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小人的一封誣告信為什么會成為狄仁杰的仕途轉折點?
眾所周知,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歷史上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的宰相之一,在如今的網絡上更是擁有“神探”之名。但如今大部分人熟悉的狄仁杰都是年長的狄仁杰,對于狄仁杰年輕時的經歷所知不多。更鮮為人知的是,狄仁杰的仕途轉折點是來自小人的一封誣告信。

根據史書記載,狄仁杰生于貞觀四年(630年),并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與女皇武則天是老鄉(xiāng)。狄仁杰的先祖狄湛是北齊開國子爵,祖父狄孝緒在貞觀初年任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當過夔州長史。總體來說,狄仁杰出身的太原狄氏家族在當時不屬于士族門閥。

正因如此,祖父和父親并沒有為狄仁杰的仕途提供什么幫助。狄仁杰年輕時參加了科舉考試,以明經及第。明經科與進士科同為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但總體難度小于進士科,明經及第的官員的仕途發(fā)展也略遜于進士科。明經及第而又沒人脈的狄仁杰沒能在京城當官。

根據史書記載,狄仁杰人生的第一個官職是汴州判佐。汴州就是如今的河南省開封市,判佐(從八品)是輔佐觀察使之類判官的司法官員,可以說狄仁杰擔任的汴州判佐是一個地道的“芝麻官”??赡苁且驗樽龉偾辶畡傉?,所以狄仁杰在汴州判佐的任上得罪了某些小人。

永徽年間(649年至655年)的某一年,大畫家閻立本出任河南道黜陟使,負責考核河南道的各級官吏,而汴州就屬于河南道。閻立本抵達汴州后不久就收到了一封告狀信,內容是汴州的小吏狀告汴州判佐狄仁杰多行不法,請黜置使做主。閻立本收到告狀信后立刻展開調查。

閻立本是在貞觀年間升至高位的,自然沒有被小吏的告狀信誤導。經過調查,閻立本發(fā)現小吏是誣告,汴州判佐狄仁杰沒有任何違法行為。更重要的是,這次誣告讓閻立本發(fā)現汴州判佐狄仁杰是少見的天下奇才,當面稱贊狄仁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于是閻立本回京后就推薦狄仁杰出任并州都督府法曹(正七品上),讓狄仁杰成為唐朝“直轄市”的州衙大吏。閻立本的推薦是狄仁杰的仕途轉折點,否則沒有人脈關系的狄仁杰很可能就被埋沒了。因此狄仁杰對閻立本也是非常尊重的,將閻立本視為自己在官場上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