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RU自述:LGD為何會用1200萬“天價”引援一名和平精英選手?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王思奇
編輯|Kevin
1月13日,LGD官方宣布完成了新的引援,誠C正式加盟LGD和平精英戰(zhàn)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位選手是LGD在市場上競拍所來,其轉會費高達1178萬,而這也是和平精英聯(lián)賽首位身價超過千萬的選手。
那么,為何LGD會一擲“千金”,用近1200萬元引援一名和平精英選手?《人民電競》記者采訪了LGD潘婕RURU,在她的表述中,我們或許可以了解到這則天價轉會背后的原因和這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

以下為她自述整理。
引入誠C,對LGD是一次突破
其實一直以來俱樂部都很看好誠C,這次競拍,算是我們非常難得的一次機會。
早在PEL第一賽季的時候我們就注意到了這個選手,但當時我們了解到,他所在的俱樂部正處于變更當中,所以選手都未曾登上掛牌名單。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我們一直在關注他以及他的表現(xiàn),看到他拿到MVP以及創(chuàng)紀錄的單日28殺,這更讓我們堅定了“必須拿下”的信心。
這次轉會期,當我們得知誠C會進入名單的時候,我們是非常興奮的。于是飛師傅(LGD總經理潘飛)和我們一起為這次轉會做了非常詳細的轉會模型,尤其是,為了配合他的打法,我們甚至已經提前引進了他配合熟練的隊友Suki以及熟悉打法的教練浩宇。
誠C選手的掛牌價是450萬,而在我們的轉會模型中,對誠C的轉會價預估是在850-900萬之間。當然,像他這樣優(yōu)秀的選手自然是有競爭對手,其中我們知道最大的對手是哪支戰(zhàn)隊,據我們了解,他們同我們一樣也是對誠C有“勢在必得”的態(tài)勢。
于是,在對誠C選手的競拍中,價格很快就被抬到了千萬的級別——在當時我和飛師傅,以及幾個合伙人一起都在討論:如今的情況下,是不是要繼續(xù)拍?
“RURU,他們又競價了,拍還是不拍?”
“繼續(xù)拍!”
這是我們當時一致商議后得到的結論。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在這個時候,我也和競價的對手戰(zhàn)隊聯(lián)系了一下,同他們講了我們引進誠C的誠意。而最后,“對手”們也都是做到了“成人之美”,我們最終的競拍價格也停留在了1178萬元。

雖然這個價格是高于我們預估的模型,但是對于我們而言,這并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范圍。尤其是對于LGD而言,我們是一個做MOBA出身的俱樂部,一直以來都希望在其他領域有一個突破,再包括對于PEL聯(lián)賽前景我們是非??春茫晕覀円舱J為這個價格也是較為合理的。
“天價”引援背后,是因為一個健康的生態(tài)
這事情一出來,很多人對這個價格表示驚訝,當然也會有的人不看好,認為和平精英賽事才發(fā)展一年,就催生出了千萬級別的轉會:“這有些太早了”。
但是我們的看法卻不同,這一切還是源于對于PEL生態(tài)的信任。
首先是有關PEL對俱樂部的穩(wěn)定投入?,F(xiàn)在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已經開啟公司化,而公司運作就意味著必須要盈利。那么如今PEL在公布了超過2億的獎金以及賽事具體規(guī)劃后,也是給了我們這樣大手筆投入的底氣——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算好這筆賬,將這次引援作為一次“投資”的話,那么這次“投資”的回報的空間是很大的。
從目前而言,PEL的生態(tài)是一個比較健康的例子。首先它的項目有用戶基礎,熱度很高,這是基礎條件。在此之上,PEL的規(guī)劃又是非常清晰的,這包括它的青訓以及賽事體系。再加上PEL對于俱樂部以及造星方面的投入,這樣可以保證聯(lián)賽的頭部戰(zhàn)隊可以達到健康的運營。
尤其是,PEL是非常尊重俱樂部意見的聯(lián)賽,他們非常愿意同各家俱樂部進行深入的溝通,并且了解大家的需求,這些都是聯(lián)賽體系和生態(tài)上,我認為比較健康的體現(xiàn)。
舉個例子,在這樣的體系之下,你甚至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席位都是在每年升值的——所以我覺得,做傳統(tǒng)行業(yè),比如開店要5-10年才可以回本。但是如今電競有了比較完善的生態(tài)建設,這個項目會在1-2年內,乃至半年就有比較好的收入,比如品牌價值,就有很大的提升。
這些年,LGD的“好眼光”
這些年,關于轉會的新聞大家在LGD看到很多,很多人說我們的眼光好,比如LOL項目買到了imp和A哥、Flame,就帶隊伍打到了S賽。還比如去年,我們通過幾個關鍵位置的引援,成功躋身S10全球總決賽。其實,每一次的轉會和相關的操作,我們也是要經過細致的推敲和選擇的。
但DOTA確實是一個特例。隊伍從最早開始做DotA,那時候我們公司運營也沒有特別多的經驗,而對于這個項目也是無條件的投入,這期間很多次我們的投入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比如DOTA2最初的時候沒有聯(lián)盟,比賽計劃也不完善,甚至說多次出現(xiàn)了選手走了,被其他俱樂部挖走等等,每次的損失也都是比較嚴重的。
但是,怎么說呢,還是對DOTA有著一份熱愛,遇到這種情況咬咬牙——現(xiàn)在回頭看,我們對于DOTA的投入可以說是“不計成本”的,也是一個特例吧。
在做LOL的時候,最早是我去談的選手。比如imp、A哥和“公主”Flame,都是我飛去韓國簽下。當時的LOL市場邏輯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精準,更沒有出現(xiàn)如今這樣詳細的財務模型,只是在那個節(jié)點下,我們自己判斷“隊伍需要引入強援、帶來品牌和成績的提升”。包括這次S賽在中國舉辦,我們認為是一次機會,所以也就找到了比較合適的選手去拼一把。
所以說,LOL階段我們的轉會、運營也經歷了從“直覺的判斷”,到根據節(jié)點來選擇隊伍的投入方向,這也是一種運營中成熟的體現(xiàn)。

在王者榮耀分部方面,我們更多是以一個新隊的概念去運營,而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每次引援是否能對我們的隊伍有所提升?比如我們在某個位置的實力是需要提高的,那么在這次,我們就針對性的引入該位置的頂尖選手,進而逐步的組建我們的隊伍和陣容。當然,我們在王者項目的投入相對而言也是比較高的——如果市場上有合適的目標出現(xiàn),我們也會立即出手,比如這次的千萬身價購入一名選手,我們的其他項目也未嘗不可。
做俱樂部這十幾年,從投入方面,確實是逐年的增加。比如最早做DotA,可能一年就40萬,全年的投入也很低。這樣到了2007年,大概要到幾百萬,直至如今,有了上千萬、上億的規(guī)?!F(xiàn)在戰(zhàn)隊的投入基本都是千萬級了,如果有多個項目,上億也是平常的。
而對于我們而言,如今花掉1200萬去引進誠C,風險是有,但更多的是展現(xiàn)我們對這個項目的決心以及對未來的信心。飛師傅也和大家說了,今年我們希望第一是成績有突破“保三爭一”,第二則是打造PEL的頂流選手和戰(zhàn)隊——如果能完成這兩個目標,我們的投入就絕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