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股市分析:美股再次下跌,周一是否又懸了?
外盤走勢
周五歐美股市表現疲軟,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指跌0.3%報32899.37點,標普500指數跌0.57%報4123.34點,納指跌1.4%報12144.66點。
本周,道指跌0.24%,標普500指數跌0.21%,連續(xù)5周收跌,創(chuàng)2011年來最長紀錄,納指跌1.54%,連續(xù)5周下跌,創(chuàng)2012年來最長紀錄。
歐洲三大股指大幅收跌,德國DAX指數跌1.64%報13674.29點,法國CAC40指數跌1.73%報6258.3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54%報7387.94點。本周累計,德國DAX指數下跌3%,法國CAC40指數跌4.22%,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08%。
COMEX黃金期貨漲0.38%,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6月合約漲2.17%。
國內商品期貨夜盤收盤多數下跌,能源化工品普遍下跌,甲醇跌4.08%,純堿跌2.91%,玻璃跌1.81%,PTA跌1.52%,塑料跌1.48%,20號膠跌1.43%。黑色系全線下跌,焦煤跌4.03%,鐵礦石跌3.56%,焦炭跌3%,螺紋鋼跌2.63%,熱卷跌2.52%,動力煤跌2.15%。農產品表現疲軟,菜粕跌2.31%,豆二跌1.56%,豆粕跌1.46%。
消息匯總
李嘉誠回來了
5月5日,廣州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落幕,其中位于白云區(qū)空港大道一幅熱門地塊,經過25輪競價后由中海地產以27.2億元拿下,溢價率15%。
參與上述熱門地塊爭奪的企業(yè)中,包括久未現身的和記黃埔(李嘉誠旗下企業(yè)),不過其僅參與了一次競價,隨后便未有進一步動作。
和記黃埔上一次在內地公開市場拿地時間為2012年12月4日。
老李一向被贊為“嗅覺敏銳”,之前從英國大舉撤退后的去向一直被關注,從消息面可知,其主要的布局是在東南亞,不知此次在本土露面,是否意味著將投資重點重回國內?
如果確實如此,無疑是個利好,畢竟現在市場最缺的就是信心,以為被認為是“嗅覺敏銳”的投資界大佬的動作,確實很重要。
《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zhèn)化建設的意見》出臺
重點內容為:加快發(fā)展大城市周邊縣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fā)展;引導人口流失縣城轉型發(fā)展。
個人觀點,此舉措主要目的在于擴大城市化比例,加快城市化進度,期待能夠產生新的人口紅利,促進房地產、基建、消費等領域的發(fā)展。
公募基金規(guī)??s水
受3月市場調整影響,我國公募基金規(guī)模在2月末首次突破26萬億元后,3月戛然而止。
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08萬億元,較2月末的26.34萬億元,縮水1.26萬億元,環(huán)比下降4.78%。
新股發(fā)行減速了?
A股下周將有4只新股發(fā)行,累計發(fā)行數量約1.47億股,預計募集資金41.72億元??梢钥吹叫鹿砂l(fā)行的速度在適度減緩,這對恢復市場人氣有一定好處,可適度關注次新股走勢。(注意是適度關注,不是讓你無腦沖)
說說美股
我們在節(jié)日期間就已經提示過“納斯達克從高點跌幅已達20%,進入技術性熊市”,加上今年老美進一步加息是板上釘釘的事兒,所以預計美股今年不容易走好。
而五一節(jié)后2個交易日,其實老美跌的比我們慘,納斯達克2天跌幅達到6.33%,再創(chuàng)新低,而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2日跌幅3.2%。
而美股的連續(xù)下跌,除了加息預期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可能滯漲”,一旦真的發(fā)生滯漲,其危害將相當嚴重,這才是真正導致美股下跌的最根本原因。
而全球股市最近的普跌,除了全球經濟普遍進入衰退期,同時也是因為老美的“傷害轉嫁”,比如美元近期對其他貨幣的持續(xù)升值,就是一個體現,目前美元對RMB已經突破6.7,最高曾達到了6.73。
這并不是只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美元現在對全球貨幣基本都在升值,特別是崇尚“永不加息”的日本。
而即便是和老美站在同一陣營的歐洲國家也沒落個好,歐元、英鎊相對于美元同樣在持續(xù)貶值。
所以這是一輪全球范圍的經濟風險,稱之為“危機”也不為過,我們不但要承受和全球一樣的“輸入性通脹風險”,還要承擔來自各界的“敵意”,最近美股中概股的持續(xù)下跌,就是一個縮影。
所以今年乃至更長時間,都可能會很艱難,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不犯錯誤,回避風險,有能力的多開源,沒機會的多節(jié)流,爭取大家一起熬過去。
說到“不犯錯誤,回避風險”,你想想自己的交易,是在遵循這個原則嗎?
說回大A
節(jié)后這兩個交易日,指數先漲后跌,在無量沖高之后由于美股大跌、中概股利空的影響,周五出現了一波下跌走勢,收盤上證指數堪堪收在3000點以上。
近3400只個股下跌,上證指數一度跌破3000點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2.16%報3001.56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9%報2244.97點。
而周五港股三大指數也大幅低開,隨后全天維持弱勢下行趨勢,恒生指數收跌3.81%報20001.96點,恒生科技指數跌5.23%報4036.26點。
現在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沒有進場的信心,所以即便有底部形態(tài),也都往往是縮量拉起,等反彈時間差不多了就又來一波下跌。
所以我們一直認為,之前形成的兩個低點都是政策底,而不是市場底,真正的市場底要具備的條件,至少包括:
1、基本面持續(xù)好轉;
2、資金敢于持續(xù)進場。
在這兩個條件沒有達成之前,市場是難以出現持續(xù)的拉升的,頂多也就是震蕩反彈,然后再震蕩陰跌。
加上今年注冊制全面推動,會有更多的新股入市,對本來就僧多粥少的市場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我們的觀點仍然是不要期待這里會有多大的行情,能有波反彈就算不錯了。
既然如此,大家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倉位應該如何處理。
我們在兩周前的直播,曾經特別針對不同情況做了說明,這里再簡單重復下;
對于絕大多數做基金和做中線股票、沒有時間盯盤的小伙伴來說,你可以有四種選擇:
第一、砍倉;
第二、高拋低吸,做T嘗試降低成本;
第三、持有不動;
第四、換到更有上漲潛力的板塊和個股當中。
砍倉顯然是最難下的決定,所以我們就不多說了。
做T降低成本,對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你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技術,建議大家還是要學一學,這可以說是在熊市降低損失的利器。
而第三個持有不動(俗稱躺平),雖然操作難度不大,但對心理造成的壓力較大,很多人都是在跌的實在受不了的時候,一咬牙一跺腳,最終仍然選擇砍倉,但既然如此何必當初呢?早砍多好。
既然選擇了“躺平”,就要做好接受長期虧損的準備,定一個較長的持倉周期,比如2年,而這個“躺”,其實嚴格的說也是有技術含量的,哪些能躺,哪些不能,別躺著躺著,人家退市了。
至于最終一種選擇“換倉”,其實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法,如果你仍然是抱著2021年的熱點板塊,比如大科技、光伏、新能源車等等,現在應該虧的比較多,而且有可能會虧更多,畢竟這些板塊目前仍然沒有企穩(wěn)的跡象,特別是通脹預期越來越強烈的環(huán)球背景之下,估值較高的科技板塊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的新能源板塊都難以走出好的行情。
而相對的較大概率會受到政策扶持的基建、地產,以及受益于通脹和稀缺的能源以及農業(yè)板塊,上漲的希望顯然更大。至于是否要做這個抉擇,最終還是要看大家自己的決定。
說說短線
周五盤中就說過,短線調整沒到位,60分鐘KDJ如果形成W底,短線有波持續(xù)反彈的概率才大;
而截止到周五收盤,60分鐘對應的小周期(15分鐘)并沒有形成有效底部,周一仍然存在震蕩下跌的可能,更別說60分鐘的W底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形成。
加上外圍周五也收跌,所以周一較大概率還會繼續(xù)尋底;
同時特別注意:
如果周一上午就出現反彈,較大概率后面還會調整,不是進場點,也不適合做T,因為沒有共振底部。
在30分鐘形成MACD縮量底(類似下圖),或60分鐘KDJ W底之前的反彈,都難以持續(xù)。
板塊方面可以關注下醫(yī)藥和農業(yè),近期相對較穩(wěn),拋壓不大;
旅游由于日線的5浪頂,周五剛啟動放量下跌,短線還難以企穩(wěn);
地產、白酒和指數類似,也需要60分鐘KDJ的W底;
其他板塊的分析可以看我們周五收評,里面有詳細的說明。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里,大家好好規(guī)劃下自己的交易,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