著?有什么意義?
☆話說這個手牌上限能疊加嗎?就一個出牌階段重鑄三張殺這種。
★重鑄桃主動變身魏勢力。突圍就是個大突襲,但是突襲不是目的,要造成傷害才行,否則回合結束時別人突襲你,就變成界謀潰了。
★魏張遼技能的確不適合前期,反正打不中,搶了也白搶。就先用群張遼每回合換三張牌假裝周魴。留一個桃等待變身。

以下內(nèi)容純主觀:關于多勢力武將與勢力技能的個人觀點
★我自己第一次接觸勢力技能是在一個DIY帖子里。馬超,馬術,鐵騎,刺槐。馬術是常駐,鐵騎是蜀勢力技,刺槐是群勢力技。后來我自己弄國戰(zhàn)DIY的時候也想著加上,但是發(fā)現(xiàn)這玩意是真的字多。
★勢力專屬技能就意味著至少得有倆技能,然后為了強度可能還得補一個常駐技能,就導致卡面上的描述有一大部分信息都是當前用不上的。
☆就比如上面的張遼,我要是開局選了魏,那個群技能就變成純粹占位置占字數(shù)的廢話??婢瓦@么大,有一半是廢話,完全沒必要。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張初代神孫權圖,寫滿了六條命運線技能和18個小技能以及本體技能帝力馭衡。實際上只有1/6是有用信息。

●勢力技能和武將牌上的勢力是兩件事。
●在此嚴重批評上面的呂布。就因為有蜀勢力技就強行在武將牌上的勢力里加上蜀字。
★在我看來,勢力技能和武將的勢力不一定要有對應關系。尤其是呂布還有一技能無常,能隨意變勢力,變成蜀勢力就能觸發(fā)乘虛。武將牌左上角的蜀除了讓呂布開局能選蜀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無常還能變魏吳呢,左上角怎么不一起寫上。

★多勢力武將可以代表武將不同時期的變化,其實官方的JSP起初就是這個思路,只不過沒有勢力變化罷了,例如藍姜維逢亮了是不是就該變成紅姜維。只不過當時,勢力變化并沒有被重視。直到謀孫尚香出現(xiàn),才有打牌打一半變勢力的情況。
★多勢力武將有單向變化和反復橫跳兩種。開局定勢力這個規(guī)則其實不太適合單向變勢力的那些,相當于開服直接滿級。那么精心設計的新手村任務還有誰會去做。
●就這樣了,非常主觀,拒絕對線。

承包文字版,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