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和顱骨
椎骨是不規(guī)則骨,又稱為脊椎骨
胸骨為扁骨,其包括胸骨柄、胸骨體、劍突胸骨與鎖骨相連形成鎖切跡

胸骨上緣中部微凹為頸靜脈切跡

肋共12對,肋不等于胸椎,肋的后段與胸椎相關(guān)節(jié)。肋包括肋骨和肋軟骨。
第1~7肋借助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
第8~12肋不直接與胸骨相連,稱為假肋
第8~10肋借助軟骨依次與上位肋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
第11、12肋前端游離,又稱浮肋

肋軟骨:位于各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軟骨構(gòu)成,終身不骨化

附肢骨骼:上肢骨、下肢骨
上肢骨分為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帶骨:肩胛骨、鎖骨
自由上肢骨:掌骨、尺骨、橈骨、肱骨、指骨、腕骨
下肢骨分為自由下肢骨和下肢帶骨
自由下肢骨:脛骨、腓骨、股骨、髕骨、趾骨、跗骨、跖骨
下肢帶骨:髖骨


上肢帶骨
鎖骨:橫架于胸廓前上方,三分之二突向前,三分之一突向后;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


手骨、掌骨、指骨



下肢帶骨
髖骨:(髂骨、坐骨、恥骨、髖臼)

自由下肢骨
股骨

髕骨


脛骨和腓骨

足骨


頭骨是由23塊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構(gòu)成的。




除了下頜骨和舌骨以外,其余各個骨骼彼此是借助縫隙或者軟骨牢固的連接到一塊。

腦顱骨包括額骨、頂骨、枕骨、顳骨、蝶骨、篩骨。
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頂骨。
? ? ? ? ? 不成對的額骨、蝶骨、枕骨、篩骨

額骨包括額鱗、眶部、鼻部

顳骨包括鱗部、鼓部、巖部

蝶骨有體、大翼、小翼和翼突(內(nèi)側(cè)板和外側(cè)板)



篩骨有篩板、垂直板、篩骨迷路


面顱骨包括鼻骨、上頜骨、下頜骨、顳骨、下鼻甲、腭骨、舌骨、梨骨、鼻骨、顴骨
成對:鼻骨、腭骨(位于鼻腔后方)、上頜骨、顴骨、下鼻甲、淚骨(位于篩骨前方)
不成對:下頜骨、梨骨




顱骨整體觀

三條縫:冠狀縫、矢狀縫和人字縫
翼點就是:顳骨,額骨,頂骨.三塊組成的一條呈H型的縫!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穴的位置

把顱窩分為顱前窩、顱中窩、顱后窩


顱前窩包括篩骨、篩板、篩孔、額骨、額嵴、眶部、蝶骨小翼
顱中窩包括蝶骨體及大翼、顳骨巖部,蝶骨大翼內(nèi)側(cè)部分三孔(圓孔、卵圓孔和棘孔)
蝶骨與顳骨之間形成不規(guī)則小孔,稱破裂孔
顱后窩包括枕骨大孔、枕骨、小腦窩和枕內(nèi)嵴、枕內(nèi)隆凸
顱前窩可以看到篩骨以上
顱中窩可以看到蝶骨
顱后窩可以看到顳骨和枕骨

乙狀竇溝位于顳、枕骨內(nèi)側(cè),是成對的
橫竇溝位于枕骨,也是成對的
乙狀竇溝和橫竇溝都位于顱后窩
破裂孔位于顱中窩

顱側(cè)面觀:
腦顱:顳骨、枕骨、頂骨、額骨
面顱:下頜骨、上頜骨、顴骨


顱前面觀:

主要有額區(qū)、眶、骨性口腔和骨性鼻腔組成
1)額區(qū):額骨、眉弓、眉間、眶上孔
2)眶:底部(眶口)、尖、上壁、下壁、內(nèi)側(cè)壁、外側(cè)壁

眶的相通:底與外界相通
? ? ? ? ? ? ? 經(jīng)視神經(jīng)管與顱中窩相通
? ? ? ? ? ? ? 經(jīng)鼻淚管與鼻腔相通
? ? ? ? ? ? ??經(jīng)眶下窩與翼腭窩相通?
3)骨性鼻腔包括骨性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

4)鼻旁竇
額竇、篩竇、蝶竇、上頜竇
5)骨性口腔

新生兒顱
腦顱大于面顱,新生兒顱呈五角星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