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一分鐘】飛傲Q11 + final A5000 + 凱聲DB1


“耳邊一分鐘”是耳邊事推出的分享欄目,由燒友以簡短的文字分享器材試聽心得等內(nèi)容。本期為大家?guī)淼氖菬殃P于飛傲Q11、final A5000、凱聲DB1的品評。
飛傲Q11
By @桃子愛音樂啦
近期蹭到了飛傲新推出的解碼耳放Q11,說實話自從小尾巴火起來之后我接觸全尺寸隨身解碼耳放越來越少,這次聽說Q11的口碑很不錯便借來玩玩,順便和大家也分享一下。

Q11同屬飛傲和旗下翡聲兩個品牌,是Q1 MKII的升級換代版,售價599元,外觀上充滿科技感,鎂鋁合金外殼觸感細膩,不沾指紋,機身正面的透明窗設計是整體觀感的加分項,氛圍燈除了好看以外還能通過三種顏色來區(qū)分采樣率。機身尺寸是104.8*60.5*16.0mm,體積近似煙盒,比一般手機要短一截,握持起來雖然手感適中但大小非常合適,對手小的燒友很友好,而且和手機捆綁的話也不會突兀,重量約150g,捆綁時如果外出的話推薦放在包里使用。
用慣了一般的小尾巴,換成Q11之后第一感覺就是聲音底氣十足,650mW/32Ω的平衡功率比起大部分隨身播放器來都不遜色,用來推耳塞綽綽有余,少數(shù)便攜大耳也可以推得有模有樣,在搭配上完全不用擔憂驅(qū)動性的問題。
除了推力強大以外,Q11的聲音素質(zhì)也頗為出色,聲場規(guī)整,密度十分飽滿,細節(jié)呈現(xiàn)雖沒有中高端播放器那樣的細膩順滑,但可以準確清晰地傳達出大多數(shù)樂曲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可見飛傲對其DAC芯片CS43198的調(diào)校功力還是比較深厚的。Q11的人聲表現(xiàn)在我看來算是一大亮點,即便是搭配榭蘭圖這種不以人聲為特長的耳塞也能夠?qū)⒏枋致曇糁械那楦性忈尩梅浅I羁?。比如用它聆聽品冠的歌曲時,它既刻畫出了品冠頗具辨識度的聲線特征,也充分傳達出了他聲音中獨有的溫柔感覺,聽感極富感染力。
三頻走向上,Q11在均衡的基礎上略微偏向中低頻,氛圍渲染濃郁,人聲刻畫生動,十分擅長演繹流行人聲類型的曲目,并且在此基礎上沒有過多犧牲通透感,對其它類型音樂也保留了比較高的兼容性。搭配耳機的話,我個人推薦均衡或者中低頻表現(xiàn)優(yōu)異的耳機,可以獲得相當出色的聽感。

作為一款價格親民的入門級解碼耳放,Q11有著非常高的性價比,對于許多初燒來說,對小尾巴聲音不夠滿意且預算有限的情況下Q11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final A5000
By @張蛋蛋
final的A系列一直都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系列,除了備受矚目的旗艦A8000,其實final在A4000、A3000這種定位更低的型號上的調(diào)音也一直頗有特色和亮點。這兩年,final上新的頻率不低,更新的品類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藍牙產(chǎn)品這一塊這兩年著實是發(fā)力不小。而A系列的上一次更新,想想也真的過了挺久了。前段時間A系列終于迎來了一次久違的更新——A5000,定價兩千檔,蛋蛋在展會上就聽了一耳朵,這段時間正好又有機會體驗了一陣子,再來分享點更詳細的。

A5000采用了final這兩年很喜歡用的粉雪涂層,優(yōu)勢在于耐臟耐刮不沾指紋,質(zhì)感方面見仁見智。而在佩戴體驗方面,A5000是基本挑不出毛病的,腔體極其輕盈圓潤,大小也適中,佩戴近乎無感。雖說整條耳塞單論質(zhì)感肯定不如final家的金屬腔體耳塞,但換來了這個重量和佩戴感,也是一種取舍。耳機線材采用的是8芯鍍銀無氧銅(OFC)材質(zhì),搭載了final自主研發(fā)的6mm動圈單元——f-Core DU。
final家的動圈調(diào)音一直都做得相當有特點,A5000的風格也大體上延續(xù)了那種通透精致的風格,但比起上一代的A4000,它在細膩度和信息量上又更勝一籌。聽一耳朵下來,最吸引人的是明亮通透的高頻和開闊的空間感,尤其是在演繹器樂的時候,無論是獨奏還是小編制曲目,在聲場還原度、定位精準度和場面感的呈現(xiàn)上都處于這個價位難得一見的高水準,細膩精致的音色也很是動人。而讓我有點小驚喜的是,A5000也并不是那種特別偏科的器樂塞,雖然它的結像偏纖細,中頻厚度一般,但女聲表現(xiàn)也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在演繹一些新世紀音樂里的空靈女聲,還有J-POP那類纖細女聲的時候,適中的音染和精致順滑的結像相當對味。

近兩年,優(yōu)秀又有個性的中低端塞子著實不多,不少大品牌都把精力放在高端價位,大多數(shù)中低端塞的聲音風格往往都做得比較快餐化,像A5000這種調(diào)音頗具高級感的中低端塞子還是挺讓人驚喜的。別看final近兩年把不少心思放在了藍牙產(chǎn)品上,真正要做回這種一本正經(jīng)的HiFi產(chǎn)品時,他們家實力還是完全在線的。盡管A5000在final的產(chǎn)品體系里定位不高,但在聲音風格上依然展現(xiàn)出了final作為一個高端HiFi品牌的底蘊,不管是作為老燒的玩具,還是初燒的進階器材,其實都相當合適。
凱聲DB1
By @等待逆襲的壞壞
我對平頭塞的熱愛猶如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是那種發(fā)自肺腑的喜歡。無奈目前很多音頻廠商推出的耳塞,多數(shù)以入耳為主,平頭塞的數(shù)量很少。能在平頭塞這個類別里深耕的品牌,簡直是屈指可數(shù)。這里要為還能繼續(xù)推出新品平頭塞的廠牌點贊。

今天要分享的平頭塞是凱聲的DB1,這個塞子的腔體采用鈦合金加工而成,重量只有3克,還蠻適合長時間佩戴的。輝耀版的前蓋與蓋板都是黑色,整體顯得更穩(wěn)重一些。氣孔在腔體靠前的位置上,搭配海綿套時會蓋住一些,這種情況下,DB1的聲音濃郁一些。我喜歡用中空海綿套,聲音的通透性更好。
DB1一共有五根線材,材質(zhì)為單次冶煉銅箔,以分線器為界,下方線皮為TPU材質(zhì),上方為尼龍外皮。這款耳塞使用的有線模塊系統(tǒng)有些特別,如果想為DB1更換不同尺寸的插頭,那就需要更換分線器下的整根線材,有2.5、3.5、4.4可供選擇,與耳塞連接的部分有直插與繞耳兩種方式。盲點在線材的右側2pin 0.78母座接口處,不過DB1不是那種中心對稱設計,不用盲點,也可以快速區(qū)分左右。
DB1使用了一個15.4mm動圈單元,振膜材質(zhì)為鉆石切割懸邊膜片,阻抗為30Ω,靈敏度110db(±3%)。平頭塞使用大尺寸單元可以讓聲音有更好的臨場感與更開闊的聲場,這個耳塞的阻抗不是很高,從官方提供的參數(shù)上來說,一般的小尾巴便可以推動,不過在我實際體驗一番后,我覺得想要將DB1驅(qū)動好,還是要用有一定推力的設備才行。
DB1的聲音有不錯的安定感,聲場規(guī)整自然,結像清晰穩(wěn)定,中頻突出,人聲有良好的還原度。而且它是一款可以長時間聆聽的平頭塞,聲音的壓迫感不強,細節(jié)度上拿捏得也不錯。我為它搭配了小尾巴、中端播放器、臺機,發(fā)現(xiàn)DB1的潛力還是蠻大的,在驅(qū)動力足的設備下,DB1那種從容的聲音更容易讓人感知到。如果在驅(qū)動力不足的情況下,DA1的聲音會略虛,聲場會明顯小一圈。DB1與前端的適配性上明顯要親和得多,不會輕易出惡聲,甚至你可以把它當做一款參考耳機來使用,從這一點上來看,它有一定的雜食屬性。

我是個平頭塞“重度”使用者,對平頭塞的聲音有很大的寬容度,不過對像DB1這種穩(wěn)定感強的平頭塞還是沒什么抵抗力。如果你像我一樣看重聲音的通透性、穩(wěn)定感,那DB1是可以嘗試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