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寫得瑣碎零亂?這10個法則快速改善丑字!
如何快速掌握漢字的結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醒世恒言》中的一句話:“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币馑际敲廊说墓窍噍^之皮相,更為重要。
字寫得好不好看,也需要看“架子”,而這里的“架子”指的便是字形結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結構是什么?”
“結構怎么看?”
“結構如何寫好看?”
字體間架結構是漢字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大小及漢字筆畫的組合規(guī)律。
漢字筆畫的長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需要根據(jù)整個字形結構去做處理調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書法家黃自元根據(jù)楷書的間架結構,梳理出了92種漢字結體的書寫方法,能夠幫助初學者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漢字字形結構規(guī)律。
墨墨選取了其中的10個法則,看看這些規(guī)律該如何應用到日常書寫當中。
第一法

天覆者凡畫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寶蓋的字,其余的筆畫應帽于其下。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寶蓋頭、人字頭、禿寶蓋、父字頭、文字頭等部首,整體形態(tài)扁寬,以首點為中點,橫畫略帶傾斜,長度視下面部件寬窄而定。
第二法

橫擔者中畫宜長。
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得長些。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漢字中有多個橫筆畫,這個時候需要找到字體的主筆,將其寫得稍長一些,才能使字顯得自然大方。
第三法

直卓者中豎宜正。
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正直不歪。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豎作為主筆有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形式。
懸針豎是垂直的,不能左右傾斜,多為字的最后一豎。懸針豎雖然出鋒,但不可一筆甩出應有所控制。
垂露豎不一定都是垂直的,往往用于左側時稍向左傾,用于右側時則稍向右傾,只有在中間時是垂直狀態(tài)。
第四法

上下有橫,須上短而下長。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觀察匹、丕、正、亞、并等字,它們上橫的長度要小于下橫的長度,反之則會出現(xiàn)頭重腳輕的效果。
第五法

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門字框、同字框、國字框左邊的豎要稍短于右邊的豎,其形大小視其框內(nèi)部件大小而定,注意字體要穩(wěn)固敦實。
第六法

地載者有畫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余筆畫應托于其上。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皿字底為了托起上半部分的字,末橫會寫得稍長,略帶一些弧度。
四個豎筆畫等距,并向下方聚攏,其形呈現(xiàn)扁長的形態(tài)。
第七法

橫長直短的,撇捺應該盡量收縮。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例如木字底橫長直短,以避讓下方筆畫,撇和捺只稍微伸展,撇低捺高,整體形態(tài)呈現(xiàn)扁形。
第八法

橫短直長的撇捺應該盡量延伸。
《荊霄鵬零基礎學楷書》課程截圖
像“木”字就屬于橫短豎長的字,撇與捺要盡可能地舒展開來,整體呈平穩(wěn)之勢。
第九法

橫長撇短。
“右”字橫長撇短,撇的長度不超過橫的寬度。可能有些同學覺得撇不短,可以看看下面的“左”字,橫撇的長度變化就很明顯了。
第十法

橫短撇長。

橫短撇長的字一般會帶有豎彎鉤,寫這個筆畫的時候,彎部一定要是圓折,切勿寫得過方,橫向的長度稍大。




杜召峰《解密硬筆規(guī)范字》視頻截圖
黃自元九十二法雖然豐富了漢字間架結構理論,但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過于抽象不好理解。
九十二法也存在重復的理論,經(jīng)過簡化歸納可以得到8個四字詞語:“重心平穩(wěn);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內(nèi)緊外松;間距均勻;變化協(xié)調;點畫呼應”。
想要在臨帖時抓準字體的結構,杜召峰老師在課程中利用幾何圖形來區(qū)分不同的字形,或許更能幫助我們提升書寫能力。
最后,墨墨想說即使收藏了再多的書寫技巧,如果不勤動筆、不勤思考,書寫能力也不會有任何提升哦!
【總結一下】
1.字體間架結構是漢字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大小及漢字筆畫的組合規(guī)律。
2.間架結構規(guī)律:重心平穩(wěn);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內(nèi)緊外松;間距均勻;變化協(xié)調;點畫呼應。
3.用幾何圖形來區(qū)分不同的字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