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的開放與包容,在林高遠和王曼昱身上,得到充分展現(xiàn)
國際乒聯(lián)發(fā)表了誠信的聲明,在這份聲明當中,國際乒聯(lián)和WTT董事會主席劉國梁,十分生氣的控訴媒體對他們報道的不實言論。劉國梁以一個受害者的身份十分委屈地表示,自媒體賬號引用的數(shù)據(jù)跟言論都是不負責任的,給選手與賽事主辦方、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有些自媒體和粉絲跟風表示面對謠言一定要控告到底,要拿出法律的手段進行維權(quán)。這番言論仿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估計很多球迷非常懷念那個輿論禁閉的時代。因為那個時代完全是一言堂,上面說什么就是什么,下面的人伸著耳朵聽接受就可以了。
可是網(wǎng)絡時代不一樣了,當國際乒聯(lián)的誠信聲明發(fā)出之后,評論區(qū)全部是質(zhì)疑之聲。很多球迷要求國乒給王曼昱配一個體能教練,讓她別再受傷了。林高遠是國乒選手不是外協(xié)選手,要給林高遠以正確的定位。WTT比賽現(xiàn)場為什么要開閃光燈?難道就不能制止嗎?

先來說說林高遠的問題,如果從技術(shù)的角度來看,林高遠是目前最符合大球時代打法的國乒主力選手。林高遠銜接速度非???,以反手進攻為主,正手進攻為輔,而且非常講究落點變化??梢哉f林高遠的打法跟日乒選手非常像,國乒選手想要研究日乒打法,研究林高遠就可以了。
林高遠的粉絲比較質(zhì)疑國乒的地方就在于,國乒上上下下都在研究林高遠。本次的糾結(jié)點是在于國乒應該提高林高遠的成績,對林高遠重視。如果國乒也像重視王楚欽那樣重視林高遠,相信就不會有太多的球迷爭議性了。

實際上從技術(shù)的角度來看,林高遠在隊內(nèi)的競爭力是很出色的。直通賽面對林詩棟毫無爭議的獲勝,說明林高遠近臺快攻的打法確實是技術(shù)先進。可盡管如此林高遠落選了冠軍賽,讓很多球迷耿耿于懷。
林高遠確實存在比賽抗壓能力的問題,面對張本智和敗多勝少也是無可回避的事實。站在粉絲的角度,是希望國乒對林高遠加大投入,像對待其他主力選手那樣對待林高遠。通俗一點地說,就是希望國乒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

不得不說林高遠有非常高的人氣,而且頗受女粉絲的追捧。國乒眾多教練研究林高遠,也說明了林高遠的實力。但是想要追求絕對公平,肯定是做不到。實際上國乒采取的就是重點栽培主力選手的培養(yǎng)方式,可是這一點不會明說。
如果國乒教練組告訴球迷,我要重點培養(yǎng)某某選手,為什么要培養(yǎng)某某選手?是因為某某選手比賽抗壓能力強,而且年輕打法技術(shù)先進,是不可多得的年輕才俊。如果國乒說出自己心目當中的想法,相信也能減少很多爭議性。

但是國乒從來就不這樣做,國乒告訴球迷的是公平競爭。可是公平從來都是相對而言,如果教練資源投入平均化,就不會產(chǎn)生所謂的領軍選手。而國乒是希望打造團隊的領軍選手,領軍選手必然要獲得重點培養(yǎng),這就跟平均化的公平是有沖突的。
不過林高遠如此,王曼昱因為頻繁受傷,跟陳夢與孫穎莎相比,缺少體能教練的問題確實引起了很多球迷的關注。王曼昱不管是東京奧運會周期還是巴黎奧運會周期,都不是國乒的首選,只能說是國乒奧運會團體賽的一員。

但是作為球迷來說,是希望王曼昱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的。站在球迷的角度來看,王曼昱是具備向單打冠軍沖擊的選手,至少比陳夢、王藝迪有培養(yǎng)價值。可是女隊的主教練更希望陳夢和王藝迪參加奧運會,對孫穎莎和陳夢更是當作領軍選手去培養(yǎng)。
所以一方面讓王曼昱身兼三項,另一方面在同等的競爭環(huán)境下,王曼昱在體能保障方面確實處于競爭的下風。最近陳夢成績不好,很多球迷就認為不要光研究王曼昱,忽略了對其他選手的研究才會被爆冷擊敗。

誰都清楚,陳夢雖然兩次直通賽都沒有奪冠。但是陳夢定然會獲得世乒賽的參賽名額,球迷也知道國乒重視陳夢。包括孫穎莎和王楚欽混雙成績優(yōu)秀,也來源于國乒教練組的資源投入。但是國乒教練組的奧運會意圖是不可能分享給球迷的,這就跟球迷產(chǎn)生了信息不對稱。
什么是謠言?謠言的深層邏輯就來源于不透明。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攤開來說,大家都清楚了還有謠言之說嗎?更何況國乒朝令夕改的處事風格也讓球迷產(chǎn)生了深度質(zhì)疑,第一次直通賽直播,第二次直通賽不直播,而且兩次直通賽的單打決賽賽制完全不同。

其實國乒在網(wǎng)絡時代一直想積極融入,所以產(chǎn)生了不少熱搜??梢哉f國乒在對待乒乓球的推廣上是持開放態(tài)度的,但國乒的體制又決定了保守性,不可能完全放開。這個開放的時代每個球迷都有自己的偶像,球迷眼中是容不進沙子的。

所以劉國梁跟國乒都產(chǎn)生了困惑,一方面想要流量關注,另一方面又不想讓球迷清楚全部。所以國乒的開放與包容任重而道遠,說穿了還是要減少每個人心中的欲望,想要的太多就會什么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