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汽車模型博物館,學習二汽歷史
為了學習二汽三線歷史,8月1日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探憶·裕農(nóng)”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十堰市張灣區(qū)花果街道放馬坪古巷參觀調研。 實踐隊員走進古巷,并在古巷的一面墻上,看到了放馬坪這個名字的由來。傳說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闖王李自成從武當山老營發(fā)兵前往陜西漢中,途經(jīng)此地。李自成見這里山清水秀,水草豐茂,便下令安營扎寨,放馬休整。李自成的部隊紀律嚴明,秋毫不犯,當?shù)匕傩諡榱思o念李自成,故為此地取名放馬坪。 古巷的門口矗立著一座透著歷史氣息的汽車模型博物館。博物館門口懸掛著由二汽元老陳清泰親筆題寫的“汽車模型博物館”幾個大字,吸引了成員們的目光。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進入博物館看到了琳瑯滿目的汽車模型,大概有2000多種,包含各種商用車、乘用車、軍車模型。負責人向實踐隊員們介紹展館一樓的汽車模型,一樓共有四個模型展位,共展出40多臺東風車模,據(jù)杜先生說,這些戰(zhàn)士的汽車模型是按照真車的尺寸和比例縮小后,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隨后負責人杜先生還向實踐隊員講述二汽歷史:1953年,二汽籌建工作開始。1966年,在“三線”建設的背景下二汽落戶十堰。1969年,國務院批準成立第二汽車廠總指揮部,從此開始了二汽的大規(guī)模建設。二汽的興建,是全國支援、聚寶包建的成果。由于舉全國之力支援二汽建設,為二汽提供了國內(nèi)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科研人才,使二汽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最前沿。二汽27個專業(yè)廠按產(chǎn)品特點、工藝流程和相互關系,分成發(fā)動機、車橋、沖壓總裝、技術后方等四大片區(qū),形成科學布局。 此次調研活動讓實踐隊員感受到了車與十堰密不可分,了解了車城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看到了車城的成長與壯大。實踐隊員也學習到了車城人艱苦奮斗、勇于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精神。 編輯人:任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