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10)明應政變

河內征伐
前文提過,足利義材長年在美濃國居住,所以在京都里并沒有多少盟友,為此他不得不在拉攏一批守護大名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其中就有畠山政長、赤松政則以及斯波義寬。
畠山政長自應仁之亂以前就與畠山義就爭奪著畠山家的家督之位,在失去細川政元支持后,畠山政長急需一個新的政治盟友,因此是最好拉攏的一個。其次是赤松政則,為了復興赤松家的家名,赤松家不得不與占領赤松家舊領的山名家作戰(zhàn),因而他也非常需要幕府的支持。最后一個則是斯波武衛(wèi)家的家督斯波義寬了,自從應仁之亂以后,斯波家的領地大為縮水,此時真正能夠掌握在手中的只有尾張國,而越前國則在應仁之亂期間被幕府賜給了斯波家原家臣朝倉孝景。斯波義寬想要奪回越前國,所以他也非常積極地巴結幕府將軍。
征伐近江國讓足利義材嘗到了甜頭,戰(zhàn)爭既可以讓他炫耀幕府將軍強大的武力,又可以讓他廣施恩惠,結交幕府內的有力大名,簡直是一石二鳥。在回歸京都以前,足利義材就曾答應斯波義寬會出兵討伐朝倉家,回歸京都后,畠山政長又向足利義材建議討伐一直以來都和幕府對著干的畠山總州家,也就是畠山義就一家。此時的畠山義就已在兩年多前去世,如今畠山總州家的家督是他的兒子畠山基家,幕府恰好可以趁著總州家家督交替,政局不穩(wěn)時一舉將其討伐。
足利義材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認為可以暫緩出征越前國,畢竟朝倉家的越前國守護職役是當年前前將軍足利義政允諾過的,出兵有些師出無名。而畠山基家就不一樣了,畠山義就本來就是應仁之亂的大罪人,戰(zhàn)亂之后又多次與幕府對著干。其子畠山基家繼承家督后,也順帶著繼承了老爹的遺志,繼續(xù)在河內國與幕府對著干,四處騷擾支持畠山政長的勢力,不斷地擴張著畠山家的領地。所以,如果想選一個會被千夫所指的敵人的話,畠山基家絕對是除了六角高賴外的第二人選。
明應二年(1493年)正月,足利義材下令將出陣河內國討伐畠山基家,命各地大名再次率軍前來參陣。當然,因為大名們年前才剛從近江國返回京都,軍勢也沒有解散,所以這次幕府軍很快就重新集結起來了。
二月十五日,足利義材率軍自京都出陣,下向河內國,此時足利義材麾下的軍勢有畠山政長、赤松政則、斯波義寬、細川義春、武田元信、大內義興等等,幾乎就是第二次六角征伐時幕府軍的復刻版。
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有一個重磅級的角色沒有參加這一次的出陣,此人便是細川京兆家的家督細川政元。因為去年在近江國時細川軍一度被六角家擊敗的緣故,所以足利義材認為有沒有細川政元參陣,結果都是一樣的,就讓其駐守京都了。
二月二十四日,足利義材率軍抵達河內國正覺寺。因為幕府將軍親自出陣,很多當?shù)氐膲︻^草國人紛紛率軍來降,畠山基家只能龜縮在高屋城內籠城,眼瞅著幕府軍一個接一個地拔掉自己麾下的城池。
勝利就在眼前了!所有人都這么覺得,足利義材甚至開始打算起該怎么分配畠山基家的地盤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京都里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幕府變天了。
京都的政變
四月二十二日晚,一個黑影在一支軍隊的護衛(wèi)下進入了遊初軒,遊初軒既是一座寺院,又是細川京兆家的別墅。隨后,足利義材的弟弟妹妹們所處的三寶院、曇花院、慈照寺等寺院相繼也遭到了襲擊。策劃這次軍事行動的是細川京兆家的家督細川政元,以及隱居的日野富子,那個被迎進遊初軒的黑影,則是之前在足利義尚死后落選繼承人的香嚴院清晃。
沒多久,細川政元就將香嚴院清晃接到了自己的宅邸里,于四月二十八日為清晃舉行還俗禮,取名為足利義遐,后來足利義遐聽人說“遐”字不大吉利,就又改名為足利義高。隨后,日野富子立即表態(tài)支持足利義高出任足利家家督,也就是下一任幕府將軍,之前隱居的伊勢貞宗也重新復出,前往細川家拜見足利義高。
細川政元在京都政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河內國的正覺寺,將軍被廢導致在此參陣的大名們人心大亂。為了討伐足利義材、畠山政長,細川政元派遣了家臣上原元秀、安富元家前往河內國,僅僅在政變的兩天后,大部分大名與將軍直轄的武裝“奉公眾”就舍棄足利義材而去,前往細川軍中參陣,搖身一變成為了足利義材的敵人。
此時還堅守在足利義材身邊的,僅有畠山尾州家的家督畠山政長,倒不是他有多么忠心,而是他也沒了選擇——細川政元政變時,早就與他的敵人畠山基家秘密聯(lián)系好了。為了穩(wěn)住陣腳,足利義材與畠山政長帶著余下的八千余軍勢轉攻為守,開始在正覺寺籠城。
足利義材此舉并非坐以待斃,在他看來,自己出任將軍的這兩年還是籠絡過不少大名的。細川政元的政變乃是大逆不道,足利義材大可以在正覺寺給各地大名發(fā)去書信,勸說他們前來參陣勤王,然后一舉打回京都。再者,畠山政長的領國紀伊國也有一支數(shù)千至一萬左右的援軍正在向河內國趕來,等到兩軍會合之后,足利義材還是有反擊的機會的。
讓足利義材大大沒有想到的是,紀伊國的援軍在經過和泉國的堺時,遭到了播磨國的大名赤松政則的阻攔。赤松政則是足利義材出任將軍后的拉攏對象之一,在近江征伐以及出陣河內國時,赤松政則都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墒牵谧憷x材出陣河內國時,細川政元約定將姐姐洞松院嫁給了赤松政則,雙方締結了姻親關系。再加上細川家本來也一直支持赤松家復興,所以赤松政則在權衡利弊之后,最終還是決定加入細川政元一方。
紀伊國來的援軍被赤松軍阻攔之后,兩軍隨即在堺展開激戰(zhàn),赤松政則更是親自上陣殺敵,于閏四月二十二日擊敗了這支援軍。援軍戰(zhàn)敗以后,正覺寺內的足利義材與畠山政長頓時陷入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境地。
絕望之下,畠山政長舉刀自盡,其子畠山尚順突圍出正覺寺,逃往領地紀伊國。足利義材也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放棄了抵抗,在近臣的陪同下向細川政元投降。
明應政變的原因
足利義材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這個將軍當?shù)煤煤玫?,怎么就突然被廢了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足利義材犯了在政治戰(zhàn)場上的大忌,也就是同時得罪太多人。
首當其沖的,便是細川政元了。作為在京畿有著最為強大實力的大名,細川京兆家一直以來都是幕府將軍的左膀右臂??墒亲詮淖憷x材被確立為幕府將軍繼承人以來,因為細川京兆家曾與足利義材的父親足利義視對立的緣故,所以細川政元與足利義材一直都不怎么對付。為了擺脫細川京兆家對幕府將軍的束縛,足利義材決定拉攏阿波細川家來抗衡細川京兆家,還將“義”字賜給了阿波細川家的家督細川義春,這自然會讓身為細川氏總領的細川政元感到不爽。
除此以外,討伐畠山基家對細川家的利益也有所影響。室町幕府“三管領”中的斯波武衛(wèi)家、畠山金吾家都在應仁之亂時分裂衰弱,細川京兆家在幕府內一家獨大。若畠山基家滅亡的話,畠山金吾家將再次統(tǒng)一,那么畠山政長就將挑戰(zhàn)細川政元在京畿的霸主地位。
其次,就是足利義視、義材父子得罪了日野富子。在足利義政、足利義尚相繼去世之后,足利家嫡流絕嗣,日野富子實質上成為了當時足利將軍家的“家督陣代”,也就是代理家督,只有得到日野富子認可的繼承人,才能夠繼承足利將軍家。
這在此前也是有先例的,日本南北朝時期,南朝后村上天皇曾趁室町幕府內亂時率軍攻入京都,擄走了北朝的光嚴、光明、崇光三位上皇與大部分皇族。在失去大部分男性皇族以后,留守京都的足利義詮決定擁立幸免于難的彌仁親王為帝。為了讓彌仁親王的繼位具有合法性,北朝將光嚴、光明上皇的生母廣義門院抬出,讓她以“治天之君”的身份認可彌仁親王帝位的合法性。
因此,在足利義材被廢后,日野富子立即站隊足利義高,這使得幕府將軍的奉公眾們紛紛離開了足利義材,返回京都投入更被認可的足利義高麾下。
最后,就是當時大名們的厭戰(zhàn)情緒了。在明應政變的第二天,細川政元就向朝廷上書說明自己政變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細川政元表示自己是反對足利義材出兵河內國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大名們普遍的厭戰(zhàn)情緒,也是促使明應政變發(fā)生的催化劑。
在前一年討伐六角家時,大名們就從領地內征調了許多兵糧參陣,例如大內義興更是從周防海運了一萬六千石的兵糧米到京畿,赤松政則為了參陣也在播磨國征收了比平日重得多的賦稅。
討伐六角家與其說是為了打倒六角高賴,倒不如說這是一次站隊行為,幕臣們的參陣表示他們會向新將軍足利義材效忠,而足利義材的出兵則在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前將軍足利義尚的繼承者,所以大家也都非常賣力。然而,在凱旋以后,大家都沒想到返回京都只是休個年假而已,第二年正月足利義材就下令馬不停蹄地討伐畠山基家,隨后還答應斯波義寬下一個討伐對象是越前國的朝倉貞景。
沉重的軍役讓幕府的大名們感到厭倦,況且此次出征河內國和討伐六角高賴的意義并不一樣,足利義材是因為畠山政長的要求才出兵的。即便畠山基家被幕府討伐,出錢出力的大名們也不會獲得過多的利益,唯一的獲利者只能是畠山政長,討伐朝倉家也如是,獲利者是斯波義寬,與他人無關。
足利義材的舉兵
明應二年(1493年)五月二日,足利義材被帶回了京都,關押在細川家看守的北山龍安寺之內,結果足利義材的晚飯被人下毒,差點一命嗚呼。經過調查以后,細川家認為下毒可能是日野富子指使的。
為了防止足利義材不明不白死在細川家手上讓自己背黑鍋,細川政元命家臣上原元秀在家里修筑了專門用來看押足利義材的屋子。五月十八日,細川家將足利義材轉移到了更安全的上原家之內。
被軟禁的足利義材除了不能出門以外,小日子過得還算是比較滋潤的,細川政元并沒有對這個被自己廢掉的將軍無禮,反而是足利義材要啥就給啥,非常優(yōu)待。
就在大家都認為“明應政變”就此將告一段落時,六月二十九日夜里,京都又發(fā)生了變故。
這天晚上京都下起了暴風雨,在狂風暴雨之中,足利義材在幾個側近的護衛(wèi)下溜出了上原宅。得知此事的細川政元大吃一驚,立即逮捕了負責足利義材飲食起居的近侍木阿彌進行嚴刑拷打,可是足利義材走之前也沒向木阿彌透露,所以除了“冤枉”倆字以外,細川政元也得不到什么有效的訊息。
足利義材失蹤后,京都里謠傳足利義材獨自一人從近江國乘船渡過琵琶湖,此時已經返回曾經的居住地美濃國的消息。直到幾天后,足利義材才重新出現(xiàn)在了越中國。越中國是已故的畠山政長的領國之一,此地有著神保長誠等受畠山政長器重的家臣,所以相對于其他地方來說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在神保長誠等人的護衛(wèi)下,足利義材進入了越中國的正光寺,同時開始向各地的守護大名送去書信,要求各地大名起兵勤王,討伐逆臣細川政元,協(xié)助自己返回京都。收到足利義材的書信之后,能登畠山家、越前朝倉家、越后上杉家、加賀富樫家都向正光寺派來了通好的使者。除此以外,足利義材還寫信給大友氏等九州大名,命令他們舉兵東進協(xié)助自己。
在得知足利義材的動向后,細川政元立即派出了軍勢出征越中國,可是遠道而來的細川軍既不占天時地利,也不占人和,被神保家為首的越中國國人給殺得大敗而歸。
明應三年(1494年)九月二十一日,經過一年的準備,足利義材搬進了神保長誠的家里,正式宣布起兵討伐細川政元與足利義高。
和談提議
足利義材在北陸道的舉兵,讓京都內外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謠言也是漫天飛舞。既有人說足利義材準備率領九州的大名武力進京,又有人說細川政元已經與足利義材和談,準備迎接足利義材歸洛,甚至還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說畠山政長前一年其實并未死在正覺寺內,而是潛伏在伊賀國,此時他已經與足利義材一同在越中國,準備拉攏各地大名一起上洛。
面對這么多的謠言,足利義高與細川政元只能向朝廷請示,想要誅殺散播謠言的公家,但是朝廷自己也分不清哪些是謠言,所以阻止了二人。
可是,就在足利義材宣布舉兵之后,北陸卻一直都沒有足利義材反攻上洛的消息,理由還是非常簡單,此時足利義材手上的兵力不足。
雖然足利義材出現(xiàn)在越中國后,北陸道的許多大名都向他派來了使者,但是這些大名們的行為與其說是表態(tài)支持足利義材,不如說只是在局勢不明時兩頭下注。盡管足利義材再三請求大名們出兵,但是依舊沒有人派出軍隊前來參陣,僅靠著神保家等越中國國人,守住越中國還行,想上洛擊敗細川政元,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在這樣的情況下,足利義材的側近種村視久等人提出了建議,那就是聯(lián)合西國的有力大名大內義興,一同武力上洛打倒細川政元。大內家的勢力在應仁·文明之亂時有目共睹,是不輸給細川京兆家的,若有大內義興的支持,重返京都的確是有可能的。
可是,收到足利義材書信的大內家卻絲毫沒有上洛的動向,雖然大內義興承諾會協(xié)助足利義材,但是此時的大內家正陷入內亂之中。大內家的周防國守護代陶武護本隨大內義興在洛中出陣,但是他卻在明應元年(1492年)時突然出家,于是周防國的陶氏宗家便讓陶武護的弟弟陶興明出任新任家督。
陶武護出家的具體原因不明,考慮到他與大內義興年紀相差不大,二者平日里關系還算不錯,所以有可能是因為與大內義興鬧矛盾一時興起引起的。陶武護沒想到領國內的族人們動作這么快,便在明應四年(1495年)突然返回了周防國,殺死弟弟陶興明,奪回了陶氏家督之位。
然而,這件事卻引發(fā)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留守國內的大內政弘因為陶武護事件,將長門國守護內藤弘矩招到了宅邸內,然后擲杯為號,將其誅殺。內藤弘矩素來沒有反對大內家的舉動,對大內政弘的奉公也一直盡心盡力,因而大內政弘誅殺內藤弘矩的原因還是不明,有可能是因為當初他曾與內藤弘矩一同密謀殺死陶武護之父陶弘護,所以大內政弘擔心內藤弘矩會將這個秘密泄露給陶武護所以殺他滅口。
總之,周防、長門兩國的守護代家都因此發(fā)生了內亂,內藤弘矩之子內藤弘和舉兵作亂。此時大內義興已經返回領地,所以他親自率領軍勢討伐了內藤弘和,陶武護也在這前后被大內軍擊敗,流亡紀伊國的高野山。
九月十八日,前家督大內政弘病逝,大內義興只能專心內政,穩(wěn)住政局。次年,九州的少弍家對大內軍的領地發(fā)起攻擊,大內義興只得將重心擺在了九州,根本沒有余力上洛。
既然大內義興不可靠,足利義材與側近們便開始謀求與細川政元和談。值得一提的是,神保長誠等越中國人也是支持和談的,因為如果靠大內軍武力上洛的話,大內義興必然會取得頭功,反之靠和談歸洛,神保長誠等這些軍事實力較弱的越中國人才有望立功。再者,細川政元曾攻打越中國失敗,此時提出和談,足利義材還是有許多籌碼的。
明應六年(1497年)夏季,足利義材下令與細川政元和談,神保長誠提供了數(shù)千貫銅錢作為和談的費用,派家臣倉川兵庫助前往京都與細川家接洽。盡管種村視久反對和談,還派出家臣前往京都阻撓,但是倉川兵庫助還是通過砸錢買通了細川家的家臣,見到了細川政元,提議和談。細川政元隨后便在次年五月招待足利義材的近臣吉見義隆前來京都,京都的公卿們紛紛以為足利義材的歸洛只是時間問題,連忙給吉見義隆送去了許多禮品,想與足利義材結交。
然而這次的和談還是失敗了。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細川京兆家認為足利義材暫時只能在越中國作妖,根本沒有能力上洛。特別是細川家的有力一門眾細川政賢表示堅決反對引狼入室,細川政元思慮之后,也決定不與足利義材和談。
和談破裂之后,返回越中國的吉見義隆倒了大霉,因為他力主和談的緣故,所以被誣陷內通細川政元而遭到處分。和談被拒的足利義材最終決定以武力上洛,攻打京都。然而自明應七年(1498年)下半年開始,大內家與九州大友家因為爭奪北九州的霸權開戰(zhàn),足利義材對大內義興的上洛期待落空,單靠神保氏等越中國人又兵力不足,只得另尋其他幫手。
也不知道足利義材是怎么想的,他選中的幫手是越前國的朝倉家。朝倉家雖然對足利義材派出的使者非常客氣,禮遇有加,但是卻一直不正面回應足利義材的出兵請求。畢竟在足利義材被廢以前,曾將朝倉家指定為幕府的敵人,還揚言要親自征伐。為了說服朝倉家的家督朝倉貞景,足利義材親自帶著十三名近臣,從越中國來到了越前國。
國主之爭
越前國的朝倉家自從應仁之亂后半期便平定了領國,成為實質上的國主。然而,越前國本是斯波武衛(wèi)家的地盤,斯波家自然不愿意放任領國被家臣奪取。
文明十一年(1479年)閏九月四日,斯波義寬與叔叔大野斯波家的家督斯波義孝一同,率領家臣甲斐氏、二宮氏等,以討伐朝倉家為名從加賀國侵入越前國。十一月,以甲斐氏為主的斯波軍進入越前國豐原寺,幾天之后,二宮氏組成的斯波軍也進入了平泉寺,只是平泉寺的僧兵們有不少都站在朝倉家的一方,在斯波軍抵達以前就縱火將寺燒毀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朝倉氏景率領的朝倉軍夜襲斯波軍駐守的金津,一舉將其擊潰。然而,等到次年正月十日時,斯波軍也對在金津駐守的朝倉氏景發(fā)起夜襲,雖然斯波軍戰(zhàn)死了許多武士,但是朝倉軍也因被夜襲而潰敗。
不過,這年豐原寺與平泉寺都宣布自己會加入朝倉軍,所以越前國大野郡的戰(zhàn)局開始對得到兩寺僧兵支持的朝倉家有利起來。另外一邊,在坂井郡作戰(zhàn)的朝倉氏景就沒有那么好運了。自七月以來,長崎城、兵庫城、金津城、新莊城相繼落入了斯波軍的手中,朝倉家戰(zhàn)死了許多武士不說,連河口莊的百姓都有上千人在戰(zhàn)亂中死去。隨著斯波軍的到來,許多暫時蟄伏的反朝倉勢力紛紛舉兵響應舊主,越前國各地都陷入了戰(zhàn)火之中。
文明十三年(1481年)七月二十六日,與斯波軍對陣的猛將朝倉孝景在陣中病逝,享年五十四歲。朝倉孝景自奪取越前國以來,一直不斷地侵占當?shù)氐墓?、寺社的莊園,因而當時朝廷里的甘露寺親長在得知朝倉孝景去世后,開心地在日記里說到:“天下惡事的始源朝倉孝景終于死了,真是太令人愉悅了?!?/p>
然而,朝倉孝景之死非但沒有動搖朝倉軍的軍心,在九頭龍川以北苦戰(zhàn)的朝倉軍反而因此而更加團結,在九月十五日一舉擊敗了斯波軍,將斯波義寬、斯波義孝等人趕出了越前國,隨后又在新家督朝倉氏景的率領下平定了國內的反朝倉勢力。
文明十八年(1486年),朝倉氏景壯年去世,十三歲的兒子朝倉貞景繼承了朝倉家的家督之位。次年,幕府將軍足利義尚下令出征近江國的六角家,朝倉貞景為了拍馬屁也響應了將軍的號召,派出一門眾朝倉景冬率領一百四十二騎武士與一千五百余士兵作為先陣出陣,隨后朝倉貞景也親自率軍來援。
與此同時,自尾張國出兵的斯波義寬得知朝倉家也派出軍隊,將與自己以同等的將軍家臣身份參戰(zhàn),倍感屈辱,向足利義尚請求不要接受朝倉家的參陣。朝倉貞景得知斯波義寬的舉動后,便不敢再前往近江國,而是率主力軍隊停在了越前國的敦賀郡。
前文提過,足利義尚征討六角家的原因就是六角家侵占了許多將軍御料所、公卿、寺社的領地,而朝倉家在越前國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斯波義寬的進言實際上是符合當時幕府出兵的正當性的。
可是,此時朝倉貞景已經請求興福寺的大乘院向足利義尚說好話,足利義尚也需要與近江國近在咫尺的越前國的支援,所以他最終還是接受了朝倉軍的參陣,下令讓斯波義寬與朝倉貞景和談。不久之后,足利義尚在近江國的陣中去世,足利義材上洛成為新任幕府將軍。不滿前將軍裁定的斯波義寬再次向幕府將軍提出抗議,要求幕府承認斯波家對越前國的所有權。
此時的朝倉貞景已經與美濃國守護代齋藤利國的女兒結親。美濃齋藤氏也和朝倉氏一樣,雖然只是守護土岐氏的家臣,但是進入戰(zhàn)國時代以后逐漸奪取了國內的實權,所以兩個被官起家的家族互相抱團取暖,結成了同盟。
足利義材一直希望重塑室町幕府的威望,試圖讓幕府從新回到“三管領”共同輔佐將軍的時代,因此在幕府第二次出征六角家時,足利義材答應了參陣的斯波義寬的請求。另外一方面,斯波義寬在第二次出征六角家時從尾張國帶來了四千人的軍勢,朝倉貞景擔心會與斯波軍起沖突,便沒有前去參陣。不過此時的局勢對朝倉家來說也不算壞,在地方上,朝倉家有美濃齋藤氏的支援,在幕府內部,朝倉家也有擔心斯波家重新崛起的細川政元的支持。
延德四年(1492年,是年改元明應元年)三月八日,朝倉貞景讓朝倉家在京都的代表朝倉景冬將應仁之亂時足利義政、細川勝元為了拉攏朝倉孝景,允諾將越前國賜給朝倉家的二十九封書信上交給了幕府。因為時任侍所所司代的浦上則宗在拉攏朝倉孝景時也出了不少力,所以他也極力地為朝倉家說話。反之斯波義寬派出的代表,尾張國守護代織田敏定只能一直以“不義”的名分譴責朝倉家,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雖然足利義材想站在斯波義寬的一方,但是此時的朝倉家已經在越前國立足,有著非常強大的軍力,所以在正式出征越前國以前,幕府并不想得罪他們。最終這次訴訟也在各方勢力的干涉下,不了了之了。
局勢的變化
在前往越前國前后,足利義材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足利義尹”,希望借著改名重新做人,也希望能夠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明應七年(1498年)九月,足利義尹進入了越前國的含藏寺內,朝倉貞景對足利義尹的物質要求是要啥給啥,但是就是絕口不提上洛之事。足利義尹倒是向朝倉貞景提了幾次,但是大概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他就不再考慮上洛,而是策劃暫時前往周防國的大內家避避風頭。就在足利義尹想要放棄的時候,河內國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改變了他的決定。
明應八年(1499年)二月,畠山政長之子畠山尚順率領紀伊國的軍勢攻入河內國,殺死了細川政元的盟友畠山基家。河內國局勢的轉變,給了足利義尹上洛的一個絕好機會,此時他可以率領北陸道的軍隊南進上洛,而畠山尚順則統(tǒng)合畠山家的軍勢北上進京,雙方可以一南一北夾擊身處京都的足利義高與細川政元。
畠山基家戰(zhàn)死的消息傳到京都以后,公卿貴族們再度慌亂了起來,他們認為足利義尹即將與畠山尚順進京,到時候京都有可能會再次像應仁之亂時那樣成為戰(zhàn)場,所以他們紛紛將家里值錢的東西給藏到了安全的地方。公卿們的慌亂舉動加大了京都住民們的恐慌,為了安撫人心,細川政元下令貴族們不得擅自藏匿家財,否則一旦被發(fā)現(xiàn)的話,家財將會充公,這才暫時穩(wěn)住了局面。
另外一邊,比叡山延歷寺也宣布支持足利義尹,一部分僧兵襲擊了伊勢貞宗孫子擔任住持的南円院,因此京都內也流傳足利義尹收買了惡黨,想要暗殺伊勢貞宗的謠言。伊勢貞宗是日野富子的親信,明應政變時細川政元的同盟,此時日野富子已經在兩年前去世,所以細川政元不得不站出來維護盟友的利益,派出軍隊前往延歷寺鎮(zhèn)壓。
沒錯,早在織田信長以前,細川政元就派出過軍隊攻打延歷寺,如果不算戰(zhàn)國時代的話,六代將軍足利義教也曾與延歷寺敵對過。
反攻上洛
明應八年(1499年)七月十三日,足利義尹在越前國的大鹽八幡宮舉行祈禱戰(zhàn)事勝利的法會,隨后于二十日自越前國府中出陣,次日抵達敦賀城。在這之后,足利義尹一邊觀察著南方的戰(zhàn)況,一邊緩慢地朝著京都進軍,于十月在近江國的海津著陣。
然而,因為這年京畿、近國鬧起饑荒的緣故,朝倉貞景并沒有出兵支援足利義尹,因而當時既有人說足利義尹麾下有上萬軍勢,又有人說足利義尹麾下不過五、六百人而已。這其中的人數(shù)的差距,指的自然是越前國的朝倉軍。
不得不說,朝倉家的政治眼光僅限于地方爭霸,絲毫沒有上洛爭天下的野心。此時畠山尚順在南方與細川政元派出的軍勢交戰(zhàn),京都近郊又爆發(fā)了土一揆,如果朝倉家咬咬牙出兵,這支北陸雄師必然會成為細川政元的心頭大患。若成功上洛扶持足利義尹復位的話,朝倉家就將是幕府的中興功臣。
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足利義尹沒有立即上洛,而是試圖動員若狹國的武士加入己方。若狹國的守護武田元信雖然是細川政元的盟友,已向新將軍足利義高效忠,但是武田元信曾是足利義尹征討六角家時的“師奉行”,二者關系也比較親密,所以當時也有謠言說武田元信“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里還是向著足利義尹的。
另外一方面,細川政元的情報工作明顯是比京畿住民們從路邊社聽來的謠言要靠譜的多,因為朝倉家沒有出兵,所以細川政元將作戰(zhàn)的重心放在了南面的畠山尚順。為了以防萬一,細川政元讓足利義高住進了伊勢貞宗的家里,一方面又讓盟友若狹武田氏的家督武田元信將后土御門天皇保護起來。除此以外,細川政元還命令家臣們在京都修筑壕溝與堀,用來迎接可能到來的激戰(zhàn),同時他還下令禁止京都的住民將米、鹽等戰(zhàn)略物資運出京都。
此時的畠山尚順已經抵達攝津國的大坂附近,他一邊與細川軍交戰(zhàn),一邊號召各地支持足利義尹的勢力前來參陣,連他在越中國的家臣神保氏、椎名氏都派出了軍勢前來參陣,大坂至京都一帶頓時都陷入了戰(zhàn)火之中。
逃亡周防國
十一月十六日,足利義尹仍舊沒能說服若狹國的國人出兵支援自己,只得親自率領寡兵來到了近江國的坂本。此地距離京都十分之近,所以雖然足利義尹麾下的兵力不多,但是細川政元、伊勢貞宗、武田元信三人還是召開了軍議,協(xié)商如何應對坂本的敵軍。
與細川政元等人相比,新將軍足利義高就不那么淡定了。足利義高先是向相國寺提出租借具足給將軍直臣的請求,在被相國寺拒絕后,足利義高大怒不已,威脅相國寺獻上一千貫軍資金,否則就將攻打相國寺。這位年輕的將軍差點引發(fā)幕府與相國寺的對立,最終還是伊勢貞宗站了出來,把這個年輕人給訓斥了一番。
十一月二十一日,細川政元派出軍隊前往坂本,準備迎戰(zhàn)足利義尹,足利義尹也穿著白絲黑革的大鎧,準備親自上陣與細川軍廝殺。就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一件讓足利義尹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在出兵時,足利義尹遭遇了埋伏。埋伏足利義尹的不是細川政元,而是先前在“長享·延德之亂”中被足利義尹討伐的六角高賴。
六角高賴自從被足利義尹討伐以后,不得不隱姓埋名東躲西藏。直到這個時候,懷恨在心的六角高賴才重新冒了出來,與細川政元結成同盟,率軍前往坂本攻打足利義尹的軍勢。
足利義尹麾下的人數(shù)過少,根本就不是六角軍的對手,一番激戰(zhàn)后,足利義尹丟盔棄甲逃往了比叡山延歷寺。因為之前被細川政元教訓過的緣故,延歷寺也不敢收留他太久,足利義尹只得再次尋找新的去處,最終選擇前往周防國依附大內義興。足利義尹敗北以后,在大坂附近與細川軍激戰(zhàn)的畠山尚順軍心大亂,再加上這年的饑荒使然,畠山尚順不得不率領麾下的軍勢返回紀伊國,等待新的機會。
足利義尹的失敗還是因為他過于心急。這年朝倉家之所以不出兵的原因之一就是京畿的饑荒導致兵糧不足,如果足利義尹愿意多等待一陣子繼續(xù)說服朝倉貞景,或靜候時機熬過饑荒,那么一旦他得到朝倉軍的支援的話,是絕對有可能趁細川軍主力在南方與畠山尚順交戰(zhàn)時奪回京都的。
然而,因為性格使然,足利義尹上洛的愿望此刻似乎已經化為泡影,近在咫尺的京都也似乎變得遙不可及了。為什么說“似乎”呢?因為在擊敗足利義尹、畠山尚順以后,如日中天的細川京兆家突然發(fā)生了巨大的變故,讓京畿的局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